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及背景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及背景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1/23 16:39:46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巨大拐点,推翻了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具体是指什么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

湖北新军原为张之洞所练的“江南自强军”,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当中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保路运动酿成民变后,端方奉命率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此时,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由双方负责人和新军代表60馀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共进会负责人刘公被推举为政治筹备处总理。起义总指挥部设于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正值筹备处设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起义机关定为1911年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10月9日共进会人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孙武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受伤的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走,并在相邻的刘公住所内带走了刘公的弟弟刘同。湖广总督瑞澄闻得此事后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闻讯后,决定当夜发动起义,并派人给各营送信。当日晚彭楚藩、刘复基在起义总指挥部被捕、杨宏胜在运送弹药的路上被捕,10月10日晨三人被斩首。

(图)辛亥革命起义部队

新军工程营后队正目(相当于班长)熊秉坤等人决定提早起义,并拉来队官(相当于连长)吴兆麟作为起义军临时总指挥,熊秉坤为参谋长。1911年10月10日(农历8月19日)晚间八时(此时事发已无可考证,只能确定是日暮以后午夜以前事发),程定国(旧说是熊秉坤较为正确)发出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士兵首先发难攻占楚望台军械库,继而深受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影响的大部分新军共同响应。吴兆麟、熊秉坤率起义部队攻打湖广总督府,在南湖炮队的炮击下,起义军在次日黎明前,占领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澄逃走。

10月11日黎明,起义军聚集在湖北谘议局大楼会议厅,新军八镇十五协二十九标二营司务长蔡济民召集会议,商讨组建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除革命党人吴醒汉、徐达明等十馀人外,还邀请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副议长张囯溶以及议员,还有旧军官吴兆麟参加。会议请汤化龙主持。吴兆麟提议由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担任都督,立宪派一致拥戴,部分革命党人也因为黄兴、宋教仁不在武昌,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被害,孙武被炸伤,蒋翊武被迫逃跑,没有更好的人选表示同意,因此会议通过了以黎元洪为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一说为总参议)。

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复。晚上成立谋略处。在谋略处的主持下,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公布军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宣统三年改为黄帝纪元4609年。军政府建立参谋部、军务部、政事部、外交部。以谘议局大楼为办公地,以十八星旗为军旗。谋略处以军政府名义发布《布告全国电》,《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电全国。

10月12日,革命党人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二标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赵承武等在汉阳发动起义,光复汉阳;随后赵承武率起义军攻占汉口。至此,武汉三镇全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标签: 辛亥革命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历史介绍 吴越国历代国王简介 吴越国兴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越国

    导读:吴越开国吴越国创建人钱镠,字具美,小名婆留,临安人。少时无赖,曾以贩盐为生。江南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说他自小与群儿游戏,喜欢到石镜镇看镇兵跑马射箭-吴越开国吴越国创建人钱镠,字具美,小名婆留,临安人。少时无赖,曾以贩盐为生。江南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说他自小与群儿游戏,喜欢到石镜镇看镇兵

  • 李煜为何成了亡国之君?南唐战略有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唐

    导读:一般我们说起南唐都会想到南唐后主李煜,那是一个诗词风流但却治国无能的君主。但是作为一个继承人,他的作用空间受到了祖、父两代的战略取舍的限制。前段时间读-一般我们说起南唐都会想到南唐后主李煜,那是一个诗词风流但却治国无能的君主。但是作为一个继承人,他的作用空间受到了祖、父两代的战略取舍的限制。前

  • 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马楚灭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湖南

    导读:楚国(公元896951),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楚,又称南楚、马楚国、马楚政权,潭州(今长沙)为王都。楚国-楚国(公元896951),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楚,又称南楚、马楚国、马楚政权,潭州(今长沙)为王都。

  • 郭威灭后汉的起因和经过 郭威灭后汉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郭威,后汉

    导读: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就接替了唐朝的天下,成为了当时天下的领导集团,后汉就是其中一个。汉朝皇帝刘知远在自己部下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攻下了开封,并把这里-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就接替了唐朝的天下成为了当时天下的领导集团,后汉就是其中一个。汉朝皇帝刘知远在自己部下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攻下了开封,并

  • 汉武帝顾命大臣是谁 汉武帝在历史上有什么功绩 汉武帝的性格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顾命大臣是谁在汉武帝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自知时日无多的他深深后悔将自己原先的继承人逼死,但是后悔也无济于事,所以他开始安排后事,至少给自己年幼的儿子一个安定的环境,于是下诏悔改,一改之前穷兵黩武的风格,开始休养生息,并且给刘弗陵找了四个顾命大臣,接下来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几个大臣。霍光的影视形象

  • 刘肥是如何避过一难的 刘肥真是刘邦的长子吗 刘肥的儿子们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肥

    揭秘刘肥是如何避过一难的西汉汉高祖刘邦有八个儿子,二儿子刘盈17岁的时候做了皇帝,即汉惠帝。长子刘肥因为母亲出身卑微,所以刘肥是庶长子而非嫡长子,虽然与皇位无缘,但是刘邦对刘肥可是极好的,分封土地的是时候,分给刘肥拥有七十多个城池的齐国,并且齐国地广人多,十分富强。刘肥刘肥逃过的的那一难发生在汉惠帝

  • 少康中兴意义:为后世的德政埋下种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先交代下少康中兴发生的背景:夏朝第三任皇帝姒太康游田百日而不归引起民众的不满,有穷氏首领后羿利用民众的这种情绪废黜了太康的帝位,篡夺了政权,这就是太康失国的由来。太康之后,其弟仲康被族人拥立为帝,实为傀儡,仲康死后其子姒相继位。姒相被后羿追杀至帝丘,后羿被他的相寒浞杀死并取代,姒相最终在寒浞

  • 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除秦外)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七雄

    赵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大规模骑兵部队的国家,其士气之先进兵员之广也是空前的。赵名将辈出,全国莫不尚武,天下精兵尽出赵地,四战之国。阙与大败秦军,林中之战打的秦国割地求和,邯郸保卫战三千死士却秦倾国之兵三十里,阳邑,马陵接连大败秦魏联军,离石又重创秦兵,几之战再大败秦军。

  • 退位后的宋高宗出于什么目的给岳飞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高宗

    岳飞,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战神。百战百胜的将军,百战奇谋,他的一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神。最给却被宋高宗给冤杀了,二十年后又给岳飞平反。宋高宗出于什么目的给岳飞平反?岳飞的冤死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影响重大的冤案了,其罪名更是令人惊诧的“莫须有”,&l

  • 三国时期曹操南征东吴战略正确但犯下低级战术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

    汉末三国的军事家首推曹操。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