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经济落后的民国时期

经济落后的民国时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82 更新时间:2023/12/13 23:40:41

在北京大兴见到一老地契,说是民国十年农历十月,大兴康营村一位姓的佃户从地手里买下四亩三分地,总共只花了七块大洋。也就是说,一亩地还不值两块大洋。

大洋的购买力是很强的,但是购买力再强,民国时代一块大洋也买不了一百斤米,撑死了当于现在两百元人民币。两块大洋呢?最多相当于四百元钱。花四百元买一亩地,是不是白日做梦?

真的不是白日做梦,民国时代农村的地皮就是这么便宜。

也甭说农村,就连北京城里的地价都低得吓人。我在北大图书见过另一张老地契,面显示民国十六年一个名叫松海的八旗破落户卖掉了东直门外、熙门内一块地,面积一亩五分,卖价是三十六块大洋。据我所知,那时候北京大学正牌教授的月薪能开到二百六十块大洋,教一个月的书,能买十亩地。

是不是只有北京北京大兴的土地这么便宜?不是。今年春节我的一个同乡兼同仁从自家老宅里翻出来四十多张地契,从民国十六年的到民国三十六年的都有,看看上面显示的土地成交价,统统低得可怜。

比如说民国二十五年三月,杞县高阳乡(我的老家)一位名叫刘宗起的农民购买本村蔡韩氏的土地,总共五亩地,一百块大洋成交。民国三十五年七月,刘宗起又从本村张瑞云手里买了三亩地,四万七千元成交。四万七千元像很贵,可它不是大洋,是法币,而民国三十五年已经是抗战后了,法币正在严重贬值,用购买力折算的话,四万七千元法币最多相当于现在几千块人民币。

标签: 经济后的民国时期北京大兴见到一张地契说是

更多文章

  • 赵清阁,一个让老舍牵挂一生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清阁,一个,老舍,牵挂,生的,女子,民国,风骚,随笔,老舍

    民国风骚随笔之八老舍是现代中国最着名的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他用漫不经意却深意犹存的文字打动了亿万人,内心孤苦忧伤,半生为赵清阁之情所牵。赵清阁,1914年出生在河南一个书香家庭,15岁逃婚后做过旁听、教员、编辑,是中国第一位写电影剧本的女作家。抗日爆发不仅转折了中国,更转折了赵清阁的人生。193

  • 刘复:72前的苏联间谍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复,苏联,间谍,1972年,6月,境外,潜入,苏联,间谍

    1972年6月,从境外潜入的苏联间谍李洪枢被沈阳市公安局发现。李洪枢窜到黑龙江省宁安县时被县公安局捕获。这个间谍是苏联情报机构派遣进入我国的。经过周总理批准,成立了李洪枢专案组。我担任组长。总参三部副部长梁毅、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程诚为副组长。成员有公安部政保组副组长(原政保局副局长)刘坚夫、北京市公

  • 唐朝皇帝每月也有那么几天不舒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皇帝,每月,也有,那么,几天,不舒服,唐朝,是个,人性

    唐朝是个很人性化的王朝,这一点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婚姻上,她们如果觉得生活不够美满,可以主动提出离婚,甚至可以协议离婚;在着装上,她们想穿男人衣服就穿男人衣服,想坦露胸部就露胸部,要多开放有多开放。民间的女子尚且如此,宫里的女子的待遇就更不一般了。譬如在唐中宗的时候,皇帝的妃子可以在

  • 神秘的上海吸血鬼事件 疑为吸血老太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神秘,上海,吸血鬼,事件,疑为,吸血,老太婆,90年代,时候

    90年代的时候上海曾经发生过一起吸血鬼事件,据说,吸血鬼躲在阴暗处袭击人,然后吸干其血,搞的满城风雨。关于上海吸血鬼事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上海郊区某生化研究所试验失败某生化学家,必须靠血液才能维持生存作案数次,为了逮捕它牺牲了2个警察全部被吸干鲜血,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虹口公园。这种说法比较靠谱。一种

  • 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和经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三十,多年来,改革,经济发展,如何,总结,中国,三十

    如何总结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并展望中国未来的社会转型,中外学人提出了不少理论、假说或分析模型。他们共同致力于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真正原因,破解中国制度安排及其变迁的真正秘密,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罗纳德·科斯教授的回答是:&

  • 冯玉祥身边共产党员:张克侠的潜伏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冯玉祥,身边,共产党员,张克,潜伏,人生,解放战争,三大,战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两军命运的大决战。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为何能以60万雄师吞掉国民党80万兵马?潜伏在国民党中枢机关的红色卧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位就是在国民党军队长期担任要职,并被蒋介石赐予佩剑的西北军名将张克侠。他是周恩来直接领导的秘密红色特工,遵照党的指示长期潜伏、孤身作战

  • 冀朝铸忆陪周恩来访问亚非欧14国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朝铸,忆陪,周恩来,访问,亚非,情况,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

    在“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前约3年的时间里,中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从三年困难时期快速复苏,农业、工业、商业和科技都得到较大发展。市场上商品也很丰富,就像“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前几年的情形。高层外交在这个时候加快了步伐,越来越多的政府首脑访问中国。

  • 轰炸日本本土第一人的中国空军上尉徐焕升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轰炸,日本,本土,第一,人的,中国,空军,上尉,徐焕升,简介

    传单从天而降1938年5月20日清晨,日本长崎一家寿司店的老板打开店门,突然发现门前到处是传单。传单上印着汉日对照的文字:“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逊,则百万传单将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日本安保部门立即在辖区内进行搜索,并将传单交由“王子制纸&rdquo

  • 建国前后纽约时报都对西藏做过哪些报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建国,前后,纽约时报,都对,西藏,做过,哪些,报道,20世纪

    20世纪中叶,中美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一战、二战期间都曾是盟友的中美两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开始由友好国家发展成相互敌视的对手。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相呼应,美国的西藏政策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美国媒体对中国西藏的报道随着美国西藏政策的变化,也表现出了明显的

  • 大法官梅汝璈逝世40周年 堂弟追忆东京审判幕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法官,梅汝,逝世,40周年,堂弟,追忆,东京,审判,幕后

    中新社南昌4月23日电:23日是曾参与“东京审判”的中国大法官梅汝璈逝世40周年纪念日。当日,梅汝璈堂弟梅汝璜老人向中新社记者追忆了梅汝璈参与“东京审判”时的幕后故事。23日,中新社记者冒雨来到距离南昌市城区10多公里远的梅汝璈故居,该故居位于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