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策为什么杀道士于吉

孙策为什么杀道士于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58 更新时间:2023/12/10 4:13:37

孙策于吉

于吉是东汉末年的一名道士,祖籍琅琊,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胶南,他被认为是道教经典《太平经》的作者。孙策收复江东后,于吉被孙策所杀。史料记载,孙策杀于吉的原因是“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

孙策剧照

事实上,孙策杀于吉是的原因不止于此。一方面,孙策看到于吉半神半仙,施药救人,百姓们对他信奉崇敬,顶礼膜拜,甚至于孙策身边的能臣武将都对他推崇备至,孙策既嫉妒又害怕。嫉妒的是,孙策青年才俊,创立大业,尚不能得到如此拥护,而区区一个老道士却能得到这样的尊崇,血气方刚的孙策难免心里不平衡。

同时,孙策又非常担心,江东初定,人心不稳,土豪勉强顺从,百姓无动于衷,政权动荡,潜在威胁很多。而于吉一呼百应,影响力巨大,如果再让于吉的威望和势力继续壮大,必将威胁到孙吴大业的建立,所以,对于孙策而言,于吉非死不可。

另一方面,即使于吉没有不臣之心,任何一个当权者也不希望在其统治下存在一个精神偶像甚至是领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睡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从孙策杀于吉这个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孙策确实是个杀伐决断,强硬果毅的当权者,只要有人威胁甚至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统治,那么宁可错杀不可轻纵。而对于于吉,虽然死的有些冤枉,我们也只能说一句可悲可怜了。

孙策以玺借袁兵

孙策以玺借袁兵这里的玉玺是指大汉的传国玉玺,当年群雄讨伐董卓时,孙策的父亲孙坚率先打入洛阳,在一口枯井之中发现了一个宝盒,其中正是传国玉玺。这时出现许多抢夺传国玉玺的人,孙策的弟弟孙权认为,玉玺不过是一块招致灾祸的石头不要也罢。但孙坚不舍得抛弃玉玺,为了保住玉玺从而丧命,这时玉玺才到了孙策手里。

孙策剧照

孙坚死后孙策走投无路腹背受敌,暂时投靠了袁术,几年后遇到周瑜,此时周瑜欲与孙策成大事。由于孙策的才华及背景,在战役中帮袁术屡立战功,还有了“小霸王”的称号。袁术不愿放孙策离去,但是却对孙策缺乏信任。于是孙策与周瑜商量后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把袁术梦寐以求的玉玺作为抵押,向袁术借兵。

果不其然,当孙策向袁术献上玉玺时袁术就丧失了理智,当场就同意了,借了孙策几千精兵。孙策毫不犹豫带着向袁术借的兵马火速赶往了自己的老家江南,向袁术借的这几千精兵为以后孙策创建的吴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吴国发展成以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开端。

以上就是我个人理解的孙策以玺借袁兵这个典故的由来,现在这个典故多用于指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告诫后人不要把一些东西看的太重,要学会取舍。不要吝啬付出,不要害怕失去,要明白很多事情,放弃也是一种回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孙策大战太史慈

孙策是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孙坚的儿子,三国鼎立时期吴国君王孙权的长兄。但是太史慈是谁呢?历史上关于三国之间的战争很多,但大多是孙策与刘备曹操之间的争霸之争。对于孙策和太史慈之间的战争介绍甚少,那么谁是太史慈?他们之间又是怎么回事?其实孙策和太史慈并不是敌人,相反还是孙策的大将军,为孙家称霸江东立下过汗马功劳。

孙策剧照

关于孙策大战太史慈的典故还要从孙策和太史慈的认识说起。古语说的不打不相识,用在孙策和太史慈身上时最恰当不过的。孙坚死后孙策投宿袁术门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想脱离袁术的管制,便拿家传玉溪与袁术换了些兵马,自己占山为王去了。

标签: 孙策为什么道士于吉孙策杀于吉汉末年的一名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濮存昕饰演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演义,濮存昕,饰演,孙策,濮存昕,孙策,大家,都不,生了

    濮存昕孙策孙策大家都不陌生了,是三国演义当中的灵魂人物,替孙权打天下的长兄,有勇有谋,平定江东却英年早逝。他是孙坚的长子,周瑜结拜兄弟。曾是曹操一直要拉拢之人。由寄人篱下的状态到东进豫章、平定疆宇,最终平定江南,就连曹操都哀叹难于他争锋。确实是一位帅才。但是孙策英年早逝,被刺客毒箭暗伤,二十多岁就英

  • 宋徽宗草书写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徽宗,草书,写得,怎么样,宋徽宗,草书,杰出,代表作,就是

