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后日本国内战争责任认识为何长期模糊

战后日本国内战争责任认识为何长期模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95 更新时间:2024/1/19 7:46:54

作者系历史学者

罗生门:远未达成共识的日本战争责任认识

说起日本人的战争责任问题,每位中国人,甚至任一位遭受近代日本侵略之害的受害国国民都义愤填膺,批评战后日本人欠缺像德国人那样反省战争责任的勇气道德品格。受害者很自然地将日本人统统视作加害者,很少有人将实施直接加害行为的日本人与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以及战后日本右翼与日本进步派、普通国民区别开来。其实,不加区分地将全部日本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态度是不足取的,无助于我们认清事情的全部真相。

战后日本人因战争体验、政治立场、社会地位、生活阅历、出生地域、工作情况和教育程度等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战争责任认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随着经济环境、国际局势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日本战败投降至今,其国内围绕战争责任问题的讨论也从未中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战争责任论。其中,既包括日本进步派人士对战争责任的深刻反省,也包括保守派和右翼分子对战争责任的顽固否认,还包括进步派与保守派围绕战争责任的交锋和争论,以及两派彼此内部关于战争责任认识的分歧和区别。

战后初期的日本社会,围绕战争责任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检讨,但探究其内容,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除个别日本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意识到日本对亚洲邻国的战争责任外,实际上大多数人竟然是站在受害意识上讨论战败责任。昭和天皇与麦克瑟达成了妥协,不仅以《人间宣言》一纸诏书逃脱了东京审判,而且为未能挽救东条英机等“肱股之臣”扼腕叹息。战后日本第一任首相东久迩不仅为战犯掩盖、开脱罪责,而且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提出了“人人有份”的“一亿总忏悔论”。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忏悔”并非我们主观善意的想象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的牺牲者“忏悔”,而是向天皇“忏悔”,为战争失败反省。大多数日本知识分子和普通国民,普遍接受了美国宣扬的“指导者战争责任观”,认为自己受到了军部领导者的“欺骗”,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提出追究导致日本陷入战争灾难的“责任者”,忽视自己经协助或默许侵略战争的加害责任。在“军部”轰然倒塌和每个加害者都认为自己是受命于“上峰”的日本社会,究竟谁才是战争责任的主体呢?这是战后至今日本社会一直在讨论而又未能彻底解决的遗留问题。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民众,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提高生活水平,不愿提起或刻意忘记悲惨的战争记忆,战争责任意识似乎也变成了一股埋藏在国民内心深处的潜流。但是,随着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实现了“赶超欧美”的经济目标,某种程度上恢复了民族“自信心”的右翼分子,早已按耐不住为侵略战争翻案的野心,公开叫嚣“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否定南京大屠杀,推动战犯合祀靖国神社和靖国神社国营化运动。保守派的翻案逆流和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暴行,极大地刺激了刚刚经历过大战的日本民众和进步的知识分子。井上清等人愤怒地批判“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小田实系统地提出了战争加害与受害理论,宗教界发表了战争责任告白,对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表示反省。激进的日本青年成立了“东亚反日武装阵线”,不加区别地追究古代日本人对虾夷、爱努、朝鲜的战争责任,近代日本人对亚洲邻国的战争责任以及当代日本人对亚洲各国的经济掠夺,甚至发动了一系列爆炸事件。这些激进的言论和行动表达了对保守派和右翼拒不反省战争责任的愤怒,但也因这些过于极端的手段遭到了政府的镇压、媒体的攻击和民众的误解。

标签: 战后日本国内战争责任认识为何长期模糊作者

更多文章

  • 1943年国府组织部向蒋介石铸献九鼎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1943年,国府,组织部,蒋介石,铸献,九鼎,风波,作者,历

    作者系历史学者,原载《近代史研究》1943年向蒋介石铸献九鼎的流产与非议九鼎是古代中国特有的器物,寓有神圣之意。有关九鼎的记载最早出自《史记》,据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继之,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宋徽宗崇宁三年,也曾先后铸九鼎。自宋徽宗之后,此项记载便淡出史籍,九鼎逐

