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多少年?灭亡商朝的是谁?纣王与妲己的结局如何?

商朝多少年?灭亡商朝的是谁?纣王与妲己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51 更新时间:2024/1/25 9:28:08

提到商朝很多人就会想起商朝的两位代表人物纣王与妲己。商朝的灭亡就是他们夫妻二人的“杰作”,那么商朝存在了多少年?灭亡商朝的又是谁?纣王与妲己的结局如何?带着这几个疑问,在下文寻找答案吧!

商朝多少年?灭亡商朝的是谁?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末代君主帝辛(纣王)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后由于频繁征讨东夷造成国力空虚,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灭亡。

商朝的“武丁中兴”后这种兴盛并没有继续,祖甲以后国内开始没落。一没落,很多百姓就吃不上饭,于是有了许多反叛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主要集中在帝乙和帝辛的统治时期,东南方的诸侯们纷纷反叛起来,而帝辛不得不出兵征讨莱夷。

可以看出这种反叛,根源就是商朝的没落。百姓的生活质量不高了,就容易激发各种矛盾,这时候的人们是难管的。农民不下地种田,工人不务工,贵族与奴隶的艰苦较量,致使这个时代终究要变成一个,要么恶贯满盈,要么食不果腹的不安分时期。这样看来帝辛,在这样祖宗们顺延的基业下再创佳业,多少会有困难。如果遇到一个非常明智,能统大局的君主,恐怕还不至于落得个兵荒国破的地步。但是这种艰难的环境,却客观的存在着。

纣王与妲己的结局如何?

难道帝辛昏庸得真的一点不是?其实不然,帝辛这位国君,却是一支绩优股,高富帅的代表。少年时,他就东下战莱夷,披荆斩棘,展现的是一位年轻勇士的作风。亲自带兵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范围扩大到了东海以及长江等地。这种英勇扩大了疆域,稳定安民,不过古时的生产技术的低下,必定也会导致战后经济的不稳定性。这位帝辛的国君,非要形容他的英勇,那就是传奇中西方的圣骑士了,或者更像一个十足的白马王子。自身的优势,以及王位的推崇,必定会使这位国君有种高傲的性格,但这种性格是可怕的,他不但具有傲骨,同时更有傲气,或者略加贬义地形容,还带着些许自恋。这些性格或许,都不能足以说明他就是亡国君的可能,但是他的性格却迎合了亡国的步伐。为什么这样说,那就是这种性格的盛气凌人招致的。

人没有完美的,他也是一样,却拥有了一名当君主的致命弱点,那就是贪恋酒色。你会想到这样盛气凌人的君主,他的女人必定也和其他的女人不一样,可以说为了心爱的人,宁愿摘星星摘月亮。恰巧,这位女人就是生下来,迎合帝辛的缺点的人。两人的结合,仿佛就是一个“天作之和”,和的是无底线暴虐,一个屠宰场的开设,二人的皮肉关系,便是里面血腥的屠夫。

这位妲己自然是倾国容貌,迷倒万千之人,帝辛自然也没逃脱她的美色。而宫中能和妲己争宠的却捉襟见肘,她便成为帝辛唯一宠幸的人。优秀的英勇少年沾惹到了妲己,心中的爱火熊熊燃烧。曾经妲己被送入宫中,嫁到叫传说帝王的人,自觉是非常不开心,非常没趣的如养老院的一生。而这位姑娘倒不是人们想象中,人面兽心,最初的她却也和那些貌美女子一样奇貌端庄,娇艳动人。但她却做梦也没想到,这位君主居然让自己迷得神魂颠倒。而帝辛却是一个十足浪漫的男人,不管花费多大代价,也要让他的女人得到天下女人没有的待遇和荣耀,那么这份特殊,同样也就得有一个相当大的代价付出。

修筑许多亭台高阁,观赏优美景色,建造酒池肉林,大口喝酒享乐的同时,还要看青年男女们赤身裸跑。虽然古今形态上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属于一种奢侈的高消费。假如商人高消费,他无非就要靠自身的本事来赚取大量金钱,而君王高消费,买单的可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血汗,这点是一点不假的。要维持这种高消费,畸形的浪漫,那就得广纳粮,严苛税。一个君主要是给百姓们嘴里送粮食,他们肯定会夸赞你的好,国泰安康;要是从百姓们嘴里扣粮食,那么他们会一次次地被激怒。

