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莲教起义军首领,为老百姓鸣不平,兵败跳崖而死!

白莲教起义军首领,为老百姓鸣不平,兵败跳崖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22 更新时间:2023/12/25 22:44:27

说到女英雄,有率兵打仗的,有为父报仇的,有替父出征的,还有为百姓出头的,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嘉庆时期当时发起了规模庞大的白莲教起义,在这场持续九年,波及四川、陕西、湖北、甘肃、河南五省的起义中,最为出彩的无疑便是起义军首领王聪儿。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乾隆年间,由于人口的急速膨胀,再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而官僚系统又严重腐败,普通百姓生活日益艰苦,民间矛盾日益加剧,山东王伦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甘肃回民起义,湘黔苗民起义等民变此起彼伏。

官僚地主大量侵占农民的土地。农民无法谋生,只得流落江湖,卖艺糊口。王聪儿幼年丧父,跟着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舞刀使棒,样样都行。母女俩凭着一身技艺走南闯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天,母女俩来到襄阳,在一场事故中得到一位名叫齐林的帮助而加入白莲教。齐林是襄阳白莲教的首领。王聪儿入教后,经常利用卖艺的身份在江湖上宣传白莲教的教义。由于他们俩志同道合,感情也越来越深,不久后便结为夫妻。结婚后,齐林与王聪儿便一同领导白莲教徒筹划反对清朝的武装起义。

在这种民不聊生,官民矛盾持续的情况下,白莲教这种极具蛊惑力的教派,往往便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例如由于山东爆发旱灾,白莲教在山东得以迅速传播,进而于乾隆三十九年酿成的山东王伦起义。再如安徽人刘松,跑到河南去发展白莲教支派,他利用给百姓治病的机会,广泛动员百姓入教,并于乾隆四十年发动起义,失败后被流放甘肃。刘松起义失败后,他的弟子刘之协、宋之清便离开河南,转移到川、楚、陕等地继续传教。

后来参加白莲教的人越来越多的消息,惊动了乾隆帝。乾隆帝命令各省官府捉拿教徒。一些官吏本来是敲诈勒索的老手,趁机派出差役,挨家挨户地查问,不管你是不是教徒,都得拿出一笔钱来“孝敬”他们。有钱的出钱买命,没钱的穷人就被抓到监狱里拷打,甚至送了命。武昌有个官员向百姓敲诈勒索不成,罗织罪状,受到株连的有几千人。不论教徒或没入教的,都被迫害得家破人亡,对官府更加切齿痛恨。

白莲教首领刘之协到了襄阳,召集教徒开会商量。大家说:“这个世道,真是官逼民反了!不如索性造反吧。”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用“官逼民反”的口号,发动群众起义,并且派出教徒分头到各地去联络。参加白莲教的人一天比一天多,齐林与王聪儿见起义条件已经成熟,就决定在襄阳起义。不料起义的风声走漏了,齐林和另外一百多教徒被捕,他们都被杀害了。齐林死后,王聪儿被大家推选为首领,暗中继续筹备新的武装起义。

在襄樊,王聪儿与清军展开大战,结果清军溃不成军。胜利之后,王聪儿带着义军奔向荆楚重镇襄阳。义军将襄阳城团团围困起来,不过襄阳是个军事重镇,要想攻下来没那么容易。而且嘉庆紧急调遣各路兵马支持襄阳,在清军的围堵之下,王聪儿只好放弃攻取襄阳,带着义军战略性撤退,来到河南,在邓州、新野一带和其他义军会师。

王聪儿与清军的第二次大战发生在湖北安陆府钟祥县。战争贵在神速,当王聪儿带领军队抵达钟祥时,清军才反应过来,匆匆调遣陕西总兵杨秀前去堵截。杨秀兵力有限,在起义军大潮面前显得相当弱小。钟祥很快沦陷,被义军占领。嘉庆手忙脚乱,痛骂王聪儿是众贼之首,让总兵永保整合湖北军队,对王聪儿实行围剿。面对清军的围攻,王聪儿显得相当镇定。她没有选择被动挨打,反而根据地形主动出击,经常打得永保措手不及。她还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假装攻击清军的粮仓,吸引清军的兵力,从而让清军兵力分散,疲于应付。永保被王聪儿整怕了,这个女人实在太厉害。永保想,与其等着被骚扰,不如选择一个特别的日子全力出击。永保选择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发动突然袭击,准备速战速决,攻下起义军大本营。

