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汉争霸中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楚汉争霸中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38 更新时间:2024/1/18 16:16:35

众所周知,在这场历经4年的楚汉争霸中,最后的赢家是刘邦,虽然都知道刘邦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卑鄙小人,可是最后他还是胜利了,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这一场战争,我是这样理解的,刘邦善于发掘人才与项羽骄傲自满形成对比,其中韩信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家想一想韩信这样的大军事家放在项羽身边,项羽都不知道用,真是浪费人才,所谓得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项羽连身边的人才都不知道好好利用,又怎想一统天下呢?

秦亡后,鸿宴时,项兵四十万,刘兵仅十万;论到“勇、悍”方面,刘邦又不及项羽,在刘、项斗争中,刘邦又屡被战败,为什么在五年之后刘邦贵有天下而项羽惨败自杀了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原因其一

就政治思想来说,刘邦较项羽进步,项羽是反动的。因为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由领主割据的局面转向于统一;而项羽却要重新分裂中国,使社会回到春秋、战国的局面中去,这就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在当时刘邦的政治思想有什么高明之点呢?照我看来,刘邦也是自发地参加反秦的,没有明确、固定的政见。即使有,也不外乎摹仿贵族领主统治的政治形式。不过,他与项羽还有一个根本的不同,那就是他的立场是属于新兴的地方阶级,易于接受符合这个阶级的利益的主张。例如汉三年,他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为了对抗强楚,曾一度接受了郦食其的“复辟”主张。

郦食其是这样说的:“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向称霸,楚必敛衽而朝。”刘邦不仅接受了这个主张,而且还为立六国之后刻了印,并准备派郦食其为使,到各处进行这一活动。可是经张良反对之后,他马上放弃了,并又接受了张良的主张。张良曾对刘邦说:“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原因其二

项羽与其他贵族存在很深的矛盾。本来旧贵族之间有矛盾是阶级本质问题,项羽与其他旧贵族的矛盾就是由于分赃不均而发展、扩大的。其他旧贵族认为:秦亡之后,他们应该无条件的恢复故国,割据一方,不受任何干涉。

可是在项羽看来,这样做太不合理,他认为应该根据在反秦斗争中的表现,“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屠咸阳之后对自己的部下说:“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的主张当然易为项氏诸将所接受,亦易为曾率军到巨鹿救赵,后从项羽入关的各诸侯将军所接受。但其他旧贵族却大不以为然了。

又项羽在分封诸将为王时,表现了对其他旧贵族的歧视,如徙原魏王豹为西魏王,原赵王赵歇为代王,原齐王田市为胶东王,原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等,领地不但未扩大,反比以前大大缩小。再如齐相田荣、赵将陈余均因为项羽所不满而未得到王的封号;因此,引起了他们的忿忿不平,并且酝酿说:“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逐其故主。”旧贵族先后起兵叛楚,天下离心。

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原因其三

刘邦在战略上比项羽高明得多,他想尽一切办法“谋桡楚权”对于诸侯,采取威胁利诱的办法,使他们从汉灭楚。如郦食其诱劝齐王田广时就曾说:“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只得投降。对于不降的,就用武力解决。这样一来,本来就对项羽不满的旧贵族相继叛楚归汉。

刘邦对待旧贵族纯属利用性质,在楚汉战争中,已把他们消灭了很多;汉统一后,有的消灭了,多数迁徙到长安一带管制起来.项羽、刘邦的作风有差别。作风上的差别也是项败刘胜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不是决定性的原因。他与政治思想也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原因其四

项羽是一个凶狠残暴而又心地狭窄的人。他在攻城略地时,常常烧杀,如“阬襄城”,“屠城阳”,“屠咸阳”,“烧夷齐城郭室屋”,把齐都临淄至北海一个广大地区的生灵、房屋烧杀殆尽。又屡屡阬杀降卒,如“阬秦卒二十余万新安城南”,“皆阬田荣降卒”。司马迁也认为“项氏之所坑杀人,以千万数”曾派人杀害了义帝。这样的残暴行为必然引起人民的反抗,如当时“齐人相聚而叛之”,秦人则“痛入骨髓”。所以当时韩信评论项羽必败时说:“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慑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用人方面,项羽“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11形容也许有些过分;但项羽在用人方面是有严重问题的,韩信、陈平、黥布等都曾是他的谋士、猛将,但却先后离楚归汉,后来连仅有的一个高级谋士范增,也由于猜疑而使之引退,死于途中。最后,项羽成了孤家寡人。

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原因其五

刘邦的一些作为,在当时曾为一般人民所拥护。如人咸阳时,悉除秦苛政,与民“约法三章”,得到秦中人民较好的印象。又如当秦中父兄怨恨章邯司马欣董翳之际,刘邦起蜀汉之兵,还定三秦。且又曾为义帝发丧,并向天下表示,要“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在“天下之心未有所定”,自然刘邦会成为天下归心的对象。

