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阳明、王骥、王越以文臣用兵制胜,剖符受封

王阳明、王骥、王越以文臣用兵制胜,剖符受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14 更新时间:2024/1/25 6:19:12

一、

王骥字尚德,河北辛集人。“长身伟干,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进士及第,累官至兵部尚书。因边事失职下狱。及甘、凉之乱,边将屡败,王骥奉诏节制诸将,转战二千里,击破蒙古阿台汗、朵儿只伯。西土悉平。入朝署兵部。

麓川思任发之乱,西南一隅,骚动天下。王骥总督军务,率十五大军讨伐,前后三征麓川,犁庭扫穴,追亡逐北。转响半天下,未摛魁渠,思氏终不可灭。立石表为界于金沙江,定条约,班师回朝。

王骥三征麓川,转饷半天下,未摛渠魁,思氏终不可灭,立石表、定条约。有司弹劾其劳师费财,赖权官王振庇护,免于问罪。

湖广、贵州苗民起义,攻城掠地,王骥至武昌,正逢土木堡之变,王振伏诛,有司弹劾王骥,王骥时在军中,朝廷于用人之际,置之不问。以为平蛮将军,充总兵官,摛获王虫富,献俘朝廷。在京以世券旧臣,守备南宫。而披甲执锐,带领子孙参与夺门之变。授兵部尚书。未几告老还乡,享年八十三,追赠靖远侯,谥号忠毅。

王骥以干略自奋,然躁于进取,依附攀援。虽剖符受封,在文臣以希世之遇。可惜誉望坠损,名节有亏,令人叹息。

二、王越

王越字世昌,河南浚县人。多力善射,有大略。进士及第。授御史,为李贤保荐,擢为都察院右副御史,巡抚大同。在镇缮器甲、修城堡,减课劝商,为经久计,累官兵部尚书、三边总制。三次出塞,红盐池之战,大破满都鲁汗,收复河套地区。奇袭威宁海、追战黑石崖,取得延绥大捷,威震鞑靼。后来因汪直得罪,王越亦夺爵除名,谪居安陆。自负豪杰,侈奢自如,以射猎声乐自恣,虽谪徙亦不少改。时论颇谓太过,故其得罪,无人说情。后起复原职,加太子太保,大破鞑靼,直捣贺兰,以功进少保兼太子太傅。

越姿表奇伟,议论慷慨,胆智过绝于人。久历边陲,前后身经十余战,知悉敌情虚实及将士勇怯。出奇制胜,动有成算。提携士类,笼络英俊,用财如流水,以故人乐为用。振穷恤贫如不及,故深得人心。然而性豪纵,人多咎其念功,及死,而将绥卒惰,冒功糜饷滋甚,边臣竟未有如王越优者。唯其交结宧宦汪直,为时论所非。官至兵部尚书,为明朝首任三边总制,封威宁伯。后来有司弹劾其与宦官同党,天子置之不问,王越闻讯,忧恨交加,弘治十一年于甘州去世,享年七十三。追赠太傅,谥号襄敏。

三、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生而不凡,天资异敏。好言兵事,旦善射。志存天下,有经略四方之志。为兵部尚书王琼器异,擢为都察院左佥御史。累迁两广总督。始以直节称,比任疆事,智虑无遗,提弱旅扫除南赣、两广逋宼,平定宁王宸濠之乱。以功封新建伯,终明之世,以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此。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

守仁扫逋宼、平孽藩,“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平生学问,知行合一。集立功、立言、立德于一身,世称其名,号为完人。“然恃于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

王守仁历仕孝宗、武宗、世宗三朝。嘉靖十七年去世,享年五十七,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从祀孔庙,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以上三王,俱以儒臣立功沙场,剖符受封。然而王骥、王越依附权宦,名节有亏,善终牖下,是为甚幸。唯王守仁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相亲起源于宋朝!离婚不受歧视!宋朝女子的婚恋到底多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最奇葩的婚恋观,宋朝时日本和宋朝的往来,宋朝女人婚姻观变化

    一、 相亲的礼节相亲起源于宋朝,之前古代结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了男女双方互相挑选的过程,过去的野蛮婚恋在于男女双方不必相见,只要经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同意,就可以宣告成立,至于新郎新娘本人的意见是可以不考虑的。而宋朝加入了一个男女双方见面选择的环节。双方先约好一个时间,由媒人安排一个地方让男

  • 太子为保性命,穿女装隐居,最后还是被武则天抓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为了皇位,不仅牺牲了自己的亲情,还有不少其他人被牵扯进来。比如有一位太子为保性命,还穿女装隐居,不过最后还是被武则天抓住了。我们常说皇帝是个“高危职业”,其实太子也没好到哪去,在众多的皇子们中间,太子就是那个众矢之的,而且有很多人有当太子的命,最后却没能成功继承皇位,当上皇帝,李忠就是其中一个