    宋徽宗草书宋徽宗草书最杰出的代表作就是《草书千字文》,这幅狂草作品也是大家公认的十大传世名帖之一,这是对宋徽宗赵佶书法功力的肯定与支持。那么,宋徽宗草书究竟怎样呢?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局部)据说,宋徽宗赵佶的这幅字帖与怀素相比都难分伯仲,是徽宗赵佶难得的草书长卷,其草书的精妙之处、意境的营造都让人

  • 宋徽宗的作品听琴图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徽宗,作品,听琴,欣赏,宋徽宗,听琴,宋朝,有名,皇帝,赵

    宋徽宗听琴图宋朝有名的皇帝宋徽宗赵佶,他有名气并不是说他像李世民一样开辟了一个太平盛世,做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改革,宋徽宗的名气并不在于他作为一个皇帝,而是在于他作为一个文人留下的墨宝。他的瘦金体,是他集大家之作的长处风格自己改革创新而来,非常的好看,并且直至现在都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他,这也是一件非常

  • 宋徽宗赵佶书画作品代表文会图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徽宗,赵佶,书画作品,代表,文会图,欣赏,宋徽宗,赵佶文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众所周知,北宋皇帝宋徽宗是一个精通诗书画的天才皇帝,但仅仅是指艺术造诣方面,倘若从治国角度来看,说宋徽宗赵佶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也不为过。宋徽宗赵佶文会图也是被现代鉴赏家收藏家们所看好的,实属是一幅上乘佳作。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充分利用简洁明了的手法表现了当时的画面场

  • 热爱艺术的宋徽宗是亡国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热爱,艺术,宋徽宗,国君,宋徽宗,亡国,莫说,赵佶,超高,艺

    宋徽宗亡国莫说宋徽宗赵佶的超高艺术造诣,单就他独创的“瘦金体”就已经令人叹服了。但是不管怎样,他始终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毫无治国之道,轻信奸佞小人,最终导致亡国。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是大宋王朝的第八个皇帝,虽有一身的艺术细胞,但实在是不适合为君。赵佶,公元1100年登基称帝,次年将年号改为“建中靖

  • 三国武将排名孙策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武将,排名,孙策,厉害,孙策,厉害,汉末,三国,时期

    孙策厉害吗孙策是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和一方诸侯,他子承父业,统一江东,为孙吴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孙策厉害吗?他有多厉害呢?影视剧新三国演义中的孙策剧照历史上曾流传着一个三国武将的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

  • 揭秘孙策以玺借袁兵的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孙策,玺借,袁兵,典故,孙策,玺借,袁兵,这里,玉玺

    孙策以玺借袁兵孙策以玺借袁兵这里的玉玺是指大汉的传国玉玺,当年群雄讨伐董卓时,孙策的父亲孙坚率先打入洛阳,在一口枯井之中发现了一个宝盒,其中正是传国玉玺。这时出现许多抢夺传国玉玺的人,孙策的弟弟孙权认为,玉玺不过是一块招致灾祸的石头不要也罢。但孙坚不舍得抛弃玉玺,为了保住玉玺从而丧命,这时玉玺才到了

  • 魏征敢于直谏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征,敢于,直谏,故事,魏征,直谏,我国,唐朝,时候,杰出

    魏征直谏魏征,我国唐朝时候杰出的谏臣代表人物,不单在文学上,在军事上,政治上,都颇有建树。他的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对前朝和后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魏征与李世民图细数中国历史,最繁荣的时期就属唐代的贞观了,提到贞观之治,就不得不提魏征。正是魏征多次以命直言,才使得唐太宗在国家治理上井井有条。话说当年有

  • 魏征论隋炀帝的典故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隋炀帝,典故,出自,哪里,魏征,隋炀帝,一个,典故,讲

    魏征论隋炀帝魏征论隋炀帝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唐朝太宗贞观二年,太宗对身边朝臣发问,关于《隋炀帝集》的疑问,魏征的论答。魏征故居贞观二年,皇上对身边的臣子说,我看《隋炀帝集》这一辞藻渊博的书,里面的文理条条是道,书里阐明的立场也是肯定尧舜之立朝而非桀纣之暴虐,可是为什么隋炀帝实际上做起来的行动却反其道

  • 三国名将孙策太史慈关系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名将,孙策,太史,慈关,系有,多好,孙策,太史,历史

    孙策太史慈孙策太史慈是历史中的两位知名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也多有提及。孙策是东汉末年孙坚长子,也是后来吴国君王孙权的哥哥,为孙家确立在江东的地位立下汗功劳。太史慈是东汉名将,原是刘鹞的部下,后来被孙策收于军下,成了他的大将军。为后来孙权奠定王位也立下了功劳,帮助孙权治理南方。太史慈剧照孙策太史慈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