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出过不少名臣,武将有阿桂、文臣有纪晓岚。但是即使混迹在这么多大臣之中,和珅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却颇高。在这些大臣的眼中,他是一个溜须拍马的角色,乾隆也明知他的野心,但是却总是舍不得杀他。因为他将乾隆的习性摸到了极致,没有人再像他一样了解乾隆。
乾隆带着众大臣一同去景山公园游玩,上到山顶嘴里突然含了一口痰,便要吐到地上。谁知此时和珅拿出手绢,竟在半空中稳稳的接住了这口痰。众大臣面面相觑,这个和珅,在奉承乾隆帝这一点上几乎登峰造极。而乾隆却并未觉得不妥,看来和珅在他身边时便一直这样侍候他,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了。这样贴心的大臣,能够随时哄自己开心,哪位皇帝不爱呢?
除此之外,他能够了解别人的需求。清朝一直致力于为自己树立一个大国的形象,所以对于少数民族一直持以宽容的政策。作为朝堂之中唯一精通满蒙汉三门语言的和珅来说,便显得炙手可热。乾隆老眼昏花,身边正缺少这样一位能够为他排忧解难的“功臣”,这一点是阿桂这样的武将所不能做到的。
另外,和珅的“忠心”天地可鉴。虽然在大部分人心目当中他似乎是一个害国害民的角色,但是在对乾隆一个人身上,他是绝对的忠臣。皇帝想要外出南巡,那么必然要有资金的支持,他本人名义上是不愿意劳财伤民,但是实际上他也是一位非常注重吃喝玩乐的皇帝。而此时和珅的出现更为他提供了方便,“皇帝南巡乃是百姓之福,这钱自然不需要国库来支付,我和珅一个人便能行”。虽说羊毛出自羊身上,但是这番话却说得乾隆龙颜大悦,高高兴兴的出去玩了。
所以说,这样一位忠臣谁会不喜欢呢?虽然清代一直实行苛政,但是和珅却能够成为最大的重臣,都是因为他太会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