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员上疏拍雍正马屁不料多写了八个字差点引来杀身之祸

官员上疏拍雍正马屁不料多写了八个字差点引来杀身之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94 更新时间:2024/2/29 19:32:35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伦理体制中,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等级严密的社会治理体系,皇帝处于金字塔社会的最顶层,拥有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权力,因此权力中心靠拢就成了官员想要获得晋升的途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这么多颂圣章出现的原因。但拍马屁也是一门学问,拍得好固然能平步青云,如果拍在了马蹄上,不仅不能获得皇帝青睐甚至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雍正年间太寺卿邹汝鲁的文字狱就是典型例子。

雍正五年,由于康熙朝以来的治河策略取得成效,于是黄河难得呈现出二千里水色澄清的景象。这时,河道治理相关的官员就上疏雍正说明这一祥瑞,“实亘古以来未有之嘉瑞”,雍正皇帝也是很高兴,说这是“上天、皇考之嘉睨”,公大臣们联名奏请朝贺礼。就在这一片喜庆的气氛中,一位官员的上疏却让喜事差点变成丧事。

邹汝鲁,康熙三十年进士,历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左佥都御史,康熙六十一年外放为奉天府尹。雍正继位以后,因为觉得邹汝鲁行事怠忽,建言荒唐,于是将他从奉天府尹的位置内调为太常寺卿,品级虽然没有变动,实际权力却下降不少。邹汝鲁也知道自己不得雍正喜欢,于是想趁着这次黄河水清一事拍拍马屁,便兴冲冲作了一篇《河清颂》交了上去。邹汝鲁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篇颂圣文却成了招惹杀身之祸的檄文。

正月二十九日,雍正下发谕旨:“太常寺卿邹汝鲁进《河清颂》,内有旧染维新,风移俗易之语。朕御极以来,用用人行政之事,皆效法皇考。凡朕所行政务,皆皇考已行之旧章,所颂谕旨,皆皇考已颁之宝训,初未尝少有所增损更也。朕已屡晓谕中外,大小臣工无不知之...今兹河清之瑞,朕并未令臣工进献诗文,邹汝鲁若不善文辞,必陈献?乃于所进册页出此悖憀之语,显系讥讪,甚属可恶!”

邹汝鲁的文章原本也是普通的颂圣文章,所谓“旧染维新,风移俗易”化用自《大学》“章在新民”“去其旧染之污”,这样一句放之天下而皆准的拍马屁文章,为何就触碰到了雍正的怒点呢?

要知道雍正的帝位是经过残酷的斗争而得来的,继位以后,政敌们虽然已经收敛,但雍正却不得不防他们有攻的意识。古人讲“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死后,儿子继承父亲的志向行为才被认为是孝行,雍正也是一样。

作为新君,雍正的权力合法性来源于康熙的遗诏。权力不稳的情况下,他必须要借康熙的威,让别人觉得他是康熙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才能封住那些政敌的嘴。然而邹汝鲁一上来却说”风移俗易“,这不是在说雍正毁弃康熙的旧章成法吗?因此这在平常人看来普通的八个字,在雍正看来却是充满杀机,因此他下令六部九卿共同审理此案,邹汝鲁因此被投下监狱。

皇帝既然已经发话了,六部九卿们也就只好开审。这些审理的官员也是官场老油条了,那里不知道雍正是想杀鸡儆猴,于是便按照雍正的旨意审理邹汝鲁。邹汝鲁虽然拍马屁把自己拍到监狱里了,不过入狱后他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审问的官员问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来讥讽康熙和雍正,是不是有什么不满。邹汝鲁打死不认,只是一味推说自己学识浅薄,不小心用错了典故,别无二心。审到最后,邹汝鲁也硬气了起来:“大人要刑讯,也是这话,我信手草率,文理不通,是我该死,有何辩处?”总之一句话,用错典故是有的,但并没有心存讥讽之意。

虽然邹汝鲁抵死不认,六部官员还是按照雍正的意见给出了最终处罚:“不思报效,乃敢故用悖谬之语,妄行讥讪,情殊可恶,就将邹汝鲁革职,照诽谤朝廷律拟绞立决。”按诽谤朝廷照,判邹汝鲁绞刑也不为过,可是等到雍正这里,却又将邹汝鲁轻判:“着革职,从宽免死,发往荆州府沿江提岸工程效力。倘工费一时措办不及,先将库帑动用,于邹汝鲁名下追补。”这也显示了雍正的幽默感,你不是颂扬我治理黄河有功吗,那我就把你打发去修河堤。

为什么雍正皇帝措辞严厉,惩罚却来了个虎头蛇尾呢?

