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祐更化的内容 元祐更化的影响 元祐更化的背景

元祐更化的内容 元祐更化的影响 元祐更化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27 更新时间:2024/2/17 23:03:05

元祐更化的内容

元祐更化,是改变北宋国运的一件大事。司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对王安石的新政进行全面否定。但是,从元祐更化的内容中看,保守派不仅恢复了旧制,还打击了改革派,给整个王朝埋下了隐患。

司马光画像

元祐更化的内容之一,就是废除新法。司马光获得权力之后,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称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有了这样一个舆论准备之后,司马光开始全面打击变法。在他的支持下,很多新法大部分被废除,原来的旧法被一一恢复使用。比如说差役法,司马光要求全国各地要在五天之内恢复原来的差役法,废除免役法。这就引起了较大的混乱,被贬谪在宁江的王安石听说后,大吃一惊,但此时的他也无可奈何。这一举措,对社会的危害,比熙宁以前还要严重。通过变法积累起来的钱财,也在元祐更化中被消耗殆尽。

与此同时,在对外关系方面,保守派依然遵循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明明已经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却被保守派割让给了西夏,目的是为了偷安一时,保全荣华富贵。保守派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但是司马光等人却依然无视这种局面,继续推行这些政策。最终引起了宋哲宗的极大不满。等到皇太后一死,那些保守派也随之垮台。

通过元祐更化的内容,可以知道,虽然王安石变法产生了弊端,但是保守派的倒行逆施,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没落。

司马光与元祐更化

司马光是宋朝时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因为待人接物温良谦逊、秉性正直、勤奋刻苦而受人敬仰。他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其行为表现更堪称儒学熏陶下的典范。并且司马光主持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

司马光画像

元祐更化是宋元祐年间,王安石变法被推翻的事件。那么,司马光与元祐更化的关系是什么呢?

元丰八年,宋神宗病逝之后,赵煦宋哲宗继位。由于宋神宗生前大力推崇新政,然而他的做法并未能得到所有人的同意,而高太后就是反对新政之人中的一个代表,不过碍于后宫不能干政的限制,所以神宗在位时,高太后只能默不作声,因此神宗退位之后,名义上宋哲宗执政,不过当时的大权全掌控在高太后手中,因此新法被废除。

在高太后垂帘执政之后,首先做的就是用那些在王安石变法时被罢官的重臣,司马光等于是又重回朝廷,得到重用。司马光上台之后,联合当时一批反对变法的大臣们开始着手恢复旧法。司马光掌权之后,首先对王安石进行攻击,把变法带来的一切消极影响的责任全部推给了王安石,说他不顾大局,肆意妄为,说他的变法只会让朝廷动荡,百姓不得安生。接着全面否定了新法,新法被废除。

而后,高太后对司马光更加信任,甚至在司马光死后,还将他的变法措施推行的更加彻底,并启用了大批保守党人接管朝廷要职,这整个过程史称“元祐更化”,司马光是主要的领导者。

元祐更化的过程

元祐更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斗争的过程,是新党和旧派的权力之争,也是对北宋王朝国运的一次赌博。

群臣觐见宋神宗

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将反对派一网打尽,而只是将其贬谪和发配。等到宋神宗病重后,那些保守派就开始蠢蠢欲动,希望在宋神宗死后,重新获得朝廷大权。到了元丰八年,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去世,宣仁太后垂帘听政,保守派的黄金时代开始了。

高太后一向对新法持反对态度,但是碍于中国的宗法制度,无法干预朝政,只能眼看着宋神宗进行改革。但是此时的高太后,手中已经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了。所以她上台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启用以司马光为首保守派。元祐更化,就这样在高太后的执政下开始了。

在启用司马光以后,元祐更化的第二步,就是废除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所推行的所有新法。无论是均输法还是募役法等等,都被保守派所废除。同时又把曾经的旧法一一恢复,最终达到他们的目的。

元祐更化的第三步,就是打击变法派。章惇曾经批判司马光恢复差役法,结果被保守派打击报复直至被迫赋闲。蔡确写首《车盖亭诗》,结果也被贬谪至新州到死。变法派整日惶恐不安,有些人甚至连冷水都不敢喝,生怕被人下毒。

元祐更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历史倒退的过程。虽然王安石新政有些措施较为残酷,但对北宋王朝来说,是一次进步。元祐更化,为北宋王朝没落奠定了基础。

元祐更化简介

元祐更化,是指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在宋哲宗元祐年间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那么元祐更化简介是什么呢?

