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孙策不死三国局势又将如何

如果孙策不死三国局势又将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28 更新时间:2024/1/26 21:20:53

如果孙策不死

孙策是汉末三国时期江东的著名武将,在三国时期二十四名将之中排名第九,人称“小霸王”。孙策不仅勇武过人,还有一定的谋算韬略,在武力收复江东各郡之后,还大胆用智士能臣把江东治理的井井有条,日益繁荣。很多三国迷都曾感慨,如果孙策不死,那么,三国的历史必然会被改写。

影视剧新三国演义中的孙策剧照

孙策临终前曾对孙权说,若论两军对垒,争夺天下,你不如我;若论选贤任能,守护基业,我不如你,看在父亲和我创业艰难的份上,你一定要好好地干。对此很多人深以为然,但是从史料上全面来分析,孙策的这番话是非常谦虚的,甚至是很明显为了鼓励孙权而说的,其实还隐隐表现出担心孙权会因父兄的光环备受压力,甚至放弃、堕落。

历史上的孙策不仅能征善战,17岁就随父亲征战沙场,屡立军功,胸有韬略,《三国志》中更是评价他“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由此可见,孙策毫不逊色孙权,也是知人善任,能够安邦定国的,堪称是集文治武功之大成者。

如果孙策能够继续开拓江东大业,那么江东的发展将不可限量,甚至于后期最为强大的魏国都难与之争锋。孙策少年雄心,一定不甘心死守江东,必然会以为父报仇之机,夺取荆州,占据兵家必争之地,并逐步谋图中原,甚至直指曹操都,而最终的胜负恐怕也很难料定。所以,如果孙策不死,甚至只要再多活十年,恐怕就没有所谓的三分天下,孙刘结亲联合抗曹了。

孙策死因

东割据诸侯,三国鼎立时期吴国的奠基人之一,但是却英年早逝,逝世时只有二十六岁。关于孙策的死众所纷纭,有说是被刺客所杀,有说是旧疾复发而亡。其实那都是外因,孙策死因是由他的性格所造成的。

孙策剧照

孙策俊美、幽默健谈、善于用人,但是性格中喜好杀人并且有自大对人不设防的弊端。也因此被誉为“小霸王”。他与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有很多相似之处,只可惜都是英年早逝。孙策的这些性格弊端最终把自己害死了。

缘由要从许贡说起,许贡是吴郡太守,他曾对汉献帝说孙策这个人骁勇善战,应该收拢并加以控制。孙策知道后很生气,就把许贡杀了。许贡门下食客颇多,就有人为许贡报仇。而孙策做事大意不喜防人,独自外出打猎,最终被许贡的门客所布置的刺客射伤。

其实孙策中箭之后还不至于毙命,只要好好休养是可以康复的。但是箭伤是在脸上,孙策英雄年少,看着昔日镜中俊美的样子现在被毁十分愤怒,他无法接收这个事实,愤怒大吼中伤口崩裂,当夜毙命。

孙策死因并不是战死疆场,也并非被许贡所杀,也不是他手中所拿的那面镜子所伤。他是死在自己的手中,被自己的自大和骄傲的自尊心害死。曹操身边的一个谋士就曾说过,孙策骁勇善战久经沙场不会死在战场上,但是却会轻易被人暗杀。因为孙策的性格就注定了他英年早亡。通过对史料和孙策的性格分析也是确实如此。

孙策托孤

想必很多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都有较为鲜明的印象,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孙策。孙策是孙坚长子,为人豪爽有大志,早年随父亲征战,对战术以及战争带来的伤害深有感触,同时他也认识到了自己强大才是不被别人欺负的有力保障。自孙坚死后,孙策统领江东诸将逐渐统一东南列强建立了自己的权利中心。但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孙策不得不做出托孤的决定。

由于被奸人陷害,孙策在弥留之际将江东的一切都托付给了张子布,由于孙策去世时自己的弟弟还小,于是孙策也将孙权托给张昭。这样的孙策托孤和刘备托孤给诸葛亮相似。孙策对张昭说:我把江东交给你了,我的兄弟还小,你一定要好好辅佐他,让他继续完成我想完成却没有完成的愿望。

标签: 如果孙策不死三国局势如何如果孙策不死汉末

更多文章

  • 孙策为什么杀道士于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策,为什么,道士,于吉,孙策杀,于吉,汉末,年的,一名,道

    孙策杀于吉于吉是东汉末年的一名道士,祖籍琅琊,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胶南,他被认为是道教经典《太平经》的作者。孙策收复江东后,于吉被孙策所杀。史料记载,孙策杀于吉的原因是“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孙策剧照事实上,孙策杀于吉是的原因不止于此。一方面,孙策

  • 三国演义濮存昕饰演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演义,濮存昕,饰演,孙策,濮存昕,孙策,大家,都不,生了

