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豫为何会舍弃刘备呢?真正原因是什么?

田豫为何会舍弃刘备呢?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43 更新时间:2024/2/7 1:27:58

田豫为何会舍弃刘备呢?真正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当年刘备能在乱世之中崛起,除了机遇巧合,被汉献帝亲口承认的汉室宗亲的身份之外,还要归功于他神奇的相人之术。要知道刘备在乱世之初,就曾结识了后世称为万人敌的关羽与张飞两员猛将,更是三顾茅庐求来“卧龙”诸葛亮,此后一路扶摇直上,最终成为一方割据。

除了这些后世传颂的人物之外,刘备还曾在起势之初,用自己不俗的眼光,拉拢过不少将才,如在徐州时期,就曾挖到夏侯博和陈到等将领。而这个时候,赵云还在公孙瓒的手下,并没有成为刘备手下的大将,只不过是因为战事需要,公孙瓒派赵云来支援刘备罢了。而就在这个时候,赵云并非刘备最重视的将领,而刘备最为看重的人,是田豫。

当年刘备刚刚起势,前去投奔公孙瓒。那时的田豫年纪尚幼,且一直在刘备帐下。后来田豫家中母亲逐渐年老,无人照顾,而东汉时期首重孝道,在这样的情况下,田豫只能与刘备依依惜别。算起来,田豫与赵云应该是在同一时期离开刘备的。当时赵云离去时,刘备只是仅仅握住他的手,但田豫离去时,刘备则忍不住泪流满面,依依不舍,一边流泪一边还不住的说:“只可惜不能和你一起共成大事”,可见在刘备心中,田豫的地位是要高于赵云的。

毕竟当时刘备虽然很喜欢赵云,但赵云此时却是公孙瓒的手下,而田豫则自幼跟随刘备,在刘备手下成长,两人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此时田豫与赵云两员大将都要离刘备而去呢?要知道当时两人都是以孝道为理由,离开了刘备。如果说赵云要离刘备而去,这我们可以理解,毕竟赵云当时在名义上还是公孙瓒的将领,但田豫当时是刘备实打实的手下,难道是刘备的人品出了问题么?

事实上,当时出问题的并不是刘备,而是公孙瓒。要知道当初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一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那个时候的白马将军胸怀天下,满腔豪情。然而在自己战无不胜的白马义从被击败之后,公孙瓒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的锐气顿减,开始采取自保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的信任,最终还自尽而死。而公孙瓒在这段期间发生的变化自然瞒不过自己的下属。于是赵云离公孙瓒而去,而就在此时,刘备也离公孙瓒而去了。

而田豫此时离开刘备,从道义上是说得过去的。毕竟田豫的家就在幽州,此时刘备准备入住徐州,两州之间距离废除远。田豫母亲年迈,注定无法遭受旅途劳顿之苦,而田豫也无法及时来回奔波,照顾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田豫无奈选择了离开刘备。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田豫后来并没有像赵云一样前来寻找刘备,而是投靠了曹操呢?从田豫不忍与刘备分开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而刘备在投靠了公孙瓒后,见公孙瓒逐渐没有了争霸天下的念头,就弃之而去,这对于田豫而言是无法接受的事情。毕竟在田豫心中,主公有难时,就更需要自己在身边辅助,怎么能不管不顾,甚至一走了之呢?正因为田豫的观念与刘备不和,即便他是刘备心中十分看重的将领,也依旧不会跟随刘备南征北战了。正因如此,后来公孙瓒死后,田豫也没有找到旧主刘备,而是跟随曹操而去。

那么公孙瓒败亡后,赵云转投刘备,为何和刘备关系莫逆的田豫最终却选择了归顺曹操?

第一,赵云是冀州人,田豫是幽州本地人,对赵云来说幽州只是他人生的一个站点而已,但是对乡土观念极为看重的田豫来说却并非如此,公孙瓒虽败,但这里依然是他值得守护的家园,何况当初刘备前往豫州出任刺史的时候,田豫就是因为母亲年老不愿离开幽州跟随刘备,以至于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这应该是田豫不愿转投刘备的原因之一。

第二,赵云在公孙瓒麾下并不受重用,所以在公孙瓒败亡后,作为一个外来者选择离开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田豫显然不同,他是公孙瓒的得力助手,而且在公孙瓒败亡后,代行太守之事原幽州牧刘虞的从事鲜于辅和田豫的关系相当好,鲜于辅任命田豫为太守府长史,可谓是位高权重。对赵云来说他离开幽州是不得已,但是对于田豫来说他根本就没必要离开幽州,又何必千里迢迢的去投靠刘备?