司马光铜像

元丰八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率领宰执入见,要求病危的宋神宗立储,并要求皇太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点头同意。之后宋哲宗继位,改年号为元祐。

由于宋哲宗继位年仅十岁,因此所有的大权由太皇太后掌握。太皇太后对王安石的新法一直持反对态度。但是在宋神宗面前又不能表达,只能默不作声。等到宋神宗死后,太皇太后就开始了对新法的进行废除。

首先第一步,就是将在变法过程中受到迫害的保守派解放出来。司马光、文彦博等被重新启用,各种反对新法的力量又重新汇聚到了一起。之后,司马光打出“以母改子”的旗号,光明正大地反对新法。他们将王安石的新法全盘否定,把许多旧法都恢复了。不仅如此,保守派还将王安石等变法官员全部贬黜。

在对外政策上,保守派依然采取妥协政策,将原本已经收复的领土划给西夏,以求得太平。原本欣欣向荣的北宋王朝,逐渐丧失了活力。

但是,由于保守派无视皇权,引起了宋哲宗的强烈不满。在宋哲宗亲政之后,斥责反对派不懂君臣之义,把原本风光一时的保守派打压下台。

通过元祐更化的简介,可以看出,元祐更化,实际上是保守派对改革派的一次报复行为。

元祐更化的背景

元祐更化,是推翻宋神宗改革的一次政治活动。保守势力的上台,意味着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那么元祐更化的背景是什么呢?

标签: 元祐更化

更多文章

  • 西夏历史介绍 西夏历代皇帝列表 AD1038-AD1227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夏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夏毅宗与夏惠宗时期时,夏廷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常与宋辽两国处于战争与议和的状态。大兴儒

  • 立国200余年的西夏国为何没被列入正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夏

    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一个以独立王朝身份卓然而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开始出现在中国西北的历史版图上。在纵观西夏历史时,最令我惊讶的是,它以弱小的实力,在长达190年的时间内,曾先后与同时代的宋、辽、金相抗衡,创造了独特的民族辉煌。不幸的是,它最终也没能逃脱&ldquo

  • 金朝历史介绍 金朝历代皇帝列表 金朝是怎么灭亡? AD1115-AD1234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金朝

    金国(1115-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部族国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建都立国,国号大金,改元收国。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金世宗与金章宗时期,金国政治文化达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后期逐渐走下坡。卫绍王完颜永济与金宣宗时期,受到大蒙古国的南

  • 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八王之乱造成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引发了西晋亡国和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其实,西

  • 辽朝历史介绍 辽朝历代皇帝列表 AD916-AD1125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辽朝

    辽朝(916~1125年),又称大契丹国或者大辽国,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公元907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天皇帝”,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国号“契丹&rd

  • 西辽历史介绍 西辽历代皇帝列表 西辽是怎么灭亡的 AD1124-AD1218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辽

    西辽(1124年-1218年),又称喀喇契丹,是契丹人耶律大石建立的国家。1124年,耶律大石称王,到达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回鹘城)建立根据地。1132年,在叶密立(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称“菊儿汗”,西辽帝国正式建立。随后耶律大石向新疆、蒙古高原、中亚及西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必然性 辛亥革命历史局限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辛亥革命给了封建专制统治沉重的一击。统治了中国古代260多年的清王朝就是被辛亥革命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从此结束。同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也加快了历史前进的脚步。辛亥革命让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

  • 满洲里界约的赔款是多少 满洲里界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满洲里界约

    满洲里界约的赔款是多少满洲里界约,签订于1911年12月20日,是清朝政府继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条约后的又一个耻辱条约。签订双方分别是清朝和沙俄政府,双方就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与俄罗斯毗连的地区边界重新勘定,签订后,中国丧失了大约1400平方公里的领土。满洲里界约界碑图满洲里界

  •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商鞅的后代有哪些成就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秦孝公时期,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视,在秦国开始了变法运动。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运动,共分为两个阶段实行。商鞅画像在农业上,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开垦荒地,大面积的种植粮食,除此之外,商鞅废除了井田制,这一做法,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

  • 黄花岗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黄花岗起义第一枪谁开的 黄花岗起义的背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黄花岗起义

    解析黄花岗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黄花岗起义失败的原因仔细追究起来肯定很多,这些时候同盟会内部的领导阶层也做过深刻的检讨。但是相较于黄花岗起义失败的结果,这次起义的深远影响更加有意义。谁都不能否认黄花岗中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彻底唤醒了国人的革命热情。黄花岗起义照片简单总结起来黄花岗起义失败的原因,可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