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蒋介石缘何与苏联代表鲍罗廷彻底决裂

蒋介石缘何与苏联代表鲍罗廷彻底决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61 更新时间:2023/12/29 3:44:30

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二届三中全会,蒋介石没有参加。会议通过了鲍罗廷赞成的主张,对蒋介石的权力进行限制,蒋的国民党中央会主席职被免,只保留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实职。这也把蒋介石逼上绝路

1923年10月,孙中山委任鲍罗庭(廷)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

孙中山过世后,国民党的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各种力量重新组合,标志之一是蒋介石的崛起,其对权力的追求不断挑战原有的党内格局,他与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关系渐趋恶化,并最终决裂。以往的史料中,多侧重叙述导致蒋与鲍罗廷决裂的得益因素与蒋如“决断”,而《蒋介石日记》则若隐若现地展示出他与鲍罗廷决裂的另外一面,即蒋对鲍个人的观感的变化、蒋在最初的犹豫甚至略带恐惧的情绪及其为驱鲍所采取的策略。

蒋介石得益于苏联顾问

鲍罗廷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苏联驻广州革命政府代表,在孙中山确定实施“联俄”政策的1923年秋天来中国。鲍罗廷得到孙的极大信任,被聘为国民党的组织教练员。他协助孙中山完成了国民党的改组,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出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在两个方面得到鲍罗廷的帮助:一是鲍罗廷关心军校建设,多次请求苏联政府派出军事顾问团,增拨军费与军械支持军校;二是鲍罗廷本人也常去军校介绍苏联红军的组织与生活,帮助军校师生了解苏联的状况。蒋介石得益甚多,对鲍很尊重。

孙中山过世后,鲍罗廷被继续聘为国民政府高等顾问,对国民党的影响力有增无减,在处置商团叛乱、东征统一广东及处理“廖仲凯遇刺案”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任用。鲍的强势引起部分国民党的反弹,“西山会议派”强烈要求解除鲍罗廷的职务,虽然未得逞,但鲍罗廷不得不在1926年2月离开广州,到北方“休假”。蒋介石并不反对鲍罗廷,但他乘鲍离开之时扩张个人权力,发动“中山舰事件”,一度包围苏联顾问团,气焰颇嚣张。4月,鲍再回到广州时,对蒋介石的行为未予制裁,反而一味迁就退让。蒋介石等人抓住鲍罗廷与苏联方面害怕关系破裂的弱点,继续进逼,提出《整理党务案》,限制共产党人,鲍罗廷的影响力也受到制约。1926年7月,北伐开始,蒋介石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其实力随着军事胜利而扩张,对鲍罗廷开始的态度也不再如从前般恭敬。鲍开始为退让而付出代价。

1926年10月,北伐军完全占领武昌,11月初,攻占南昌。此时,国民政府仍偏处珠江流域的广州,对未来战事的指挥有鞭长莫及之嫌。蒋介石开始考虑国民政府北上问题,建议“政府常务委员,先来武汉,主持一切,应付大局”。(《蒋介石日记》,1926年9月9日)。十天之后,他又电催国民党中央速将政府迁至武昌,电曰:“中央如不速迁武昌,非特政治党务不能发展,既新得革命根据地,亦必难巩固!”(《蒋介石日记》,1926年11月19日)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的确有利于北伐战事的指挥。但蒋介石提议迁都武汉,却兼有希望能更直接地将党政权力控制于自己之下的目的。鲍罗廷也支持迁都,除了有利于北伐之外,他的如意算盘是,希望能够用党政权威来制约蒋介石势力的扩大。同一件事,两人的目的却南辕北辙,各有打算。之后的纷争,都源于此。

标签: 蒋介石缘何苏联代表鲍罗彻底决裂国民党在武汉

更多文章

  • 瑞士银行保密法是如何出台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瑞士,银行,保密法,如何,出台,瑞士,著名,避税,天堂,美国

    瑞士是著名的“避税天堂”,美国和欧盟近年来一直向它施压,要求其改变现有银行制度。不过,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14日表示,没有任何理由改变瑞士现行银行保密制度。瑞士的银行保密法迄今已实行近80年,它让瑞士受益良多,也带来很大争议。那么,这个银行保密法是如何出台的呢?瑞士银行的保密法

  • 抗战期间故宫文物转移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抗战,期间,故宫,文物,转移,之争,1932年,面对,日本人