可惜,他还是低估了王聪儿。王聪儿事先侦察到清军进攻的计划,做好了周密的部署,当清军到来之时,发现起义军早已准备好。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激战到深夜,双方都死伤惨重。由于起义军拖家带口,王聪儿决定兵分两路撤退。清军穷追不舍,在陈家河一带,起义军调转马头,痛击清军,歼灭了大量的清军。

白莲教在几次大的围剿中都成功突围,打的清军落花流水。最后,清军将领明亮向嘉庆帝献了一个毒计,就是切断义军与百姓的联系。结果这种方法很奏效,此后,白莲教越来越困难。

白莲教不能摆脱没有资助的困境,最终在郧西三岔河处,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起义军经过顽强的抵抗后,终于失败了。王聪儿眼看突围不成,只能退至山顶,她不愿做清军的俘虏,只好纵身跳下悬崖摔死了。

这种说法是王聪儿跳崖摔死的,但是关于王聪儿最后是跳崖还是被俘,历史上还有不同的记载。有一种说法是王聪儿跳崖后没有摔死,而是被清军俘获后凌迟处死的,首级被看下来,在四川、湖北、陕西三省示众。

关于王聪儿最后是跳崖还是被俘,在史料记载上并不多,但是自古以来,凡是被称为英雄之人,必定会以夸张的手法来记载。对于王聪儿的真正结局我们无从考证,但是她死时年仅二十二岁,这样豆蔻年华的女人,应该还是很好看的。王聪儿死后,她的部队由襄阳黄号李全、高均德统率,继续战斗。

白莲教起义军的首领王聪儿是一个非常敢打敢拼的女英雄,她不仅是个绝顶的杂技高手,更是一个非常擅长策划武装起义的军事领袖。她的一系列作战策略不仅让她的敌人闻风丧胆,连当时的皇帝也被她吓得手忙脚乱,加强了对其镇压的力度。她的勇敢和智慧不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敬仰,更留下了最后的壮烈,成为了一个传说。

历史上对于王聪儿的结局有很多争议,但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她作为一位女性革命家所代表的力量。在那个封建社会的年代,女性常常被束缚在家庭和传统的束缚之下。但是王聪儿却打破了封建的束缚,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传奇,她的勇敢、智慧和军事才能让人们肃然起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天,我们已经走过了许多年,社会已经变得开放和平等,虽然男女平等还有不少矛盾和不平等现象,但是我们应该学习王聪儿这样的女性革命家,勇敢地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更多文章

  • 清代一直实行苛政,为什么和珅却成为乾隆的宠臣?因为他太会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时期出过不少名臣,武将有阿桂、文臣有纪晓岚。但是即使混迹在这么多大臣之中,和珅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却颇高。在这些大臣的眼中,他是一个溜须拍马的角色,乾隆也明知他的野心,但是却总是舍不得杀他。因为他将乾隆的习性摸到了极致,没有人再像他一样了解乾隆。乾隆带着众大臣一同去景山公园游玩,上到山顶嘴里突然含

  • 她年幼入宫嫁给66岁的乾隆,却没有一个子嗣,最后却不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皇帝一生中最对不起的女人,乾隆最宠爱的五个女人,乾隆一生最大的绯闻

    这位悲惨的女子便是循贵妃,她的出身十分高贵,并且她的父亲是朝廷一品官员,家族名声显赫,她出生于乾隆23岁,就在她19岁那年,奉旨入宫。幸运地是,她一入宫便得到了皇帝的宠幸,皇帝几乎天天都要翻她的牌子,所以在之后的几年里,她接连被皇帝册封为“贵人”和“嫔妃”,这在整个清朝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这其中

  • 皇太极灭了蒙古后 为何要娶末代可汗的老婆?难怪他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最终还是败给了皇太极女真族大军。至于皇太极是怎么打败蒙古的,这里就不多做阐述,今天重点给大家讲讲皇太极的两个妃子。 这两位就是西宫贵妃娜木钟,次东宫淑妃巴特玛璪。按理说,皇帝的妃子肯定只有一个老公。但是这两位是有前夫的,也就是蒙古的末代可汗林丹汗。那皇太极为何要娶两位寡

