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记载称刘邦曾下令不能杀韩信,这种观点靠谱吗?

有记载称刘邦曾下令不能杀韩信,这种观点靠谱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11 更新时间:2024/2/13 6:51:49

其实这说法是比较荒谬的,众所周知,如果刘邦真的给韩信有这么一道命令,难道刘邦想杀韩信的时候?他会顾及到自己曾经下的这道命令吗?完全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命令是他自己下的,他理所应当,有足够的权力将这条命令取消,就如同QQ群里面的管理员与群主之间的关系,群主,给予一个成员管理员的权限,但群主依旧有取消这个管理员管理员的权限。

而且还有一点,操作这件事情的是吕后,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吕后作为刘邦的妻子会顾及到这道所谓的保密条约吗?当然不可能会顾及到,如果真的会顾及到,那么也不会出现,后来刘邦想要废太子而做不到的事情了。

历史上所谓的君王的承诺,往往都是最不可靠的,这种所谓保你不死,所谓的丹书铁券,所谓的免死金牌,都是纸糊的,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因为他的操作者是君王,君王说它有效,它就有效,君王或者君王的代表,如果说他无效,那么它就一点效果都不会有。

那么正统史书上真实的情况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事实上,早在当年楚汉争霸过程中,刘邦就对韩信起了杀心,有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不符合常理啊,明明韩信在刘邦手里,在楚汉争霸时期得到了无与伦比的重用,怎么现在又在说刘邦早就对韩信起了杀心了?

那么,这里就要给大家讲解一下当年的具体情况了,在当年楚汉争霸的过程当中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事实上却是一件可以动摇整个历史进程的大事,当时韩信被拜为大将军之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刘邦对他自然是非常满意的,而项羽自然是非常头疼的,韩信在攻下齐国之后,派人送信给与项羽对峙的刘邦,当时的刘邦已经在紧急召唤他赶快前来支援了,他却不慌不忙的像刘邦讨封赏,什么样的封赏呢?

他居然要整个齐国,要刘邦给他封一个代理齐王,刘邦知道后非常的愤怒,几乎就要立刻加以拒绝,并且喝斥,关键时刻,刘邦的谋士张良萧何赶快劝说他,让他衡量好三方实力,刘邦最大的优点便是知人善任,且能够虚心接纳一些合理的意见,所以刘邦很快调整了自己的警句,假装大方的大手一挥,说了一句:大丈夫要封王就封真正的王,你小子看不起我吗?做什么代理的齐王呢?就封你为真正的齐王!在军事上可以说天纵之才,而在政治上极端幼稚的韩信大为感动,进而卖力的进攻项羽。

刘邦的军事才能远远比不上韩信,三番四次的被项羽率领大军打到崩盘,最惨的一次直接被项羽打到几乎没有任何军队了,刘邦想了一个什么办法?他直接假扮使者混进韩信的军营,直接将韩信的军队一把夺走。

此后随着项羽败亡,韩信的军权逐步被刘邦瓦解,不给韩信一点组建自己班子的机会,刘邦后来听说韩信正在谋划谋反,于是诈称游云梦泽,结果却再次混进了韩信军中,将韩信给绑到了京城,降为淮阴侯,这当中流露出来的杀意难道还不够强烈吗?刘邦真不是那种坦坦荡荡的真君子,当时不和韩信计较,等到天下安定之后,在慢慢算总账而已,最后在正史上,刘邦平定叛乱回京之后听说吕后把韩信搞死了,态度也是“且喜且怜”,不曾对杀害韩信的吕后做出任何像样的处罚——难怪韩信死前大喊“悔不听蒯通之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与400死囚约定:允许回家探亲,秋后来问斩,结果让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临死前的前兆,李世民上位后怎么对待弟弟妹妹的,李世民的头颅被谁放好了

    纵观我国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历经过无数王朝的更迭,这其中有强盛有衰弱,而这之中要数大唐盛世最为人所敬佩。当时的贞观之治把大唐推向了最鼎盛,而这样的盛世的开创者就是李世民,他励精图治,注重农业生产,让当时大唐的军事,政治,经济都达到了一个巅峰,而大唐的百姓也都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李世民放400