    濮存昕孙策孙策大家都不陌生了,是三国演义当中的灵魂人物,替孙权打天下的长兄,有勇有谋,平定江东却英年早逝。他是孙坚的长子,周瑜结拜兄弟。曾是曹操一直要拉拢之人。由寄人篱下的状态到东进豫章、平定疆宇,最终平定江南,就连曹操都哀叹难于他争锋。确实是一位帅才。但是孙策英年早逝,被刺客毒箭暗伤,二十多岁就英

  • 宋徽宗草书写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徽宗,草书,写得,怎么样,宋徽宗,草书,杰出,代表作,就是

    宋徽宗草书宋徽宗草书最杰出的代表作就是《草书千字文》,这幅狂草作品也是大家公认的十大传世名帖之一,这是对宋徽宗赵佶书法功力的肯定与支持。那么,宋徽宗草书究竟怎样呢?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局部)据说,宋徽宗赵佶的这幅字帖与怀素相比都难分伯仲,是徽宗赵佶难得的草书长卷,其草书的精妙之处、意境的营造都让人

  • 宋徽宗的作品听琴图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徽宗,作品,听琴,欣赏,宋徽宗,听琴,宋朝,有名,皇帝,赵

    宋徽宗听琴图宋朝有名的皇帝宋徽宗赵佶,他有名气并不是说他像李世民一样开辟了一个太平盛世,做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改革,宋徽宗的名气并不在于他作为一个皇帝,而是在于他作为一个文人留下的墨宝。他的瘦金体,是他集大家之作的长处风格自己改革创新而来,非常的好看,并且直至现在都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他,这也是一件非常

  • 宋徽宗赵佶书画作品代表文会图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徽宗,赵佶,书画作品,代表,文会图,欣赏,宋徽宗,赵佶文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众所周知,北宋皇帝宋徽宗是一个精通诗书画的天才皇帝,但仅仅是指艺术造诣方面,倘若从治国角度来看,说宋徽宗赵佶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也不为过。宋徽宗赵佶文会图也是被现代鉴赏家收藏家们所看好的,实属是一幅上乘佳作。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充分利用简洁明了的手法表现了当时的画面场

  • 热爱艺术的宋徽宗是亡国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热爱,艺术,宋徽宗,国君,宋徽宗,亡国,莫说,赵佶,超高,艺

    宋徽宗亡国莫说宋徽宗赵佶的超高艺术造诣,单就他独创的“瘦金体”就已经令人叹服了。但是不管怎样,他始终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毫无治国之道,轻信奸佞小人,最终导致亡国。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是大宋王朝的第八个皇帝,虽有一身的艺术细胞,但实在是不适合为君。赵佶,公元1100年登基称帝,次年将年号改为“建中靖

  • 三国武将排名孙策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武将,排名,孙策,厉害,孙策,厉害,汉末,三国,时期

    孙策厉害吗孙策是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和一方诸侯,他子承父业,统一江东,为孙吴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孙策厉害吗?他有多厉害呢?影视剧新三国演义中的孙策剧照历史上曾流传着一个三国武将的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

  • 揭秘孙策以玺借袁兵的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孙策,玺借,袁兵,典故,孙策,玺借,袁兵,这里,玉玺

    孙策以玺借袁兵孙策以玺借袁兵这里的玉玺是指大汉的传国玉玺,当年群雄讨伐董卓时,孙策的父亲孙坚率先打入洛阳,在一口枯井之中发现了一个宝盒,其中正是传国玉玺。这时出现许多抢夺传国玉玺的人,孙策的弟弟孙权认为,玉玺不过是一块招致灾祸的石头不要也罢。但孙坚不舍得抛弃玉玺,为了保住玉玺从而丧命,这时玉玺才到了

  • 魏征敢于直谏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征,敢于,直谏,故事,魏征,直谏,我国,唐朝,时候,杰出

    魏征直谏魏征,我国唐朝时候杰出的谏臣代表人物,不单在文学上,在军事上,政治上,都颇有建树。他的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对前朝和后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魏征与李世民图细数中国历史,最繁荣的时期就属唐代的贞观了,提到贞观之治,就不得不提魏征。正是魏征多次以命直言,才使得唐太宗在国家治理上井井有条。话说当年有

  • 魏征论隋炀帝的典故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隋炀帝,典故,出自,哪里,魏征,隋炀帝,一个,典故,讲

    魏征论隋炀帝魏征论隋炀帝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唐朝太宗贞观二年,太宗对身边朝臣发问,关于《隋炀帝集》的疑问,魏征的论答。魏征故居贞观二年,皇上对身边的臣子说,我看《隋炀帝集》这一辞藻渊博的书,里面的文理条条是道,书里阐明的立场也是肯定尧舜之立朝而非桀纣之暴虐,可是为什么隋炀帝实际上做起来的行动却反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