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考是哪年恢复的?邓小平当年如何拍板恢复高考?

高考是哪年恢复的?邓小平当年如何拍板恢复高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49 更新时间:2024/1/19 6:54:29

1977年冬天,举行了至今惟一一次的全国冬季高考,570万学子踊跃报名应试,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两季考生达到了1160万人。当年是什么情况,促使邓小平一锤定音恢复高考?

1977年10月21日,教育部公布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全国上下顿时一片欢腾。当时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为能如此快地恢复高考制度?一份解密档案显示,当年第一个当面邓小平建议恢复高考的,是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正是他的大胆谏言,使邓小平一锤定音:恢复高考!

改革招生语惊四座

1977年7月底,武汉大学校领导找化学系52岁的副教授查全性谈话,说上面来了通知,点名要他到北京去开会。8月4日早晨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前两天,所有与会学者都一直表现得非常拘谨。因为当时“革”刚结束,知识分子大都心有悸。

8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忧虑地说,现在清华新召进的学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邓小平插话道:“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

邓小平的插话令查全性为之一震,这时他激动地站起来慷慨陈词:“当前新生的质量没有保证,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如果我们改进招生制度,每年从600多万高中毕业生和大量的知识青年、青年工人、农民中招收20多万合格的大学生是完全可能的。……”

“查教授,你继续说下去。”坐在沙发上的邓小平被查全性的一席发言感动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探出半个身子,示意查全性往下说。

查全性建议:“招生名额不要下放到基层,改成由省、市、自治区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重点考语文和数学,其次是物理,化学和外文则可以暂时要求低一点。……应届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没有上过高中但实际达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报考。”

查全性还抨击了现行招生制度的四个严重弊病:一、埋没了人才,大批热爱科学,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二、卡了工农子弟上大学;三、坏了社会风气,助长了不正之风;四、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和教师的教与学的积极性。查全性强调,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大学新生质量没有保证,其原因之一是中小学生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他呼吁:一定要当机立断,只争朝夕,今年能办的就不要拖到明年去。

邓小平一锤定音

查全性一言既出,举座惊讶。因为就在座谈会前夕,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已经开过,招生办法依然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也就是说,1977年按照十六字方针老办法招生几乎已成定局。

没想到,邓小平听完后,向查全性点点头,然后环视四座问:“大家对这件事还有什么意见?”吴文俊、大珩等着名科学家都点头赞同查全性的意见。人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补充发言,心情也越来越激动。

随后,邓小平问了一下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今年的高考招生改革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查全性赶紧插话说,还来得及,今年的招生宁可晚两个月,要不然又会误招20多万不合格的学生,浪费可就大了。

邓小平又问刘西尧,还来不来得及?刘西尧说,还来得及。邓小平略一沉吟,一锤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

查全性的讲话大约15分钟左右,包括邓小平插话表态,直到最后的拍板,整个过程也就是20分钟。

1977年冬季考生570万

当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根据邓小平指示制定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

似乎恢复高考招生的一切枷锁都已解除,但这时突然有人提出:积压了整整11年的考生一起拥进考场,首先需要一大笔经费,其次印考卷需要大量的纸张啊。当时全国上下所有的物资都要凭票供应,印考卷的纸张和经费成了两大难题。问题因此上交到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决定,每个考生收5钱即可,其余全部经费由国家负担;印考卷没有纸,就先借用印《毛泽东选集》第5卷的纸印高考试卷!

1977年冬天,举行了至今惟一一次的全国冬季高考,570万学子踊跃报名应试,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两季考生达到了1160万人。这些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向考场,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查全性当了5年工人的大儿子、下放的女儿参加冬季高考,双双考上武汉大学。着名历史学家吴于廑教授与他们同住一栋楼,他有3个子女当年同时考上了大学。捷报传来,吴于廑喜不自禁地说:“同喜!同喜!我们两家五星高照啊!”

标签: 邓小平

更多文章

  • 秦朝历史之秦统一六国之战 秦国统一六国过程 BC230-BC221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

  • 南北朝历史之侯景之乱介绍 侯景之乱结局 AC548-AC 552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侯景之乱

    南北朝时期,南方与北方对峙,连年进行战争,南朝和北朝各国的内部,统治阶级也不断杀伐,权臣当政,争权夺位,致使国鼎频易。统治生活奢侈腐化,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就在山河破碎,生民涂炭的时期,在南朝梁武帝萧衍末年,即548年,爆发了一场长达四年之久的叛乱,因这场叛乱的发动者是投降梁国的东魏将领侯景,史称&l

  • 南北朝历史之南北实力的消长:刘宋北伐惨败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北朝历史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m

  • 西魏八大柱国都有谁?西魏八大柱国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魏

    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一、八大柱国由来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荣败后,此官遂废。大统三年,魏文帝复

  • 西晋八王之乱简介 八王之乱为何会发生?AD291-AD306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八王之乱

    中国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史称“八王之乱”。其延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同室操戈之惨,引起的战乱之烈,皆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所罕见。在这场大动乱中,位处今孟津平乐镇翟泉、金村的金墉城,竟成了一座幽禁帝后亲王的皇家监狱。16年中,先后囚禁过

  • 晋武帝如何巩固政权?西晋分封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晋武帝

    司马炎接受曹魏的禅让,成就帝业,但是司马炎并没有觉得轻松,因为南方的孙吴小朝廷尚存,而且还有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南下骚扰,都是司马家潜在的威胁。为了巩固家族统治,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司马炎首先采取的是怀柔政策,也没有大势的屠杀曹氏宗族,封曹奂为陈留王,还下诏已是陈留王的曹奂使用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祀天

  • 晋朝历史之元康之治介绍 元康之治出现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康之治

    晋朝与唐朝相似,在唐朝贞观盛世后有永徽之治,晋朝在太康盛世后也有元康之治,都是两代相连的繁荣时期。晋朝太康盛世被称为“天下无穷人”的富足景象,太康末年傅咸还描述:当时“贾竖皆厌粱肉,”“婢妾被服绫罗”、“贱隸乘轻驱肥

  • 晋朝历史介绍 晋朝历史简介 晋朝历代皇帝列表 AC265-AC420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朝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此后是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

  • 南宋历史介绍 南宋历史年表 南宋皇帝列表 AC1127-AC1276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宋宋高宗,宋孝宗,宋理宗,宋宁宗,宋度宗,宋广宗

    南宋(1127-1279年)是宋朝的继续,是北宋灭亡后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一个朝代。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北宋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南宋由于军事实力较弱,与金朝东沿淮水(

  • 前秦历史介绍 前秦历史简介 前秦皇帝列表 AC350-AC394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前秦

    前秦(350年394年)是十六国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氐将苻洪在石虎去世后投降东晋,在后赵内哄时意图夺下关中,但遭人毒死。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与东晋断绝。[1]之后东晋履次派褚裒、殷浩、桓温等率军伐之,苻健皆成功抵御,国势渐固。之后苻生继立,他淫杀无度,苻坚杀而代之。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