第三,公孙瓒是败亡于袁绍之手,从田豫事母至孝来看,他对忠孝应该看得比较重,此时的刘备刚好败退徐州投靠于袁绍麾下,虽然田豫未必有为公孙瓒复仇之心,但是要他南下投靠自己都在袁绍羽翼之下的刘备显然做不到。

第四,当时北方两强相争的局面已经形成:袁绍占据冀并青幽四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代表的是大汉中央朝廷,双方迟早必有一战;田豫既有忠君之心,又有知人之明,当然会选择曹操而不会选择当时羽翼于袁绍之下的刘备。

很多人往往说刘备错过了这个,错过了那个,其实田豫才是刘备一生真正错过的一位牛人:田豫投靠曹操后,威震北疆成为曹魏镇守北疆的定海神针,曹魏战线拉得那么长北疆能保持相对稳定田豫功劳很大,刘备错过田豫实在可惜。

田豫,跟随刘备之时还是少年,田豫说起来可谓是刘备的同乡。当时刘备投奔公孙瓒,当时田豫也随之一同前往。而在界桥一役之前,刘备与田楷奉命驻守青州,此时的田豫未满二十,但也和关羽,张飞一同跟随刘备前往驻守青州。而之后刘备的历史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先是北海救孔融,再南下徐州助陶谦。刘备这一路积累了不少的人望。而此时的田豫也像关张一样,全心希望能够助刘备一臂之力!

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当陶谦保荐刘备任豫州刺史之后。田豫却突然向刘备请辞,其理由也是非常传统的:“家有老母,需回乡照顾。”听着是不是有点像如今很多员工辞职的理由:“我要好好休息一下。”在跟随10年之后,田豫却选择了离开田豫为何突然提出离职?或许是刘备阵营人才的丰富导致田豫感觉到了冷落?再或是田豫认为刘备无法与曹操相抗衡?亦或是在刘备阵营中,田豫受到了排挤?再或者,真的是“父母在,不远行”的孝道?

总之,不管怎么样,不管离别的时候田豫留了再多的泪,田豫最后还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刘备。在他离开刘备之后,先是回到幽州。在公孙瓒帐下担任了一名县令。在公孙瓒败亡之后,田豫却劝说接任幽州的鲜于辅投降曹操。也正是加入曹操阵营之后,他才走向了真正的名将之路。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后期也曾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在成山斩杀周贺,于新城击败孙权。官至太中大夫,封长乐亭侯。

那究竟为何田豫要离开刘备呢?真的是因为家有老母吗?

其一,公元184年,刘备因鞭打督邮而弃官投奔公孙瓒。此时13岁的田豫应当已经开始跟随刘备。而到刘备前往徐州,陶谦表其为豫州刺史之时,已经是公元194年,此时的田豫已然23岁出头。离家至少也有10年。如果突然有回家的想法,也必然是因为家有变故。而此时田豫未提家中变故之事,只提需照顾老母,这与常理不合。

其二,如果说田豫决定跟随刘备成就事业。那在老母去世之后,应当重新出发。就如同后来的关羽一般,重回刘备的怀抱。但田豫并没有,他很理智地劝说了公孙瓒的继承人鲜于辅归降曹操,而自己也投身到了曹操的阵营之中。所以说,田豫的离开并不会像史书上说得那么简单。而小编认为,或许在刘备阵营的十年让田豫对刘备有所失望。

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刘备对公孙瓒叛离。当时身处徐州的刘备名义上还隶属于公孙瓒。但在徐州,刘备已经基本搭建了一支原从军团,摆出了准备单干的架势。或许是士族出身的田豫对刘备背离公孙瓒非常失望,他始终还是认同刘备和自己一样,都是公孙瓒属从的事实。从幽州到青州,再到徐州,田豫跟随了刘备近十年,田豫看到了刘备的野心,更看到了他的多变……

