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晚上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三国时期轶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来聊聊汉昭烈帝刘备最亲近的大臣。
也许有人会问,刘备最亲近的臣子难道不是“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吗?毕竟在刘备晚年,他可是把蜀汉所有军政要务都交给丞相诸葛亮处理,病逝前更是于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从这些事中都不难看出刘备对诸葛亮是何等信任倚重。如果说连诸葛亮都不是刘备最亲近的大臣,那到底谁才有这个资格呢呢?
事实上,这个刘备最亲近的人早在刘备起事之初就一直跟随,为帮助刘备成就大业还散尽万贯家财。当诸葛亮还在隆中隐居时,他就已随刘备征战十余载。此人正是东汉末年徐州富贾——糜竺。众所周知,刘备出身贫寒,早年只是涿郡一个摆摊贩卖草鞋的市井小贩,后来他凭借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汉室名头,在社会上结交不少名士能人,在这些人之中,对刘备最看重、帮助最大的就是糜竺。
糜竺,字子仲,出身徐州商业世家——糜家,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在刘备担任徐州牧期间,糜竺对刘备军队给予了莫大支持。毫不客气的说,自此之后,刘备军队的大多数军费基本都是糜竺一人资助的。刘备奉命征讨袁术时,吕布趁机偷袭徐州,刘备无奈之下只能屈身于广陵。当刘备发妻被吕布所害后,孤身一人极其落魄无助,糜竺不仅倾尽家财以资助其东山再起,还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刘备为妾。
刘备投降曹操期间,曹操有意拉拢糜竺,但他却始终不为所动。后来曹操想上表荐糜竺为嬴郡太守、其弟糜芳为彭城国相,但糜竺兄弟二人都断然拒绝,决意跟随刘备,糜竺更是宣称“此生只追随刘使君”。由此可见,糜竺对刘备可谓情深义重,不仅在其最困难之时散尽家财、慷慨相助,还能始终不离不弃,可谓真性情之人。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主益州后进行论功行赏,拜糜竺为安汉将军,地位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此外,刘备还在朝堂上明言其地位尊崇,是群臣之首。按照《三国志》的记载,“(糜竺)为人敦厚文雅,虽能骑马射箭但无统军之才干。”由此可见,刘备之所以能够让糜竺身居高位,一方面是出于感激,其次是后者虽有理财之学但无统兵之干,不怕他造反。事实上,糜竺也穷尽一生地为刘备效劳奉献,在帮助刘备管理后方的同时,还经常出任外交使者,游走于各势力之间,为蜀汉争取利益。
刘备进称汉中王后,糜竺本以为自己能够就此安心渡过晚年,但谁曾想弟弟糜芳害苦了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手下大将吕蒙袭取荆州时,时任南郡太守糜芳突然叛变,主动向东吴献上荆州,导致关羽兵败身亡,糜竺在蜀汉集团内部的地位顿时一落千丈。
荆州丢失后,蜀国上下一致对糜竺予以谴责怒骂,虽然刘备知道这与糜竺并无任何关系,也并未怪罪他,对他礼待如初,但糜竺最终还是因为此事抑郁而亡。回顾糜竺的一生,他对刘备绝对是尽心尽力,若没有他的帮助,刘备能否开创大业也将是未知数。就这一点来看,糜竺在蜀汉政权的作用远超诸葛亮,称他为刘备最亲近之人毫不为过。
参考资料:
《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