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临终前,高呼一个人的名字,刘邦下令:“将此人烹杀”

韩信临终前,高呼一个人的名字,刘邦下令:“将此人烹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88 更新时间:2024/2/7 1:22:54

蒯通。——《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这是《史记》中对淮阴侯韩信的描绘。

[var1]

韩信成也刘邦,败也刘邦,他的荣辱富贵本可以自己掌握,却自己带上了枷锁,成为了刘邦的附庸。想韩信平定四国后,获封齐王,占据了汉地半壁江山。如果这时韩信想要自立,将会成为同刘邦和项羽并立的势力。

韩信一直都是一个感恩的人,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从未忘记其他人的恩情。青年时期,他家境贫寒,只能在河边垂钓,想要填饱自己的肚子。可惜天寒地冻,没有鱼儿吃食,韩信冻得瑟瑟发抖。

一个洗衣服的婆婆,看到韩信可怜,把自己的口粮,分了一半给韩信。此后,洗衣服的婆婆,只要见到韩信,就会给他吃的。或许正是这一点温暖,让韩信有了奋发的信心,参加起义军去了。

[var1]

等到韩信封为齐王后,他回到故乡,去往婆婆家中。可是婆婆再见韩信,已经不认得他了,原因吗?是因为婆婆虽然贫穷,但是乐善好施,韩信只是他帮助的其中一个孩子而已。

听到婆婆的解释,韩信更加感动,给婆婆留下千金,并让当地官吏好生照顾婆婆。当年一饭之恩,韩信都能记挂十几年,刘邦的恩情他自然也没有忘记。韩信最早参军的时候,投奔的是项羽的军队,给项羽守营帐。

韩信有满腹韬略,想要进献给项羽,可惜项羽认为韩信身份低微,不可能有大的智谋,没有听从。韩信在项羽军中郁郁不得志,于是转投刘邦,得到了刘邦和萧何的器重。

[var1]

韩信和刘邦彻夜长谈后,刘邦认为韩信是个人才,将他任命为汉军的大将军,位居周勃灌婴夏侯婴等人之上。从此,韩信开始指挥千军万马,帮助刘邦取得了一次次胜利。

在韩信率军攻占齐国后,刘邦命令张良,前来封韩信为齐王。这时的韩信风光无限,镇守一方,他自己也感到很荣耀。而这时,韩信部下的一个谋士蒯通,看出了韩信的危机,多次进言韩信。

蒯通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韩信功高震主,已经引起了刘邦的芥蒂,不如自立为王,争夺天下。蒯通对韩信说:

“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

彊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後,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韩信听到了蒯通的进言,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接受。在韩信看来,自己封齐王理所应当,自己的功劳,该得到这样的封赏。刘邦对自己有恩,自己一定会效犬马之力,帮助刘邦登上皇位。

[var1]

韩信确实是军事上的天才,但是也是政事上的白痴,最终在云梦泽被刘邦逮捕,贬为淮阴侯,软禁长安。在陈豨谋反后,刘邦担心韩信会有异动,于是命令吕后,将韩信诛杀。

韩信进入皇宫,见到吕后,吕后宣布了韩信所谓的“大罪”。当即一块白布盖在韩信身上,几十名婢女用竹刀,杀死了韩信。韩信临终前,高呼: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这时的韩信才后悔了,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自立为王。吕后把这番话记了下来,等到刘邦班师回朝后,禀报给刘邦。刘邦一听,韩信背后还有蒯通这个人,连忙命令把

蒯通抓来。

[var1]

汉军长途奔袭去往齐国,将蒯通给抓捕了,火速送到了长安。刘邦得知

蒯通被抓后,命令禁军,将蒯通押到皇宫里来,准备将其烹杀。

蒯通来了,见到刘邦也不下跪,刘邦怒斥道:“你为何鼓动淮阴侯谋反?”

蒯通毫无惧色,直直的看着刘邦,对刘邦说:

“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

刘邦听到这番话,才明白韩信从无反心,只是自己多疑而已,于是命令将

蒯通无罪开释。可惜韩信已经被杀,错误已经犯下,那就不能认错了。刘邦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还是将韩信所谓的“罪行”,昭告了天下。

[var1]

可怜韩信一生重情重义,对部下和善,对君主忠诚,落得如此下场。韩信太过于正直,才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最终导致被刘邦怀疑,身首异处。刘邦则太过多疑,捕风捉影,害死了大将军韩信,最终后悔晚矣。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档案立法:汉朝为什么要对档案进行立法,它对后世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档案管理制度,免费听汉朝那些事儿,汉朝文字

