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韩安国要主张和亲 韩安国在梁王手下是一条龙的由来

为什么韩安国要主张和亲 韩安国在梁王手下是一条龙的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37 更新时间:2023/12/6 1:32:05

为什么韩安国要主张和亲

韩安国是汉武帝前期和亲派的代表人物,他之所以主张和亲,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一个是韩安国认为出兵攻伐匈奴,汉朝军队长途奔袭,而匈奴大军以逸待劳,这是犯了兵家大忌,所以不可以。还有一个决定因素,就是韩安国本人的性格原因,他是一个老成持重的人,不喜欢冒险。

韩安国定妆照

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路途遥远,第二个是地域环境恶劣,不适合作战。韩安国认为想要攻打匈奴,必然是要将其连根拔起,不能留后患的,那势必需要长途作战。大汉军队长途奔袭,士兵疲惫不堪,如果此时被以逸待劳的匈奴大军截杀,肯定会有灭顶之灾,这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兵家之大忌。

另外,匈奴活动频繁的漠北地区,黄沙遍地,军队的后续补给也需要耗费很大你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要时刻提防匈奴轻骑兵的袭击骚扰,又分散了一部分的兵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出生中原大地的子弟兵的战力是要下降好几个档次的,反观匈奴这边,从小生活在漫漫黄沙之中,在这中环境之下战斗如鱼得水一般。

另外,韩安国为人老成持重,他虽然也能领兵打仗,但是他的进攻是明显不足的,这是一个防守悍将。汉初“七国之乱”的时候,韩安国也只是凭借着自己出色的防守,硬生生的拖垮了吴国,才取得了成功。所以,攻打匈奴这么冒险的事情,韩安国是不可能同意的,他要的是大汉能够平和的发展。

汉武大帝韩安国能力如何

《汉武大帝》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剧中汉武帝的扮演者是大陆著名演员陈宝国,他扮演的是中老年时期的汉武帝。全剧讲的是汉武帝历时五十四年的统治历程,该剧2005年中央一套黄金挡播出。

孙飞虎饰演的韩安国和甘龙

《汉武大帝》之中的韩安国只是一个配角,但是他是一个出场很多的配角,而且他的每次出场所提出的主意政策都是非常的精妙、高人一等。《汉武大帝》之中的韩安国,不仅是一个普通的谋士文人,也是一个能征战沙场的名将。

韩安国的军事才能,在《汉武大帝》之中是比不上周亚夫卫青,他的主要军事才能不在进攻之上,他是一名防守大将,他一生之中,几次重要的胜利,都是靠着很好的防守。但是,韩安国的主要成就不在军事之上,作为一个谋臣出生的人,他的主要成就还是在政治之上,韩安国的政治成就是非常之高的。

早期的韩安国是梁王手下的谋士,虽然官职不太高,但是他是梁王的亲近之臣。后来,被调入大汉朝廷之后,升迁的非常之快,最高达到了御史大夫之职,可谓是位极人臣。可惜的是他的运气不是太好,在汉武帝准备任命他为丞相的时候,不小心伤了脚。他是《汉武大帝》之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人物。

《汉武大帝》韩安国的扮演者是著名配角孙飞虎,这是一个著名的配角演员,曾荣获第02、10届两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也获得第13、17届大众电影百花节最佳男配角。他很好的表现了韩安国这个名臣该有的性格特点。

汉朝将领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

作为西汉初期的著名臣子,韩安国在政治方面毋庸置疑是一个大才,可是有才之人,不一定都是有德之人。那么,韩安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韩安国是一个忠厚有才,胸内藏沟壑的大韬略之人,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贪财。

晚年韩安国

韩安国最大的优点就是忠厚大度,死灰复燃的故事很明显的表现了韩安国的这一优点。死灰复燃这个故事的结果没有和很多的逆袭故事一样,韩安国放过当初在狱中侮辱自己的田甲。这就是韩安国所表现出气度,相反,后来的卫青后代和李广后代之间的恩怨纠葛,就显得非常的小气。