  • 清朝皇帝赏赐紫禁城骑马特权,大臣真的敢在皇宫策马奔腾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大臣住在紫禁城吗,紫禁城简介,清朝皇帝骑马射箭视频

    在清宫戏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皇帝赏赐大臣紫禁城骑马特权。但是,电视剧中的大臣骑马者寥寥无几,这项权利到底存在吗,到底有没有人敢在皇宫策马驰骋吗?小珏的这篇文章,就与您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这项特权仅在清廷出现,明朝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这大概是因为汉族人更重视礼教,满人则是马背上的民族,对这方面没有

  • 清朝皇帝在春节时,要树立一根旗杆,迎接两种神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大臣几天上一次朝,神鸟树图片,清朝旗杆底座级别

    这就是立神杆。除夕的时候,满族人要在庭院中树立一根五米左右的高杆,满文称之为“索伦杆”,意为神杆。杆顶上放一浅方形的锡升,下面栓着一条木制的龙,有的也放木制的鱼或者小三角形的红旗。 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锡升里装有猪的五脏,被细细剁碎,供乌鸦和喜鹊来食用,这个过程被称为“神享”。崇拜喜鹊、善待喜鹊

  • 清朝皇室中满汉不通婚吗?寂寞深宫中是否也有汉族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皇室为何不用汉女,清朝皇室是满蒙混血,清朝皇室私下交流用满语

    首先,清宫的规定是后妃必须是旗人。旗人和满人有很大的区别,旗人包括汉八旗、蒙八旗、满八旗。也就是说,满人都是旗人,而旗人里面还有汉人和蒙古人。因此从法理上来说,汉族人进入后宫成为妃子是没有法律障碍的。 历史上汉八旗女子进入后宫的屡见不鲜,不少女子地位还比较高。比如乾隆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嘉庆的生

  • 曾经痴迷科举的洪秀全,为何走上了反清道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洪秀全参加过哪些科举,洪秀全电影,洪秀全选妃完整版

    自乾隆中期以后,清王朝便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盛世的景象也如同落日余辉一般。嘉道两朝,吏治更加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赋役沉痛,各地起义运动不断,令满洲统治者应接不暇。在这一过程中,两广地区有许多百姓丧失土地,沦为佃农,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洪秀全的祖上,原本也是十分富庶的人家,但同样未能逃过被欺压盘剥的

  • 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为何改用汉姓?不改也许都活不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要从满族姓氏说起。其实满族并不存在姓氏,像富察氏、叶赫那拉氏、佟佳氏这些只是满族人氏族的名称。 满族人一般是不用姓的,比如和珅、鳌拜、隆科多这些人如果不查资料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全名叫什么。为了方便与汉族交往,满族人其实都是有汉姓的。比如爱新觉罗的汉姓就是金姓、佟佳的汉姓就

  • 比甄嬛更受宠的女人:10岁嫁给13岁的雍正 16岁生子 50岁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甄嬛传》,对于甄嬛的原型一直有争议。《甄嬛传》第55集,雍正皇帝赐姓,将甄嬛的“甄”姓改为“钮祜禄”氏,同时,晋升她的宫中封号为熹妃,并指定甄嬛为皇四子弘历( 乾隆帝 )的生母。所以,甄嬛的原型其实就是乾隆帝的生母熹贵妃。虽说电视剧中甄嬛备受宠爱,但是雍正皇帝是一个工作狂,一天只睡

  • 清朝最长寿的3位妃嫔,因为一个共同点,都活到90多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最长寿的皇后妃子,清朝最惨皇后活了多久,清朝有哪些长寿妃嫔

    深宫中的娘娘们,一方面要时刻盯防者别人的迫害,另一方面又要想方设法地在后宫中谋求更高的地位,每天都活在勾心斗角之中,心情难以愉悦,所以更容易衰老,能在宫中活到90岁以上的妃嫔少之又少,要么是做到了尊贵显赫的皇后,并且自己的儿子后来当了皇帝,比如汉朝的窦太后,要么就是无欲无求,主动放弃竞争机会,落得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