    引言 汉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许多制度的开创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汉朝的统治阶级在其长达四百余年的统治时间内,创立并且初步完善了档案典籍的存档立法工作。体现了档案以及档案相关工作,在封建制度上且统治人民群众期间的重要性,也为后世提供了档案立法的相关思路,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相应流程。 汉朝对

  • 诸葛亮一生最遗憾的三件事:信错一个人,睡错一个人,跟错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但是在三国中很少有描述诸葛亮的妻子,让小编一直以为诸葛亮是一个“孤独”的人呢!其实诸葛亮不仅有妻子还有儿子!诸葛亮的妻子名叫黄月英,是黄承彦之女,而且黄月英是非常有名的才女,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文韬武略

  • 韩裔六十老人走在大街上,遭无故殴打,行凶者为黑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裔和韩裔打黑人,92年韩裔事件,亚裔男子在纽约毒打黑人

    [var1]黑人一直以来,都是遭到歧视的种族。在欧美等国,黑人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但是呢,地位不高的黑人,到了亚洲之后,反而成为了“抢手货”。许多黑人到了亚洲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在欧美的生活,简直就是地狱。为此,黑人们纷纷想办法留在亚洲,不愿意回到自己的祖国。黑人这一个行为,就可以知道,黑人能崛起,

  • 2000多年前的“穿越人”王莽染发,古人先进到你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王莽简介,中国古代的染发历史,关于穿越的真实案例王莽

    染发是现代人的专利吗?并不是,在世界史上,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染发了,当时的法老派出去的人带回了一些能染色的草药,于是,染色之风渐渐兴起。染发染发,有染料才能染发,在数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就有用氧化的铁将细绳染红的珍贵史物,爱美不仅是现代人的追求,古人甚至猿人都是爱美的,对美的追求让人想

  • 项羽三大内鬼:如果杀掉前二争取第三,刘邦难逃三死,历史无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项羽简介,刘邦项羽被交警抓,刘邦项羽大破咸阳为什么没人阻拦

    那么,都谁是项羽身边的内鬼呢?至少有三个!第一个:项伯。是他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让刘邦在项羽手里免了一回死。项伯是项羽叔叔,为什么胳膊肘往外拐呢?因为他早年间杀了人,和刺杀秦始皇的张良一起在下邳躲避。因为两个人都是通缉犯,所以关系挺好,混得跟铁哥们一样。项梁起兵后,项伯为左尹。楚军北救赵,随项羽一起

  • 战国四大名将的结局如何,王翦最好,白起和李牧最惨,廉颇最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白起和王翦是同一辈的吗,白起与王翦,老梁讲解白起王翦

    [var1]下场最好的就是王翦。王翦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可以说王翦绝对是功高盖主,不过他的下场却是最好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王翦具体下场如何,不过有人说他在灭了楚国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而且是善终。之所以

  • 战国七雄中各国都进行哪些变法,秦国最彻底,楚国失败最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的商鞅变法可以说是最出名的,因为是最彻底地,也彻底改变了秦国,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商鞅在秦国进行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可以说把秦国完全变成了一个中央集权封建专制的国家,彻底不同于其他国家。在制度上碾压其他国家。这个变法在公元

  • 权力的牺牲品:曹操为什么要将七个女儿嫁给同一个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也就是说,曹操是用自己女儿一生的幸福去成就自己的大业。其实当时的曹操,虽然不是帝王,但也是享受帝王之福了,而生在他的家里,则如同公主没有两样。按现在的话说,有喜有忧。喜的是,自己一生下来,根本不用担心衣行吃住的问题,也不用去为了生活如何操劳。悲的说是身为女儿身,小事或许能够作点小主意,但面对大事的时

  • 韩信是谁?他的死因是什么?其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惯娃,韩信死因文案,老韩讲韩信的死因

    刘邦念其有功,对韩信也只是降职免于处死。而韩信不思改悔,总是耿耿于怀伺机谋反。为汉初社会的稳定发展,避免再次出现楚汉相争。萧何与吕后依刘邦之意设计杀了韩信,清除了再度战乱的隐患。因此,有人认为杀掉韩信,是为西汉王朝除了一害,于历史发展有宜。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韩信之死死得无辜。据当时的情况分析,韩信在

  • 战国的神操作:易子而食,金子扔水都是小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周天子的威严不在各诸侯国纷纷自立门户,那么自立门户最需要的就是人才。现在跟着搜史君一块儿看一下,各国君主为了招揽人才都有哪些神操作呢?[var1]魏国:大将乐羊事迹:为了功名食子肉我们对于乐羊的了解最开始是他的妻子,乐羊捡金子和求学回家看望妻子,结果都受到了妻子的斥责,因此他的妻子形象要比他更正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