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为什么重文轻武呢?宋朝走向灭亡的最大原因

宋朝为什么重文轻武呢?宋朝走向灭亡的最大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4/3/3 13:50:41

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后人看前朝历史,正如事后诸葛亮,挑起来错误百出。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封建时代的皇帝不担心军队实力不够强大,而是怕它太强大,以至于自己无法控制,威胁自己的宝座。只要有一支军队,足以镇压地方小规模的叛乱,就可以使皇帝安心了。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宋朝强干弱枝的禁军、厢军制度。

唐朝时中央军队为南北衙军,归宦官控制。毕竟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到了唐朝中后期,皇帝的废立就由宦官说了算。唐末五代,皇室衰微,禁军多为藩镇军队,因此才上演了一出出大将篡夺皇位的闹剧。北宋立国之初,为了防止悲剧重演,宋太祖采纳了宰相赵普的建议,收回了节度使的军权,将各地的精兵都选调到京城,由中央统一指挥,成为宋代的禁军。由于禁军是挑选地方军队的精锐而来,所以人数虽少,战斗力却强,地方部队根本无力与中央抗衡。

禁军实力强大,如果控制不当,皇帝反而会深受其害。为此,宋朝先是将禁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殿前都指使司率领,一部分由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率领。后来,后者又分为马军司和步军司两部分。到此,禁军分由三个衙门统率,称为“三衙”。三衙统率军队,却无权调动。调动权归属文官主持的枢密院。两者之间互相限制,但实际上却是以文制武、重文轻武、权归中央。北宋统治者贯彻强干弱枝政策,禁军作为天子卫兵,平时守卫京师,有事则出发应变,达到内外相制,保持京城内外兵力平衡。因此,京师禁军主要分布于开封府界内。

宋太祖还苦心积虑,使兵将分离。禁军各军轮番守卫边防重镇和内郡要地,既减轻了京师的供应负担,又使得将领手中无兵,从而不可能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禁军之外,还有厢军和乡兵。禁军可算中央常备军,厢军和乡兵则用于维持地方治安和充当官府劳役。厢军和乡兵中的精锐被抽调到禁军中之后,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平时又疏于训练,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很多时候,他们被派去修筑城池、制造武器等。宋朝禁军、厢军制度的确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北宋王朝重文轻武的趋势,这种趋势随着禁军的日益腐朽最终导致宋王朝不堪一击,备受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扰,并最终走向灭亡。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汉桓帝汉灵帝时候出现党锢之祸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桓帝,汉灵帝,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出现的党锢之祸的原因是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依仗皇上为非作歹的权贵和清廉的有识之士之间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东汉党锢之祸就是其中之一。党锢之祸原因不是别的,就是由于宦官凭着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和皇帝赋予自己的权利,欺压百姓、败坏社会,引起了朝内那些真正为国家和百姓考虑的士大

  • 慈禧相信义和团刀枪不入?慈禧为何支持义和团扶清灭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动用私刑屠杀了大量信徒、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同年6月,慈禧太后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慈禧相信义和团刀枪不入?1898年(光绪24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通过政变重新垂帘听政。但慈禧对于屡屡反抗自己意愿的光绪皇帝仍然非常不满,打算另

  • 义和团曾烧毁1800多家店铺 义和团为什么号称“刀枪不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义和团

    义和团要“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号称“刀枪不入”,实则愚昧至极,10~30万义和团成员在此次义和团运动中死伤无数。义和团曾烧毁1800多家店铺物极必反。1900年6月16日(五月二十),义和拳在焚烧“老德记”西药房等洋货铺的时候,连

  • 义和团运动寡妇兵所向披靡 义和团红灯照“圣母”是妓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红灯照义和团运动中,清政府由支持利用义和团转变为镇压绞杀义和团,最终义和团运动失败、死伤不计其数,八国联军取得胜利。义和团运动的寡妇兵所向披靡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和团其实挺忌讳跟女人有什么瓜葛的。按说他们都是零件齐全而且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男人,理应于男女之事有所想法,但是他们什么都没干过;在村里

  • 义和团运动要杀的“一龙二虎三百羊”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1900年之前兴起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刚开始,大家是为了反抗洋人和“教民”的欺凌。后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义和团运动中要杀的“一龙二虎三百羊”是谁?一龙,指的是光绪皇帝;二虎,指的是当时主和的李鸿章和庆

  • 袁世凯为什么镇压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首领朱红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袁世凯,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虽然是一场“扶清灭洋”的农民运动,但最终却在清政府和洋人的合力绞杀下灭亡。但是镇压义和团运动的是大臣袁世凯,他为什么要镇压义和团呢?袁世凯为什么镇压义和团袁世凯无疑是一个亲外的自保派,他始终都能在一片混乱的局势中揣摩谁才是力量强大的那一方,对于国际局势的冷

  • 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在哪里 义和团运动带来什么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在最初的时候义和团运动的地点主要在山东地区流行,这个团体本身就带有一些神秘性和封建性,许多人还认为和当时的白莲教有关。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与它自身的局限性有关。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在哪里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是这场运动最终不能成功的一大重要原因,而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

  • 义和团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义和团运动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当时被西方认为是一场扶清的排外运动,整个运动中愚昧无知的滥杀占绝大多数,这场“扶清灭洋”的农民运动注定要失败。义和团运动的领导人是谁义和团运动的领导人主要有是阎书勤、赵三多。在最初的时候作为义和团领导人,赵三多在山东很多地方都设立了拳场,通过这种方式很快就

  • AD1927八七会议总方针介绍 八七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总方针1927年8月7日这一天,湖北的汉口召开了具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那么“八七会议”总方针是什么呢?“八七会议”纪念馆场景在“八七会议”上,与会人员除了对陈独秀的右倾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 太平天国结局及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灾难,中国人们不得不分期反抗,三当时的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四是受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首先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巨额赔款,这些赔款的压力全部被清政府转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