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时期历史大事年表 西汉年代表 西汉年代记事表 BC207-AD8

西汉时期历史大事年表 西汉年代表 西汉年代记事表 BC207-AD8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91 更新时间:2024/2/16 8:23:52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又称前汉,与东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四帝及一位傀儡皇太子孺子婴,享国二百一十年。

秦亡后,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被秦末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对外则开拓了东并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辽阔疆域,奠定汉地基本范围;又开辟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拓展对外交往,并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沿袭武帝晚年息兵养民的国策,恢复汉朝的国力。至汉宣帝时期,对外降服匈奴并设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对内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开创了国力极盛的“孝宣之治”。公元前36年,陈汤斩杀郅支单于,标志西汉时期的汉匈战争结束。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汉,西汉灭亡。

西汉时期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同时也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成就辉煌灿烂,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西汉出土文物种类丰富,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

前206年汉王元年

•十月,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秦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十二月,项羽进驻鸿门,策划在宴会上刺杀刘邦未成

•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刘邦封为汉王。楚汉战争爆发

前203年四年

•初定算赋

前202年五年

•十二月,刘邦率兵围项羽于垓下,羽突围走乌江,自刎死

•二月,刘邦称帝,是为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都洛阳

•封越君无诸为闽越王

前201年汉高帝六年

•始封同姓王

•韩王信以马邑降匈奴

前200年七年

•十月,汉高帝自将击匈奴于平城,被围于白登

•二月,迁都长安

前198年九年

•高帝取”家人子”为公主,以妻单于,与匈奴结和亲,并开关市

前196年十一年

•遣陆贾使南越,册封赵佗为南越王

•拜萧何为相国

前195年十二年

•四月,高帝死。皇太子盈嗣位,是为孝惠皇帝

前193年惠帝二年

•萧何死,曹参代为相国,沿袭成规,无所变更

前192年三年

•封闽越君摇为东海王,都东瓯

前188年七年

•八月,惠帝死。皇太子恭嗣位,是为少帝。高皇后吕氏临朝称制

前184年高后四年

•四月,吕后杀少帝。五月,立恒山王刘义为帝,更名弘

前180年八年

•七月,吕后死。陈平、周勃等平定吕氏之乱,迎高帝子代王恒为帝,是为太宗孝文皇帝

前167年文帝十三年

•五月,除肉刑,以笞刑代之

•六月,免租税

前157年后七年

•六月,文帝死。皇太子嗣位,是为孝景皇帝

前156年景帝元年

•五月,复收民田半租,三十税一,是后为定制

前155年二年

•令男子二十始傅

前154年三年

•正月,吴、楚等七诸侯王起兵反,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旋平定

前141年后三年

•正月,景帝死。皇太子彻嗣位,是为汉武帝刘彻。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前140年建元元年

•董仲舒对策,请黜刑名,崇儒术。丞相卫绾请黜所举贤良之为申、韩非、苏秦张仪之言者,报可

前139年二年

•郎张骞应募出使西域

前134年元光元年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确立

前133年二年

•六月,以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护李广等四将军兵,发车骑材官三十余万,诱击匈奴,无功

前130年五年

•汉通西南夷。正月,使唐蒙通夜郎,置犍为郡,使司马相如等通邛、筰、冉、斯榆,置十余县

前127年元朔二年

•春,匈奴入上谷、渔阳,遣卫青等击之,逐匈奴白羊、楼烦王,取河南地,置朔方郡

•用主父偃策,颁推恩令

前124年五年

•春,匈奴右贤王数侵扰朔方,遣卫青将三万骑,护四将军兵,又别遣两将军,凡十余万人击之,大胜

前123年六年

•二月,大将军卫青统六将军击匈奴。四月,复击之

前121年元狩二年

•三月,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击匈奴。夏,复与三将军将三万骑击之。秋,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其众四万余人降汉。徙匈奴降者置五属国,各以都尉监护之

前119年四年

•春,卫青、霍去病各将五万骑分道击匈奴。霍去病深入两千余里,获七万余级,封狼居胥山,是后匈奴远徙,漠南无王庭

•初算缗钱,对贾人按资产征税。筦盐铁,设置盐官、铁官

前118年五年

•罢三铢钱,铸五铢钱

前115年元鼎二年

•张骞使匈奴还,西域始通于汉。此后,丝绸之路愈加畅通

前114年三年

•下令告缗,杨可主其事

前113年四年

•禁郡国铸钱,改铸新五铢钱,名“三官钱”,此后五铢钱作为主要铸币行用几百年

前112年五年

•四月,发兵十余万击南越

前111年六年

•平南越,以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

•置常驻京师及城郊的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贲、胡骑七校尉,皆统于中垒校尉,合称八校尉