韩安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品格就是不嫉妒贤才,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有很多大才之人,都有着一个善妒的缺点,韩安国就不是这样的人。他在梁国任官的时候,就举荐了一大批有才之人,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天下名士,很多人的才能都超过了韩安国,例如有着“苍鹰”之称的郅都,就是通过韩安国的举荐,才被朝廷所重视的。

由于向朝廷举荐了很多的名士,受到很多读书人尊重和仰慕,也得到皇帝信任和重用。韩安国在汉朝朝廷之中担任御史大夫四年,后来丞相田蚡死了,韩安国代理丞相之职。皇帝本来准备让韩安国正式担任丞相,可是时运不济的韩安国在给皇帝引导马车的时候,摔断了腿。皇帝只好任命别人为相。

韩安国的贪财,是众所周知的,皇帝只在乎他的治国之才,对他的这一小缺点都不放在心上。

韩安国是怎样认识汉高祖对匈奴的政策

刘邦建立大汉帝国,统一了中原大地,但是却饱受匈奴外族的骚扰入侵。所以,刘邦当时对匈奴的政策是谈判和亲,刘邦制定这个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稳住匈奴,徐徐图之。可是,韩安国对刘邦的匈奴政策有了一定的曲解。

韩安国漫画形象(左)

在韩安国的眼中,刘邦对待匈奴的和亲政策不是怕了匈奴,是因为刘邦拥有着广阔的胸襟,这种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有着一种个人崇拜的味道。韩安国本人胸襟是非常广阔的,他就将自己的性格强加到了汉高祖刘邦的身上。古时中原大地之人,都对于少数民族不太看得起,当时的他们认为中原大地是天下正统,其他地方都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韩安国才会对刘邦的匈奴政策有着不太准确的认识。

大汉帝国建立之初,中原大地刚刚经历过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国力衰弱,那时的大汉帝国是很难阻挡凶猛的匈奴铁骑的。虽然,大汉建立之初,有着很多著名的将领,但是这些名将受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扰,有着一身的本领,可是没有着强大的物力财力支持,和匈奴大战,无异于痴人说梦。刘邦为了国家的发展,听取了手下的建议,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

后来,汉武帝统治前期,匈奴来大汉求亲,韩安国也是利用高祖对匈奴的政策,曲解高祖的意思,成功的说服了汉武帝,最终同意和亲匈奴。

大臣韩安国典故有哪些

韩安国后世流传的典故有二,一个是游说太后,一个是死灰复燃,正是这两个典故才使得韩安国的名声初步显露出来,逐渐被后世人所记住。这两件事都是发生在韩安国入仕的前期,韩安国也正是因为这两件事才逐渐被重用起来。

韩安国剧照

游说太后,是发生在韩安国在梁国任职的前期,他由于能言善辩,所以被任命为出使西汉的使臣,因为那个时候汉景帝已经对梁王产生了不信任,韩安国的任务就是帮助梁国稳定和西汉之间的关系。

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同胞弟弟,窦太后也非常的宠爱他,他在梁国为王的时候,出行依仗和皇帝没有多大的区别,汉景帝对此非常的不满。窦太后也看出了景帝的不满,只好将怒火转移到梁国的使臣之上。

韩安国就去拜见太后最宠爱的馆陶长公主,哭诉道:“七国之乱的时候,梁王为了保护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承蒙皇帝宠爱,赏赐了很多的宝物,梁王为了感谢皇帝的恩德,当然也想在那些偏远小民的面前炫耀一下皇帝对他的信任,所以才会在出行的有那么大排场。现在太后和皇帝却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忘记了梁王的忠心。”馆陶长公主将这番话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听后连忙命人将这些话转告给了景帝,景帝听完就打消了对梁王的猜忌。事后,韩安国还得到了馆陶长公主和窦太后的赏赐。