正史上记载,帝辛投妲己其所好,荒淫无度。但可怕的是耳根子却又发软,对妲己言听计从,也有旁人在劝慰。帝辛是个居功自傲的人,不允许自己的臣子不听自己的话,甚至多少有些刚愎自用,不听从别人的劝言。为了自己专横的政治,谁要敢不听从就严加管教,工具是妲己创意的“炮烙酷刑”。也是这个屠宰场的核心工具,横放这一个又粗又长的铜柱子,在下面烧着红红的火炭,等烧红了,就逼人跑上去,没走上几步,就跌落火海,想必那地狱的火海也不过如此。这样的做法,无非就是杀鸡给猴看,劝谏的人也都是良苦用心,但他不懂得忠言逆耳的道理,二人的屠宰场又上演了杀比干,囚箕子的惨戏,让人痛心不已。按照自己的残暴方式一味地镇压,让人们对他起到了恐惧之心,也产生可更加愤怒之心。

虽然商的灭亡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如东战莱夷造成国立亏空的说法,和西周的政变让帝辛多少会措手不及,还有罪状说帝辛任用贱民为官,侮辱贵族,实说却也是矛盾的激发。但客观因素总不能成为失败的决定因素,而主观失败的迎合促成了这桩交易,失败与爱情充斥的畸形浪漫,成为民不聊生的导火索。百姓怒,同样诸侯,臣子们也会被镇压得喘不过气来。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帝辛坚信自己的思想,但这种极端地爆发,却使身边的人极度地吃不消。这种镇压终归是短暂的,于是那个曾经被他关押的西伯侯姬昌,由于修德养善,得到了当地人们的拥戴,部族也逐渐强大起来。他广纳贤良,聘请姜尚辅政,与诸侯们结交,形成了一股新的强大势力。而帝辛在他残暴的政治下,把诸侯的心伤的七零八落,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了。这样的形式很明显了,等到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公然带兵伐纣,最后帝辛逃回朝歌,但姬发的兵已经兵临城下了,他只好纵火结束了自己高傲的一生,即使再多的不应该,再多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也结束了一个曾经辉煌的时代。

标签: 商朝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BC202年称帝后为何要大力剪除异姓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高祖

    打败项羽后,刘邦再次分封天下。赵国故地封给张耳;燕国故地封给臧荼;韩国故地封给韩王信;魏国故地封给彭越;楚国故地封给了韩信、英布、吴苪;齐国故地暂时由曹参管理。当然了,秦国故地由刘邦占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项羽在关中分封天下,并不是因为项羽不知道顺应时代潮流。而是因为,拥兵大佬们玩了半天命,都

  • 清朝满族为什么不像北魏一样全面汉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满族,北魏

    “汉化”这个概念并不准确。汉化是“汉人化”的简称,而作为一种族群(民族),汉人与满洲人(女真人)是有很大不同的,但华夏文明的主体,是汉人,所以常常将文明与种族混为一谈。比如说,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难道可称“汉化&rdq

  • AD290-AD306年八王之乱: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权内部争夺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永嘉之乱成为华夏中古时代的分水岭,胡人内侵的残

  •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五四运动

    中国历史上,爆发过无数爱国运动,爱国主义遍布中国大地,54运动的爆发,更加体现了新一代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54运动&rdq

  • 五代十国历史介绍 五代十国发展历程 AD906-AD979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

  • 隋朝的外交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

    万邦来朝隋朝在对外交往上,秉持一种以德服人的观念。在隋朝看来,各藩属国定期来朝,宗藩和平相处,是最理想的一种天朝政治秩序。当然,有时也难免会使用战争的手段,不过,那也只是以臣服为目的,而不是要彻底击灭。正是在这样一种外交理念的指导下,帝国时代出现了万国来朝的恢弘局面。高句丽高句丽是东北亚的强国,国都

  • 突厥民族历史介绍 隋朝与突厥的战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突厥

    583年,突厥汗国分裂成东突厥、西突厥两部。569年,随着突厥的扩张,突厥和波斯发生矛盾,遂和东罗马帝国联合共同对抗波斯萨珊王朝。这个时期是突厥汗国武力最鼎盛的时期。580年,突厥在西域设立小可汗,统管阿尔泰山以西的地区,这是突厥日后分裂的重要根源。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停止向突厥的岁贡。突厥

  • 隋朝有哪些民族?隋朝民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

    突厥人的骑兵装扮降服突厥突厥沙钵略可汗因其妻为北周千金公主,便以为北周复仇为借口,联合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于十二月攻占临榆镇。并联络各部,准备大举攻隋。开皇二年春,杨坚调整部署,于并州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在洛阳置河南道行台尚书省,以秦王杨俊为尚书令;在益州置西南道行台尚书省,以

  • 隋朝有哪些方面文化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朝

    学术思想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各地纷纷广建学校,关东地区学者众多,儒学一时兴盛。南北朝儒学流派不同,说经各有义例,到隋朝时没有统一的经典,使得科举制度在明经考试方面仍然困难。到隋文帝晚年,

  • 隋朝的政治制度介绍 隋朝三省六部制度介绍 AD581-AD618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朝

    隋朝政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中央制度,地方制度,科举制度,法律制度。以下为大家一一介绍:中央制度隋文帝杨坚即位后,首先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