  • 汉武帝到一农户家寻亲,农家女躲到了床底下,后来成为县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王娡不仅嫁过人,还生过孩子,认真说起来,王娡也不完全是平民之女,至少她的生母臧儿是秦末燕王臧荼的孙女,但臧家到了臧儿这一代,早已经没落了,而臧儿也不得不嫁给平民,臧儿自己就有两次婚姻,第一次生了一个儿子王信,两个女儿,分别为王娡和王皃姁,第二次婚姻则生了田蚡和田胜。臧儿虽然两次婚姻嫁的都是普通人,但

  • 女皇为何不把天下给娘家人,还给李家,就是武则天聪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她并非继承的是唐朝的江山,因为在登上皇帝位之后,他将国名改为周,国号都被改了,当然就不是唐朝的江山,很多人想着,按照一般的传统,她最有可能就是把皇位传给武三思等等人,但是最后武则天的做法却不是这样,而是将天下又还给了李家。要想弄清楚武则天为什么这么做,我们

  • 曹操明明十分爱才,此人为何要弃曹而走?被俘仍不顾劝说决意赴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临终前的三大忠告,曹操老婆美图,铜雀台曹操深情演讲

    提起曹操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三国演义》之中,曹操更是被塑造为一位枭雄。青年时期,曹操为匡扶汉室,手持七星刀只身前往董卓宅邸,想要诛杀国贼董卓,虽然最终没能刺杀成功,但也可以看出来曹操年轻时正直热血,勇气可嘉。刺杀事败后,董卓盛怒之下要求追捕,曹操狼狈逃窜,但不幸被中牟县令陈宫抓获。就这样

  • 李渊53岁称帝以后,生了30个子女,却留给李世民一个头疼的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渊和李世民晚年关系,李渊在李世民继位后生了几个孩子,李渊退位后与李世民的关系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尉迟敬德带着兵马,打进了内廷,对李渊实行“威胁性保护”。李渊心里明白,如果不答应李世民的条件,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李渊没办法,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把大唐权柄交给李世民。李渊退位之后,就成了太上皇。李世民对太上皇的态度,就是要钱给钱,要美女给

  • 此人本是东汉巨富,散尽家财也要跟随刘备,终成蜀汉地位最高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各位读者晚上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三国时期轶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来聊聊汉昭烈帝刘备最亲近的大臣。也许有人会问,刘备最亲近的臣子难道不是“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吗?毕竟在刘备晚年,他可是把蜀汉所有军政要务都交给丞相诸葛亮处理,病逝前更是于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从这些事中都不难看出刘备

  • 跨越2243年的秦简出土,秦始皇暴君形象反转,文物上还刻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期间更有着数十个王朝和众多的君王。对于今天的人而言,古代的众多君王,不过只是史书上的寥寥几笔,但是有几位君王,却是大名鼎鼎,秦始皇就是其中一位。秦朝以后,人们

  • 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18碗后能打虎,古人当真能喝?学者:有水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白斗酒百篇,李白斗酒3000尺,李白100首经典斗酒

    酒不仅是英雄豪杰谈天说地的必备食粮,还渗透进了崇尚雅韵的诗人群体中,是不可多得的“雅俗共赏”之物。李白可以一日喝下三百杯酒,整日整夜地浸在酒坛中也不耽误他写诗。武松在喝完十几碗酒后,还能意气风发地施展拳脚,并一举拿下大老虎。似乎,不管这两人如何浸染在酒中,都不会耽误正事。难道,李白、武松就是传说中对

  • 玄武门兵变之后,李渊如果不愿意交权,李世民会怎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答案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让人们也难以置信。事实上不管李世民怎样在史书上为自己抹白,但那些基本的情节是无法掩盖的。因为大家也都知道,太子基本上都是嫡长子,并不是谁的军功大,谁就当能太子。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确实有很多地方都是欲盖弥彰、越描越黑。当然李世民之所以敢铤而走险,与他当时的权力过大不

  • 公元1409年,郑和第三次远航途经锡兰山,即今天南亚斯里兰卡时,带着厚礼拜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和游历图,郑和船队到达美洲大陆的证据,郑和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可没想这一国之君不知天高地厚,又贪得无厌,竟动了杀心,想把大明舰队一锅端了,抢走所有财务。他趁郑和来到国都康提之际,派了5万大军断其退路,并突袭停泊于港口的大明舰队。当晚返回路上,郑和发现敌情后当机立断,火速派人通知大部队同时,竟艺高人胆大,乘敌不备来了个黑虎掏心,带着身边仅有的两千人,原路连夜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