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东征之战,秦国都是充当了晋国的配角。这让本来自命不凡的秦穆公如何甘心。难道没有晋国的帮助和提携,秦就无法在中原立足了吗?
三年前,秦国在帮助郑国守城的同时,也在郑国留下一颗种子,如今正是这种子开花结果的时候。
[var1]
秦穆公开始策划夺取郑国的计策,只要郑国到手,他便可以两面夹击于晋。秦穆公正在为自己的计策感到得意之时,作为秦国左膀右臂的百里奚和蹇叔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两人认为,秦与郑之间隔了好几个国家,先不说将士疲惫,如此大规模的远征,不可能不被其他国家知道,郑国以逸待劳,恐出师不利。
饿昏眼的狼哪里听得了这些废话,秦穆公没有理会两个老头的意见,毅然决然地出兵郑国。主将孟明视(百里奚之子),副将西乞术(蹇叔之子)和白乙丙。
[var1]
东征已成定居,两位老人交代自己的儿子:“从秦国到达郑国,必要经过殽(xiáo)山,此地地势凶险,容易设伏。如今秦晋两国关系大不如前,若晋军埋伏,即使有十倍的兵马也无济于事。”
秦国的远征军出发了,听从父亲意见的孟明视听从了父亲的意见,专门行军于荒无人烟的山野之中。计划很好,但还是发生了意外。
秦军行进至滑国,正巧与一名郑国商人弦高不期而遇。弦高思维敏锐 发现了秦军是来攻打郑国的,便赶忙发消息给郑文公。
[var1]
郑文公得知后,赶紧逐出了驻扎在郑国的秦军,紧急备战。面对做好防御措施的郑国,秦军无可奈何,又不想无功而返,只得顺手把滑国灭了。谁料,此举居然给秦国军队带来了灭顶之灾。
在秦军攻打滑国的同时,晋军也在召开军事会议,内容就是,要不要消灭这一支秦国军队。一派人支持晋文公生前的政策,与秦交好;另一派人则支持一举摧毁秦国军事力量。
晋襄公本也没有和秦交好的打算,几经讨论下,决定不宣而战。
[var1]
战场果然选在殽山,这是秦军回国的必经之路。晋襄公虽在守孝期间,仍选择亲赴战场,并把白色丧服染成黑色。
公元前627年,四月十三日。秦军在晋国的有意伏击下,全军覆灭,三位将领被擒。这是秦国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失败,也是秦晋交锋多年来,第一次咽下如此苦果。
秦穆公进军中原的美梦覆灭,而晋襄公也向各国展示了晋文公后,晋国仍然是不可触碰的一代霸主。
[var1]
至于被俘的三位将领,得原先嫁于晋文公的秦穆公之女相救,也是活着逃回了秦国。但尽管如此,只要有晋国在,秦国就无东征之望。秦国要如何才能破局,又如何与晋国相待,我们下期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