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大佬们,控制唐朝几百年

唐朝的大佬们,控制唐朝几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37 更新时间:2024/2/12 9:54:57

说起唐朝首先要提隋朝,因为唐承隋制,所有的制度都是沿袭隋朝的。尤其是隋文帝发明的科举制,在唐朝可谓是愈发壮大,在武则天时期还设立了武举,可谓是为唐朝的统治网罗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当时我们在历史书上面所学到的是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局面,有利于平民阶层的向上发展。但事实呢,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

需要肯定的是,科举制确实对唐朝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为唐朝的通知网络了一大批人才。但是在唐朝世家大族的发展却比之前的更加厉害,这些大家族的势力大道不可想象的地步。科举制之前的当官主要是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是曹丕时代确立的,刚开始把人分为九品,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根据品次高低决定授予官职,后来可想而知,由于考核的标准在大家族手里掌握着,所以做官的都是这些世家大族的人。隋唐的科举制改变的血缘关系决定做官,给所有的平民百姓一个做官的机会。科举制主要是根据你的文采决定的。本以为可以打破这些大家族的统治,事实却相反。这些家族后来全部重视教育,导致科举制里面中举的也多是这些家族的人。

终唐一朝,比较有名的是崔卢李郑王,五姓七家。即陇西李氏(今甘肃省东南部)、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荥阳郑氏(今河南省荥阳市)、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宗族。所以称之为七宗五姓、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李渊当了皇帝之后还说自己是陇西李氏的族人,都当了皇帝还需要巴结这几家人。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南北朝的时候北方战乱不断,这些家族为了自卫的需要,都是有自己的武装的。说白了就是老子有枪,谁当老大都不怕,谁当老大都需要给我点面子。

举个例子。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这郑氏是当时长安的著名世家大族。文宗皇帝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也不愿让孙女成为皇太子妃或未来的皇后,因为崔姓是长安的另一大著名家族。文宗结不成亲家,只好在宫中郁闷地自问自答:“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言下之意说,我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都赶不上一个九品的世族小官?答案是——确实比不上!。崔家,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远比李家早了几百年!在科举制盛行的时候,光崔家都除了23个宰相。

光这一个崔家都是这么厉害,剩下的四姓加起来就更牛逼了。而且有个习惯就是,这七家只是内部通婚,和外面的人不通婚,这样他们的地位可以说是更加稳固了。所以根本没人敢动他们。比如唐朝的王维,就是王家和崔家的联姻结果。不得不说,安史之乱之后,留在长安的王维没被处死,决定和他家的地位有关。

不过这些家族再厉害也有终结的时候,在朱温称霸唐朝的时候,顺道把所有的大家族的人都扔到河里去了,这才标志的他们最后的终结。

更多文章

  • 朱瞻基又称“蟋蟀皇帝”去世留下一个大谜团,后世一直无法确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猜测是朱瞻基服食丹药导致死亡。在古代,丹药被认为是可以延年益寿的神奇药物。据说朱瞻基非常相信丹药的功效,经常服用各种丹药。因此,有人猜测他可能是因为服用了不适当的丹药而导致死亡的。然而,这个猜测并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支持,因此无法确定其真实性。第二种猜测是朱瞻基铅中毒导致死亡。朱瞻基有一个外号叫

  • 清三代的官窑瓷器究竟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上面这件瓷器是御制珐琅彩胭脂紫地牡丹盌,此碗形制沈稳端庄,线条柔美自然,胎体轻薄坚质,内壁所施釉水清透明润,外壁不施透明釉,外壁自足端至口沿均以胭脂紫料为地,色泽沈郁,因珐琅彩料较厚且不易涂抹均匀,可见有明显的气泡,色彩浓淡亦有所分别,而这也正是康熙珐琅彩在初创时的时代特征。胭脂紫地之外再绘以九朵或