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原因其六

刘邦在用人方面,比项羽高明得多。韩信就曾说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邦自己也曾很自豪地说:“运筹帷幄之中,决不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也吾禽也。”封赏方面,作得适合于当时一般游士的要求,因之“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

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原因其七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如刘邦有较好的后方,在与项羽斗争时,在人力、物资等方面,都能得到源源不断的供给与补充;项羽的后方不牢固,一直遭到彭越的破坏干扰,供给困难等等。这些原因对于刘、项斗争的胜败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什么只甘愿做西楚霸王?项羽不称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

    自古英雄豪杰谁不想称帝,项羽也不例外,项羽在年幼时就曾有取秦始皇而代之的大志,又怎么会不想称帝呢?项羽不称帝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公元前206年,项羽赶在刘邦的屁股后头进了秦都咸阳。又在“鸿门宴”上搞定了刘邦,确立了自己在诸侯中的老大地位。至此,项羽的威望达到顶峰,有了皇

  • 汉朝皇帝宁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信同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众建同姓王,企图与兄弟子侄“共天下”。殊不料祸根深种,到高祖孙景帝时。关东刘氏诸侯王便企图凭“大家都姓刘”的血统资本抢班夺权,发动“七王之乱”,一时天下震惶。眼看同姓兄弟靠不住,抓狂的汉景帝只好放宽一步。以姑

  • 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夏朝的建立者与昌意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朝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依据史书记载,夏朝也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奴隶制王朝。昌意,中国古代传说人,他与夏朝的建立有联系吗?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夏朝的建立者与昌意是什么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现在的人教版课本中写的是“夏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而在人民版的教材中则写

  • 把皇帝唐昭宗关进小黑屋 唐朝太监刘季述最后的疯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昭宗

    帝方坐乞巧楼,见兵入,惊堕于床,将走,季述、仲先持帝坐,以所持釦杖画地责帝曰:“某日某事尔不从我,罪一也。”至数十未止。《新唐书•宦者二》译文:唐昭宗正坐在乞巧楼上,看见士兵进入,受惊摔到地上,正准备逃跑,刘季述、王仲先抓住唐昭宗,让唐昭宗坐好,刘季述用手上拿着的釦

  • 夏朝家天下的制度 夏朝是第一个“家天下”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

    中华5000多年的历史。历经十几个朝代,然而夏朝作为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是最先开始将“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夏朝制度。一起看下文,夏朝家天下的制度,夏朝是第一个“家天下”王朝。禹在晚年的时候,各部落的首领曾推选夷人首

  • 夏朝哪位妃子导致亡国的?夏朝的灭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夏朝

    有关夏朝古代文献记载不是很多,在夏朝471年的统治里,就文字有记载的只有两位与皇室有关的女子,其中一位便是夏朝最后一位君王的妃子,如此隆重的介绍这一位,是因为就是这位妃子的出现,导致夏朝的灭亡,感兴趣的读者,是不是很想知道是夏朝哪位妃子导致亡国的?还有夏朝的灭亡原因呢?接着看下文,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 夏朝军事力量:夏朝军队的组成及武器装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朝

    夏朝自禹起,自桀灭,历经14代17王,大概有500年的历史。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所谓奴隶社会也可以说是没有法制,缺少文明的暴力社会,所以夏朝的军队的形成是维护暴力统治的重要手段。其实千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自己强大的军队,这可不是信口胡说的喔!当初禹征三苗时,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

  • 商朝疆域的版图有多大 商朝疆域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朝

    商朝疆域的版图有多大,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殷商王朝是一个由邑土国家逐步向领土国家过渡的发展中的早期国家,并非是一个完全拥有四土之境的疆域辽阔的领土国家,更不是大一统

  • 商朝牧野之战也称武王伐纣: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朝,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商朝牧野之战也称武王伐纣,在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有很多,比如曹操与孙刘之间的赤壁之战;后晋与前秦之间的淝水之战等等,但以少数战胜多数的大规模战役却只有几个,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其中之一。天天历史网为你揭秘: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商汤建立商朝,经历六百多年后,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商纣王)

  • 商朝多少年?灭亡商朝的是谁?纣王与妲己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朝

    提到商朝很多人就会想起商朝的两位代表人物纣王与妲己。商朝的灭亡就是他们夫妻二人的“杰作”,那么商朝存在了多少年?灭亡商朝的又是谁?纣王与妲己的结局如何?带着这几个疑问,在下文寻找答案吧!商朝多少年?灭亡商朝的是谁?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