而田豫在回到幽州之后的选择也证明了这一想法。他选择在公孙瓒帐下担任了一员县令,没错他回到了公孙瓒的阵营。或许,刘备在徐州真的让田豫失望了。这或许就是田豫选择离开刘备的真正原因。

标签: 舍弃真正原因

更多文章

  • 孙权晚年为何发生"二宫之变"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晚年,结局,发生

    对孙权晚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对孙权的评价,这一评价无疑是极高的,因为从历史上来看,曹操很少给予人高度评价,一旦给予一个人高度评价,这个人定是十分强大的,例如关羽,例如刘备。从这一点来看,曹操也是十分会看人的。从曹操对孙权的这一评

  •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 诸葛亮死后姜维为何没有能委以重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继承人,姜维,诸葛亮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姜维没有被重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诸葛亮去世时,蜀汉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此时,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被委以重任,成为北伐军的大将。但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却向后主刘禅推荐蒋琬接任丞相之职。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会如此安排呢?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呢?其实,主要有三个原

  • 姜维北伐先后进行九次 姜维为何没有能夺取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夺取,天下,姜维

    对姜维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九伐中原,这是很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而且这九伐中原的战役当中,姜维取胜的次数还比较多,可就是没能拿下关中夺取天下,这是为什么呢?作为诸葛亮的铁杆小迷弟,姜维用自己的一生报效了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他在曹魏只是一个天水郡参军,可到了蜀

  •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时候 曹操为何没有直接放火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直接,火箭

    对草船借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想必很多人都看过了,大家对诸葛亮的谋略和胆识都由衷的佩服!然而,后人也不乏有懂得兵机谋略之人,有些人对当年诸葛亮使用草船借箭的谋略也提出了新的质疑:当时的诸葛亮用20多支草船向曹营开拔,如果曹操要令人放火箭,那

  • 如果项梁不死,还会发生楚汉之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发生

    项梁是秦朝末年历史人物,他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将章邯于定陶击杀项羽的叔叔定陶,使楚国的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楚怀王熊心从幕后走向前台,项羽、吕臣等将军被夺去兵权,宋义、范增等从前无战绩无嫡系的人才被提拔到高位,而后项

  • 刘邦如果在鸿门宴上被杀,项羽能实现统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鸿门宴,实现,统一

    《鸿门宴》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接下来历

  •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为什么要采取郡县制,而不是沿用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场辩论中,李斯的法家最终取得胜利,秦始皇决定按照郡县制来统治关东六国的土地。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坚持郡县制,而不效仿周天子的分封制呢?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首先,周朝八百年,已经证明了分封制的弊端:诸侯相侵伐,各国之间不统一,协调不便。 周朝在建立的时候,因为地盘广大,而且诸侯的实力强大,周天子

  •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奋斗荣光,武汉市“中华英烈凭吊周”启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通讯员 肖继如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奋斗荣光。4月3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第三十八届革命传统教育周暨江岸区第三十七次中华英烈凭吊周启动仪式在武汉二七纪念馆隆重举行。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组织了50名青年党员民警和优秀团员民警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现场据介绍,“中华英烈凭吊周”是江岸区党史教育、爱国主义

  • 看到很多地方说大禹建立了夏朝,真的很生气,这些误人子弟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这详细给说说大禹,伯益,启,还有家天下,公天下的历史,希望后面人不要在乱讲历史了。四千余年前,大禹秉承尧、舜禅让政治传统,向上天推荐皋陶,授予治政大权,将皋陶立为“储帝”。一旦大禹去世,皋陶将接任帝位。可惜,皋陶英年早逝。相传,皋陶执掌刑法,犹如今天的大法官,死于帝禹二年,享年106岁,这种说法显

  • 生产队员下地干活,却无意挖出西周窖藏,出土此物成禁止赴外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周玉鱼,害臊的出土文物,顺德飞鹅山西周墓

    1976年12月15日,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子,陕西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大队白家生产队的队员都在田里埋头干活,突然一个队员感觉脚下的土块有点儿奇怪,再用锄头挖了挖,竟然挖出了一个洞大。众所周知,陕西地下墓葬众多,于是生产队赶忙把情况往上汇报,专家队伍很快就赶至现场,发现这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命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