  • 德国如何处理前东德的政治迫害遗留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德国,如何,处理,东德,政治,迫害,遗留,问题,作者,苏联,

    作者系苏联、东欧史学者“转型正义”与政治和解勿忘斯塔西后东欧时代,在现代法治社会条件下如何看待和处理前朝的政治迫害及其遗留问题,是一个很大的新课题,是迈向新征途的一个关键环节。兹事体大,这些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乎到新体系的良性成长和路径问题。如果剧变后的政治共同体既想体现社

  • 真实西游记:玄奘乃假扮灾民偷渡出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真实,西游记,玄奘,假扮,灾民,偷渡,出关,西游降魔篇,票房

    《西游·降魔篇》票房大热,但在不断的艺术创造与加工中,玄奘的真实面目却越来越模糊:他如何出家?怎样出使西域?是否真的有徒弟?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历史中的真实情况吧……“破格”出家玄奘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洛

  • 屈原之死另解:与楚王妃幽会 被杀投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屈原,之死,另解,王妃,幽会,被杀,投江,原是,中国,最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

  • 广西平乐专区1955年反偷漏税风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广西,平乐,专区,1955年,偷漏税,风暴,偷漏税,风暴,黎

    反偷漏税风暴黎殿臣开了一家药铺,很小的店面,投资仅1500元。1955年底,他遭遇了麻烦。他所在的广西平乐专区,正大张旗鼓进行反偷漏税运动。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全面开花,处处结果”,也就是每一家工商户都在打击之列,反偷漏面要求100%,偷漏率则为101%.反

  • 张宏杰:乾隆时反腐者为何却成了腐败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宏,乾隆,反腐,为何,成了,腐败者,残忍,变的,乾隆,北京

    残忍而多变的乾隆北京晨报:乾隆前期与后期变化极大,这是为什么?张宏杰:因为他善于总结历史教训,此外,他受《易经》影响很大,主张宽严相济,刻意不让手下明白他的想法,所以他一生都在变来变去。此外,和普通皇帝不同,他特别残忍。北京晨报:在书中,您写到了他在西北的大屠杀,堪称惨绝人寰,可为什么后代文人反而大

  • 毛泽东1970年批注叶群的书面检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毛泽东,1970年,批注,叶群,书面,检讨,原载,

    原载《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后,全国开展批修整风运动,毛主席提出在全党、全军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要求党的高级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提倡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同时,毛主席本着“惩前毖后,

  • 日本美少女文化 早期权贵爱娶10多岁少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日本,少女,文化,早期,权贵,爱娶,多岁,中日关系,磕磕绊绊

    中日关系磕磕绊绊,中国人对待日本的情感潮起潮落,“日货”不时在激愤的民情下遭遇抵制。但是,有人调侃地说,即使最坚定的中国“愤青”,也不会把日本美少女列入他们抵制的名单。究其原因,可以说,在樱花、相扑、插花、茶道之外,“美少女”已

  • 苏俄政府持续几个月用毒气镇压起义农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俄,政府,持续,几个月,毒气,镇压,起义,农民,原载,学习

    原载《学习时报》,作者系历史学者苏俄时期为什么会爆发农民群体性事件1918年,在新生苏维埃政权建立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便爆发了农民暴动。俄罗斯解密档案披露,1921年5月受命前往坦波夫省平定农民暴动的图哈切夫斯基于1921年7月16日写给列宁的一份有关坦波夫省农民暴动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暴

  • 文革时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诉苦大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革,一场,让人,啼笑皆非,诉苦,大会,文革,时期,每个,单

    “文革”时期每个单位和机关都召开过忆苦思甜大会,也叫诉苦大会。会议内容就是请苦大仇深的人来控诉旧社会的苦,感谢新社会的甜。那时候市内的忆苦思甜大会基本请的都是固定的诉苦人,一是他们的故事吸引人,二是他们临场经验多,不会乱说话。而我小学时参加的那次诉苦大会请的是一个第一次上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