  • 徐妙云为什么能成为明成祖朱棣心中一生的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有这样一个事实,每个男人都喜欢找到一个贤内助,从而让自己毫无顾虑在外拼杀事业,徐妙云绝对是其中代表人物,作为朱棣白夜光的光,并没有和其他闺中女子一样,只会绣花家长里短,管管家务事,然而徐妙云不一样,文韬武略不输男男性,时常在关键时刻为朱棣出主意,让朱棣多次走出困局,由于徐妙云巨大作用,让朱棣在登基后

  • 朱棣梦到朱元璋,恰好朱瞻基出生,徐达之女这样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梦境中,朱元璋递给朱棣一个大圭,然后对朱棣说道: “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即使在梦里,朱棣也明白,大圭正是像父亲这样身份的人手中所持象征权力的物品,所以他连忙恭恭敬敬地将大圭接了过来。梦醒之后,朱棣把这个梦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王妃徐氏。徐王妃就是明朝开国名将徐达的女儿,她从小熟读经史,对事物都有自己独

  • 晚明悲剧,很大程度和崇祯不愿放权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崇祯晚明,晚明小说崇祯结局,老梁讲崇祯皇帝的悲剧

    其实个人觉得,晚明的悲剧,很大程度确实和崇祯帝不愿意放权有关。1、对内:可以较为轻松解决农民起义问题其实封建王朝到了后期,农民起义都是必然出现的。更何况明朝打从朱元璋在位期间,就存在以推翻朱家暴政为宗旨的起义。这些农民起义断断续续从朱元璋时代延续到天启、崇祯时期——只不过,闯王和献王算是明朝农民起义

  • 大奸臣秦桧作的两句诗,如今广泛流传,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桧简介,秦桧的两首名诗,广西秦桧后代有多少人口

    在代表大宋与金朝谈判的过程中,秦桧却一改当初的立场,反而投降金朝,并向金朝献上大量财物和人口,这一举动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叛国行为。秦桧的背叛不仅使金朝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也导致了大量的宋朝士兵和百姓的死亡和受难。在被问及为何要投降金朝时,秦桧曾说过一句名言:“受人钦佩的志向,蒙蔽了我的良心。我不

  • “靖康之变”后宋朝南迁,对古代经济、文化及精神塑造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南迁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南宋的建立,使政治中心南移,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同时,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使得中国古代文化的重心也随之南移,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南北格局。毫无疑问,宋朝南迁对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影响深远,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最终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宋朝南迁对经济的影响?宋朝南

  • 在朱元璋称帝后,他的兄弟姐妹还有哪些人在世?他对之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称帝建国之后,对待哥哥姐姐们那绝对是让人挑不出毛病来,也展现了朱元璋这个冷酷的皇帝极具温情的一面。 朱元璋对待二姐夫犹如父亲一般 朱元璋自幼家贫,家中时常揭不开锅,所以他的两个姐姐很早就嫁人了,大姐嫁给了外乡的农民王七一,二姐则嫁给了邻村的农民李贞。由于朱元璋的大姐嫁到了外乡,而且王七一家庭

  • 没有关陇集团的支持,李渊能顺利建立唐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唐李渊简介,唐朝关陇和河北的矛盾,李渊属于关陇集团吗

    其实隋朝的时候在隋文帝的时候就开始想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了。这个是必然的,因为国家家里之后总不能允许一个强大、还不听自己的势力的存在。不过最厉害的时候就是隋炀帝。隋炀帝为了对这个集团的依赖,修建大运河、开科举。下江南,换皇后。都是为了减少对这个集团的依赖。不过这个集团后来发现各地人民都开始造反了,感觉

  • 明英宗朱祁镇的两大污点:打错一仗,杀错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朱祁镇被后世称为英宗,但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打错一仗,杀错一人”始终是他挥之不去的两大污点。 第一个污点:打错一仗 众所周知,这里的“一仗”指的就是土木之变,它发生在1449年。当时是朱祁镇当皇帝的第十四个年头,也是“正统”这个年号存在的最后一年。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频频入侵明朝,朱祁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