    1932年,面对日本人随时可能攻战北平的危险,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等有识之士,电告南京中央政府,提出了尽快把文物南迁以避刀兵之灾的意见。国民政府紧急召开了会议。对故宫的文物何去何从展开大讨论。尽管主张派意见非常理智而且有充足的理由,反对派的意见还是占了上风。最近出版的《故宫国宝受难记》还原了这场

  • 是什么导致朝鲜经济一再落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是什么,导致,朝鲜,经济,一再,落后,2010年,朝鲜,宣布

    2010年,朝鲜宣布打开“强盛大国”之门,2012年年底,利用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之机又提出朝鲜已经巩固“宇宙强国”地位。但朝鲜的经济状况并未出现明显好转,粮食短缺问题仍在困扰朝鲜,工业经济更是一蹶不振,今后朝鲜的“强盛大国”之路如

  • 亲历者讲述查办成克杰案件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亲历者,讲述,查办,成克杰,案件,始末,成克杰,多次,心悦诚

    成克杰多次心悦诚服地说:“中央纪委办案组做到了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也对我本人负责,我心服口服。”查办成克杰案件始末---专访中央纪委原副部级巡视专员吴振钧中共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一系列举措向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传递了非常明晰的反腐倡廉信号。人们期望,中国的反腐败斗

  • 中国战机借力苏-27腾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战机,借力,-27,腾飞,新华社,报道,2013年,3

    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3月31日下午,一架空军战斗机在山东荣成海域坠毁,坠毁机型为苏-27,两位驾驶员壮烈牺牲。苏-27坠机地点位于荣成市南部的长会口大桥(跨海大桥)附近的沙滩上。据目击者说,飞行员当时或因怕飞机撞上大桥及附近民居,暂未弹射。从坠机现场可以判断,地点已经靠近沿海沙滩,飞行员极有可能

  • 本·拉登生前曾指示子女去西方受教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拉登,生前,曾指示,指示,子女,西方,教育,萨达,拉登,认为

    萨达说,本·拉登认为,他的孩子“不应当继续走自己的圣战路”,“他告诉他的儿孙们,去欧洲或者美国接受良好的教育”。“你们必须学习,生活在和平中。不要做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不要学习我过去做过的事情,”萨达转述本&mid

  • 一个清末办义学的乞丐为何会遭到大批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一个,清末,办义,学的,乞丐,为何,遭到,批判,一个,办义

    一个办义学的慈善家,何以成为十恶不赦的坏蛋?这背后的逻辑值得深究。武训批判的逻辑:正路与邪路武训是清末一个乞讨办学的义人,获得过清廷的嘉奖,在民国时也威望很高。但新中国成立不久,在一场攸关正路邪路的浩大争辩中,他成为众矢之的,彻底成为一个负面典范。当时报纸连篇累牍都是郭沫若、夏衍等人的批判文章,一边

  • 郑异凡:1917俄国二月革命被严重低估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异凡,1917,俄国,二月,革命,严重,低估,郑异凡,长期

    郑异凡:长期以来,俄国二月革命被严重低估了,历来的史书,尤其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千方百计贬低二月革命的作用和意义。二月革命是一场真正的人民革命,是人民对封建统治的自发反抗斗争的丰硕成果。二月革命的爆发,看似偶然,俄历2月23日(公历3月8日)国际妇女节,由于首都彼得格勒面包短缺,妇女们上街

  • 溥仪谈自己婚姻:四个妻子都是房中摆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溥仪,自己,婚姻,四个,妻子,都是,房中,摆设,我和溥仪,记

    《我和溥仪》记述了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在“劳改队”中与末代皇帝溥仪相处的许多小故事,描写了积极参加劳动却不会劳动的溥仪闹出的许多笑话:搬砖砸了脚、抬煤洒了一身、生火炉烧了头发眉毛、洗烟筒划伤了胳膊、时时受造反派训斥、被逼唱“鬼嚎歌”和“样板

  • 历史130多张照片被修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130,多张,照片,修改,130,多组,广为人知,历史

    130多组广为人知的历史照片,时间跨度近百年,特别的是,无论领袖、英雄,还是平民,都经过了暗房修改。修改的方式除了运用美化、抹去、添加元素外,还有拼贴,有些人物被抹去,有些背景被完全更换。你看到过的很多广泛流传的历史照片都是真实的吗­昨日,一个特别的展览,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美术馆开幕。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