死灰复燃,讲的是韩安国在犯罪入狱的时候,被一个名叫田甲的狱卒侮辱,他对田甲说道:“殊不知,死灰还会复燃,何况人乎?”,田甲对他的回答是“复燃了,一泡尿就浇灭了”。后来,韩安国被西汉朝廷任命为梁国内史,田甲得知,弃官逃命而去。韩安国以田甲的家人生命安全威胁,田甲无奈只得跪在韩安国的面前请求原谅。韩安国对田甲说:“我怎么会和你这种小人物计较,起来吧”,就这样放过了田甲。

标签: 韩安国

更多文章

  • 分封制积极作用介绍 分封制中诸侯的义务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分封制

    分封制积极作用介绍分封制在西周的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从这种制度存在开始对于君主和国家来说产生了许多的积极作用,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也在西周时期体现的最为明显。西周时期为了将贵族阶级完全的统治好,也为了压制一些前朝所留下的残留势力,分封制实行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是什么呢?分封制示意图分封制

  • 辽朝历史介绍 辽朝历史简介 辽朝皇帝列表 AC916-AC1125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辽朝

    辽朝(907~1125年),又称大契丹国或者大辽国,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公元907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天皇帝”,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国号“契丹&rd

  •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呢? 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呢?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政治变革,也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那么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呢?戊戌六公子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等人。康有为出生于封建的官僚家庭,其祖父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曾做过

  • 郡县制的特点有哪些 黄宗羲为什么批评郡县制 郡县制的核心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郡县制

    郡县制的特点有哪些郡县制取消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邦建国的分封制,实行由中央到地方的直线管理模式,国家的所有政务都要交由皇帝处理,所有的权利都集中于皇帝手里,是皇帝拥有绝对生杀大权的开端。郡县制郡县制是“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的保障,由它开始,中国开始进入一家之姓的时代,帝

  • 西汉文景之治的措施 文景之治的内容 BC178-BC141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措施文景之治对西汉王朝后来的发展做了一个很强硬的铺垫,那么汉文帝和汉景帝究竟是做了什么才能创造出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呢?文景之治的措施又有哪些?汉文帝剧照汉文帝和汉景帝面对当时经济衰微的西汉,为了能够增强国力,促进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他们采纳黄老之学,做了如下举措:第一,实行“轻徭

  • 贞观之治的背景是什么 贞观之治的内容有哪些 贞观之治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背景是什么贞观之治的出现,使得大唐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大国。那么贞观之治的背景是怎样的呢?当时隋朝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隋炀帝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在三次远征高丽失败后,社会矛盾加剧,天下大乱,此时唐朝应运而建,开启新的盛世。唐太宗剧照唐朝建立后,李渊和李

  • 五四运动的作用都有哪些 五四运动第一阶段过程简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四运动

    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作用都有哪些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历史学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五四运动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政治上,一个是在思想上,五四运动在思想上的作用第一次解放了思想生活推动了中国新思想的变革,也启发了一些民众启发他们对国家大事的思考,又使他们关心国际形势变化。陈独

  • 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末农民起义

    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元末农民起义发生在公元1351到公元1367年之间,但是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却要追溯到很久以前,元朝的各种问题积弊已久,最后在正治年间爆发形成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反抗元朝统治者的统治。那么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元末农民起义图片其实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很多,统治者斗争多年皇帝

  • 武昌起义领导人是谁 武昌起义之前的起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领导人是谁1911年10月10日晚,著名的武昌起义成功打响了新中国的第一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更像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座令人瞩目的里程碑,翻开了民主共和的新篇章。作为武昌起义领导人的孙武,蒋翊武等人,冒着生命危险筹备策划武昌起义,最终使武昌起义得以圆满成功。武昌起义示意图这场发生在湖北

  • 清朝扬州十日死了多少人?扬州十日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指发生在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扬州死难八十万人。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