  • 他才是梁山的聪明人,回朝时装病离开宋江,后在海外建国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初登梁山时,梁山好汉们哪一个不是意气风发,野心勃勃,期待着和兄弟们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来。后来梁山逐渐壮大,声名鹊起,鼎盛时期连朝廷都要忌惮,兄弟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不恣意快活。可是到最后,梁山好汉死伤惨重,再不复当年荣光。大奸大恶之徒未得恶报,忠义之士不得善终,聪明人反被聪明

  • 玄武门之变后,从一品翼国公秦琼为何变成了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秦琼随裴仁基投奔了瓦岗军,王世充击败了瓦岗军后,秦琼暂时投奔了王世充,因不耻王世充的为人,与程咬金等人投奔了李唐,被唐高祖李渊安排到秦王府为属将,随秦王李世民出征。秦琼不愧勇将,在数次战役中立下大功,李渊亲自赏赐犒劳他,授予其秦王右三统军的官职。当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明争暗斗争夺未来的皇帝宝座

  • 北宋大文豪苏轼为何又叫苏东坡,号东坡居士,原来与湖北黄冈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苏轼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又叫苏东坡,为什么叫苏东坡呢?原来是苏轼在被贬到黄州,就是如今湖北省黄冈市的市辖区,一家老小收入不高,全靠苏轼一人微薄的俸禄维持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黄州城东郊开发了一块荒地,并带领全家老小耕种,还把他住的地方改为“东坡雪堂”,苏轼自己也号称“东坡居士”,自此世人便称苏

  • 唐朝一开国猛将被冤杀,留下一件兵器成了挽救唐朝的“定海神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被冤杀的十大名将,平定4次叛乱成为唐朝名将,唐朝最可怕的一次败仗

    李渊和李世民在平定各路诸侯时,主要采用了两种手段。一是武力剿灭,如河北窦建德、汉王刘黑闼、洛阳王世充、定杨可汗刘武周等人,都在唐朝大军攻击下灰飞烟灭。另一种则是以高官厚禄招降拉拢,比起第一种手段来,这种办法显然要经济简便的多。瓦岗军李密、燕王高开道、燕郡王罗艺、吴王杜伏威、舒国公辅公祏等各路反王,最

  • 岳飞后人不和两个姓氏通婚,一个有世仇,一个为了报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父债子还”,秦桧倒行逆施惹怒了岳飞后人,迄今为止800多年,他们拒绝和秦姓通婚。这也怪不得别人,秦桧之名就是“奸臣”的代名词,他的铜像到现在还跪在岳飞墓前赎罪呢!一步错,步步皆错,秦桧杀岳飞遗臭万年。倘若人生再来一次,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向岳飞举起屠刀?岳飞后人不和秦姓通婚是因为血海深仇,而他们不

  • 如果朱元璋死后,继位的是太子朱标,朱棣依旧会发动‘‘靖难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朱标是个很悲催的人物,早早的就被立为了太子,朱元璋一直把他当成唯一的接班人,在朱棣的身上,朱元璋寄托了大明帝国未来的希望。可天不遂人愿,当了半辈子皇帝的朱标没有熬到皇帝之位,反而自己先亡了。在历史上,朱标是一个和他父亲完全不同的人,朱标宅心仁厚,温文尔雅。对待身边的人谦逊平和,在朱元璋大肆诛杀大臣的

  • 隋唐北国头号名将,刀劈大唐第一猛将,被大隋第五杰后人暗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不管哪个版本,按照小说的逻辑,在大唐建国后,众多比秦琼和尉迟恭更厉害的名将相继亡故,如果单从本领来看,秦用绝对是大唐第一猛将了吧?但是,这样一位猛将,在小说中的结局却非常不理想。原因很简单,他是因为轻敌大意,被人斩杀,说起此事,还要从秦琼挂帅,尉迟恭做先锋,程咬金为副先锋,众英雄一起跟着当时还是

  • 鸿门宴人人皆知,龙潭宴又是什么?此宴上朱棣策反了李景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一、龙潭,李景隆第一次会见朱棣,碰了个软钉子回去了!朱允炆在朱棣进驻龙潭没两天,就派李景隆和兵部尚书去见朱棣!李景隆影视图李景隆向朱棣转达了皇帝朱允炆,愿意和朱棣划江而治的想法,希望朱棣停止进攻!朱棣说:我老爸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怎么说分就分呢?再者我起兵靖难,不是来争皇位的,而是进京除奸贼、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