因为雍正心里也明白,邹汝鲁只是想拍马屁,但学识不精,误用了“旧染维新,风移俗易”八个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万一这八个字被人利用也是对他权力的威胁,因此雍正皇帝不得不立威,将邹汝鲁下狱,让旁人在这件事上不能说长道短。等到判罚的时候,再来个“从宽免死”,既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又能彰现自己的仁慈,一举两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最有油水的一个机关,却公认最廉洁,没有一个人敢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海关总税务司署是依据1858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建立的一个机构,这个机构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协助"清朝政府征集关税。后来又把职权扩充到了海关、航运甚至邮政管理方面。总税务司是该机构的最高领导,掌全国关税行政及海关人员任免。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和外国的贸易量逐渐增加,通过海关进出货物钱财无数,作为

  • 此人是皇叔,康熙:本应砍头,绞死算了,但子孙不能再姓爱新觉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除掉鳌拜之后,紧接着他便命令康亲王杰书等人,火速抓捕鳌拜余党,其中有一人是清朝皇叔。他就是爱新觉罗·班布尔善,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孙子,时任领侍卫内大臣,掌握着皇宫禁卫军。班布尔善是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的亲儿子,是康熙皇帝的堂叔,他其实也算是战功赫赫。早在崇德二年(1637),班布尔善便追随皇太极进攻朝鲜

  •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清朝灭亡,清朝晚期是如何继续坚持72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晚期鸦片战争总结,清朝有几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清朝为什么败

    首先是清朝晚期有汉人的支持。清朝晚期的时候大量的汉人得到重用,可以说是彻底实现了民族平等。这时候满族已经无人可用,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只能启用汉人镇压。清朝末期的中兴四臣都是汉人,而且都做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很多军机大臣都是汉人担任的。可以说正是由于汉人的支持,清朝才能坚持这么多年。其次就是矛

  • 她是民国家世最显赫女子,父亲为上将表兄弟是名人,丈夫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民国传奇女子,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子渊要给大家说的这位佳人不仅极具个人才华,家世也极为传奇,是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父亲是一代名将,表弟是武侠小说宗师,表哥是著名诗人,丈夫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此人名叫蒋英,民国七年(公元19

  • 顺治帝即位时,多尔衮并不是摄政王,他最后是如何攫取大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济尔哈朗的排位还在多尔衮之前。“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储嗣未定。和硕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群臣定议,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清史稿》)▲多尔衮画像摄政与辅政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辅政是臣子辅佐年轻的帝王,没有专断之权。最后拍板,还

  • 金庸最失误的一句话:明朝当然应该亡,清朝比明朝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篇文章是附录在《碧血剑》书后的,当年读后大吃一惊。要知道,早年金庸《射雕英雄传》里高唱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的杨铁心,在大雪之中杀金兵的场景,打动了多少少年壮志!《神雕侠侣》里死守襄阳血战元朝骑兵的郭靖黄蓉,在碧海潮生曲的背景中,何其悲壮,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丈夫气慨,以及为国收复中原抵御侵略的英雄豪

  • 没有这个外国人,清朝早亡两百年,皇帝见了他都要叫爷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明代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国,正是他带来的火炮技术武装了明朝的军队,拖延于清朝铁骑南下的步伐。然而再强大的火器也阻击不了内部的腐烂,明朝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最终走向了灭亡。明朝灭亡后,他又冒险自荐,成了清朝钦天监的组建者,负责天文监测、火器研发等工作。汤若望为明朝研制火炮汤若望投靠清朝以后

  • 雍正:不好意思,只有卷王才能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事其实就是八爷党为了把四爷拉下马而特意编造的。但是,雍正在继位前没有表露出争夺大位的野心倒是真的。他自己曾经就说:朕向在藩邸,谨守节度,实未留心吏治,亦并未交接一人。是以践阼之后,臣工皆所未识,政务皆所未经。他这话水分很大,但是表面上,雍正确实没有给外人留下争夺帝位的把柄。简单说就是,对外宣称“躺

  • 除了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吕雉还做过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夫人,成人

    吕雉,字娥姁(xū),又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朝第一任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吕雉非常狠毒,其最为出名的狠毒手段

  • 杨玉环是不是有狐臭 这种说法是真的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狐臭,说法

    对杨贵妃狐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近有人谣传杨贵妃不仅胖还有狐臭。一开始说这种话的人还少,但是现在居然有人附和这种无脑谣言。小编真的很想说一句,说这种的话的人应该没有脑子这种昂贵的玩意吧!说杨贵妃胖,这完全没问题。在唐朝那样一个一胖为美的朝代,杨贵妃要是瘦了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