前110年元封元年

•桑弘羊主持推行均输、平准

前108年三年

•朝鲜尼洨相参杀朝鲜王卫右渠降汉,置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前106年五年

•设十三部刺史。冬,置朔方、交趾、冀、幽、并、兖、徐、青、扬、荆、豫、益、凉等州,凡十三部,皆置刺史

前105年六年

•以宗室女细君为公主,与乌孙王和亲

前104年太初元年

•造《太初历》,用夏正,以建寅月(正月)为岁首

•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军数万击大宛,无功而还

•司马迁开始撰修《史记》

前102年三年

•李广利再次西征,攻克大宛国都,从此大宛服属汉朝

前100年天汉元年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羁留匈奴十九年,仗汉节,以牧羊为生,不为屈服

前98年三年

•桑弘羊主持初行酒榷

前95年太始二年

•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泾水,注渭水。依其议,渠成,名白渠

前92年征和元年

•巫蛊事起

前87年后元二年

•二月,武帝死。皇太子弗陵嗣位,是为汉昭帝刘弗陵。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受遗诏共领尚书事辅政

前81年始元六年

•召集郡国所举贤良文学问民间疾苦,言者皆请罢盐、铁、酒酤、均输官,桑弘羊与之辩难,盐铁之议起后桓宽集论辩之辞为《盐铁论》。七月,诏罢郡国榷酤和关内铁官

前80年元凤元年

•燕王刘旦与上官等谋反,事发,旦自杀,桀等族诛

前77年四年

•遣平乐监傅介子至楼兰,刺杀其王安归,更立王弟尉屠耆,改国名为鄯善,迁都扜泥城

前74年元平元年

•昭帝死,霍光等迎昌邑王刘贺嗣位,立二十七日被废。七月,迎武帝曾孙询嗣位,是为汉宣帝刘询

前61年神爵元年

•遣赵充国等将兵击西羌,获万余人

前60年二年

•匈奴日逐王降汉。郑吉为西域都护,治乌垒城。匈奴罢西域僮仆都尉。匈奴单于遣使献于汉

前57年五凤元年

•七月,匈奴五单于争立,国内大乱,分裂为东、西两部

前54年四年

•正月,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言,令边郡普遍设置常平仓

前53年甘露元年

•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及郅支单于各遣子入侍

前51年三年

•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抵长安,觐见汉宣帝

•汉宣帝召集石渠阁会议,讲论五经异同

前49年黄龙元年

•十二月,宣帝死,皇太子奭嗣位,是为汉元帝刘奭

前48年初元元年

•置戊己校尉于车师,使管理屯田和防务

前36年建昭三年

•秋,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等矫制发兵攻入康居,杀匈奴郅支单于

前33年竟宁元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以后宫女王嫱(字昭君)赐之,单于以为宁胡阏氏

•五月,元帝死。六月,皇太子骜嗣位,是为汉成帝刘骜

前8年绥和元年

•四月,置三公官,以大司马骠骑将军为大司马,罢将军官,御史大夫为大司空,皆增俸如丞相

•十二月,罢刺史,更置州牧

前7年二年

•三月,成帝死。四月,皇太子欣嗣位,是为汉哀帝刘欣

•师丹建议,丞相孔光等奏请限诸侯王下至吏民名田及奴婢数量,因贵戚近臣反对,未能实行

前5年建平二年

•四月,罢大司空官,复置御史大夫,大司马冠将军号如故

•罢州牧,复刺史

前1年元寿二年

•五月,正三公官,分职。大司马仍不以冠将军,掌兵事;丞相为大司徒,掌民事;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掌水土事

•六月,哀帝死。中山王箕子嗣位,更名衎,是为汉平帝刘衎。太皇太后王氏临朝,大司马王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

1年元始元年

•二月,王莽进位太傅,加号“安汉公”

•封孔子后为褒成侯,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2年二年

•是岁,全国有户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垦田八百二十七万零五百三十顷

4年四年

•王莽号“宰衡”,位上公

5年五年

•十二月,王莽毒死平帝,居摄践祚,称“假皇帝”,民臣称之为“摄皇帝”

6年居摄元年

•三月,王莽立广戚侯子婴为皇太子,号“孺子”

8年三年

•十一月戊辰,王莽即真天子位,定国号曰“新”。以十二月朔癸酉为始建国元年正月之朔

9年始建国元年

•正月,废孺子刘婴为定安公

•四月,颁行王田私属之制。天下田改名曰王田,奴婢曰私属,不准买卖

10年二年

•颁行五均六筦

17年天凤四年

•新市人王匡率饥民起义,据绿林山,后号“绿林军”

18年五年

•琅邪人樊崇率众起义于莒,后号“赤眉军”

22年地皇三年

•刘縯、刘秀聚众起事于舂陵

23年四年

•二月,绿林军新市、平林部立刘玄为帝,建元更始

•六月,刘秀等大破新莽军于昆阳,是为“昆阳大战”

•九月,王莽被杀

标签: 西汉

更多文章

  • 中国民国时期大事年代表 中华民国大事记事表 AD1912-AD1949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民国

    中华民国(19121949),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

  •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的8次更迭情况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毛泽东

    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彩色巨幅画像,是全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幅肖像画。是全亚洲最大的手绘领袖画像,用20天的时间完成,每年重画一次。画中主人公的形象经过了8个版本的变迁,最终的版本是1967年10月1日确定的。之后的47年里,广场上的人不论走到什么位置,都会发现画像中那位老人的目光,始终都在注视着你。天安

  • 武则天为了皇权制造的四大冤案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历史上的一代传奇女皇,关于武则天的传闻数不胜数,好事者往往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她的身上,也就造成了历史上武则天的一系列谜团与冤案,下面就随编辑一起来看看吧。冤案一:“骨醉”王皇后和萧淑妃这段资料在有影响力的正史中首出于《旧唐书》而非最初的《唐会要》,记载自相矛盾,先是记

  • 汉朝政论家贾谊《过秦论》论秦灭亡四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贾谊

    贾谊在《过秦论》中着重是讲秦朝的过失,什么是《过秦论》呢?应该倒过来理解叫《论秦过》。他主要论述的是秦朝的过失,也就是探讨秦朝灭亡的原因。贾谊归纳的秦朝灭亡有四大原因:第一,三主失误;第二,不施仁义;第三,民心尽失;第四,大臣失语。第一,是三主失误。贾谊明确提出来说秦朝的灭亡,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

  • 清世祖顺治帝《罪己诏》自定十四大罪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顺治帝

    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满清入关开基第一帝,1643年~1661年在位,谥“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遵化东陵之孝陵,庙号“世祖”。少年皇帝五岁登基“打天下,坐天下”,如

  • 新中国发布过的八个特赦令时间段介绍 特赦令一般特赦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特赦令

    1949年以来,国共实行了8次特赦;第一次是19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典前夕,对在押的确已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州国战争犯、反革命犯和普通刑事犯实行特赦。第二次、第三次特赦分别于1960年、1961年实行,都是对蒋介石集团和伪满州国罪犯确有改恶从善表现的进行特赦。第四次、第五次、第

  • 朱元璋后代的取名规则 朱元璋称帝后是如何给自己26个儿子定名字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

    中国人取名字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枝叶繁茂的大家族。打个比方,比如一家人姓王,同一辈人中有兄弟二人。假如取名字的时候取单名,一个叫王A,一个叫王B,那么一般A和B是具有相同的偏旁的(比如王松,王柏),甚至A、B还有相似的含义。假如取名字的时候取复名,一个叫王AX,一个叫王BY,那么通常A=B,用来标识

  • AD1916年冯国璋为袁世凯拟退位“优待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冯国璋,袁世凯

    1916年4月22日,段祺瑞接替徐世昌出任国务总理(取消政务堂,改回了原来的国务院),组建新内阁。段祺瑞在重掌大权后,情形就有点类似当年袁世凯逼宫了,只不过当年的袁世凯已经换成了今日的段祺瑞。当段祺瑞准备任命自己的心腹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时,袁世凯以“总理是军人,秘书长不宜再是军人&rd

  •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实施土改与打击台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蒋介石

    蒋介石兵在台湾吸取大陆失败的教训,1953年推行了《耕者有其田条例》,规定地主所占耕地凡是超过一定限额之上的,一律由“政府”征购后转售给无地或少地农民。“政府”分10年向地主偿付地价,支付方法是采取债券和股票相结合的方法。是较温和的土改。蒋介石在台湾实

  • 西汉汉昭帝时期的盐铁会议:盐铁官营利弊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盐铁会议

    汉昭帝始元六年,汉廷为了总结政策得失,召开了著名的盐铁会议,以桑弘羊为首的大夫派与贤良文学就盐铁官营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大夫派支持盐铁官营,认为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力地支援了对匈奴战争。“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买官赎罪,损有馀,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增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