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衍的首秀,占据天时地利,为何五国合纵攻秦仍然失败?

公孙衍的首秀,占据天时地利,为何五国合纵攻秦仍然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95 更新时间:2024/1/20 1:35:04

首先是两人出仕的时间点根本无法准确地对上,张仪活跃在秦惠文王时代,而苏秦则是在秦昭襄王时代开始展露头角。其次两人根本从未交过手,张仪死时,苏秦才刚刚出仕,又何以说两人是同门师兄弟呢?那么在同一时代和张仪交手的人究竟是谁呢?很大程度上张仪同时代的对手则是公孙衍,战国时期另一个纵横家杰出的代表。公元前317年,魏相公孙衍凭借其三寸之舌游说各国君王攻秦,最终韩、赵、魏、楚、燕同意加入了合纵攻秦会盟,由此战国长达数十年的合纵攻秦之战由此轰轰烈烈开始了。

[var1]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由弱变强,然而就算是强大的秦国也不可能做到以一敌六,就算是秦始皇时期的秦国都只能采用各个击破,更遑论秦惠文王时期刚刚有起色的秦国了,同时公孙衍还说服了大秦西边的义渠对秦国进行夹击,可以说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秦国随时面临着亡国之危。

正所谓“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不易折”,可是拧在一起的六国联军其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修鱼之战秦军大破联军,韩、赵、魏三国被斩首八万,也意味着第一次合纵攻秦的失败。那么五国联军何以会遭受到如此惨败呢?

秦国函谷关,联军永远的噩梦,秦国靠其傲然于诸国之中

我们都知道秦国能够一统六国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秦国关中古称四塞之国,四周都被群山所围绕着,然而关中平原却是沃野千里,这得天独厚的地理让秦国做到了进可攻,退可守。

[var1]

而六国联军想要突破秦国自然是不可能翻越包围秦国的高山的,当时想要进攻秦国只有三条路可走:

自函谷关进攻秦国;从楚国的武关进攻秦国;赵武灵王所设想的翻越山脉直插秦国腹地。然而下面两条道路在当时都是不切实际的,因而联军进攻秦国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故只能走秦国函谷关。

[var1]

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到,函谷关的地理位置不可谓不险要,联军虽然势大,可是这庞大的兵力兵力在大自然面前根本算不了什么,联军固然人多,可是在这狭窄的关口面前其根本就施展不开,而反观秦国这边呢?只需要一万人就可以抵挡得住联军十余万大军的连翻进攻,真可谓是“一夫莫当,万夫莫开”。

联军想要攻破这关口只有靠人海战术往上堆,或者就如齐将匡章一般,以拖延的方法拖的秦国主动放弃函谷关得天独厚的地理。

人心不齐,导致五国半途而废

在当时虽然有五国同意加入攻伐秦国的大潮流之中,可是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吗?人与人之间尚且可以为了利益而大打出手,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呢?各国伐秦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一旦伐秦不能兼顾自己利益上的驱使,那么这联盟自然而然的就不攻自破了。这其中最明显的则就是楚,燕两国:

燕国:在当时交通全靠走,火车未普及的时代,燕国到秦国的距离不可谓不远,一个是在现今我国的最东北边,另一个则是靠近大西北,其几乎横跨几个时区。那么对于燕国来说就算合纵攻秦胜利了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土地?远离燕国本土得到了怎么派军驻守,就算派军驻守以燕国的国力能够守得住这孤军之地吗?周围都是狼子野心的虎狼之国。财物粮食?燕国本就是劳师远征,之后获得了粮食又如何能够弥补这次的损失呢?因而合纵攻秦对于燕国而已是一笔巨亏的买卖。楚国:在当时秦楚关系尚可维持,楚怀王其人虽然对于楚国有较大贡献,然而其本身是一个“重小利而轻大义之人”。这从他以后的一系列的举动之中就可以看出,对于楚国而言当时的情况和燕国有所相同:在巴蜀之地未还没有归秦国以前,楚国和秦国实际交壤的地方并不多,对于楚国而言其本身就是为了利用而结成的同盟,一旦他没有得到与自身相关的利益,楚国随时会退出联盟。因而秦相张仪则采用了分化瓦解的动作让楚燕两国退出了联军,一下子五国联军变成了三国联军。而剩下的三国联军之中,韩赵早已衰落,其战斗力与秦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赵国虽然属于后起之秀,可是其当时还没有胡服骑射。故而三国联军虽然尚有十余万军队,可是没有了强大的楚国做支撑,对付已经跌落下神坛的三晋其自然是手到擒来,“修鱼之战”秦国斩首八万联军。

收拾完了东边秦国再收拾秦国背后的义渠,故第一次合纵攻秦宣告瓦解。

[var1]

事态后续发展

合纵攻秦之战以秦国全面胜利而告终,可是明君会在这件事情上吸取教训,而这次事件则打醒了两个人:

赵武灵王:合纵攻秦让他看到了变法大成后强大的秦国,修鱼之战虽然赵军惨败,不过这并没有让赵武灵王自暴自弃。在见识到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后,他转而思考出了另一条战略规划的道路:向北发展,攻占胡人的地盘,学习胡人优势,开始大规模胡服骑射。秦惠文王:认识到了秦国虽然变法大成,可是其底蕴仍有不足,一旦秦国再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那么其还能再一次转危为安吗?因而在这之后秦惠文王也暂时性放弃了东出规划:北攻义渠,南下巴蜀,以及重用张仪开始其连横破合纵的战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的服装是如何起源的?孔子与老子的穿衣文化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服饰简介,老子送给孔子三句话,孔子见老子文言文原文

    [var1]“衣裳”这个词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其实非常不简单,因为咱们的服装文明就是从这个词开始的。这个词有两种读法,第一种读法读成yishang,最后这个字读轻音。这样读的时候是衣物的统称,比如说洗衣裳,缝衣裳,买衣裳。这个词还有第二种读法,叫yichang,当这样读的时候它其实是上下装的分称,在古

  • 清代夏朝冠结构与规制及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研究背景清代夏朝冠结构与规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古以来,冠作为一种特殊的头饰,在中国的礼仪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清代,夏朝冠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头饰,被视为高贵、尊贵和典雅的象征。然而,夏朝冠的结构和规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和争议。研究目的:今天我将带大家通过对清代夏朝冠的结构和规制

  • 为什么元始天尊没有给文王留神位,却给纣王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代师封神:摆脱轮回之苦 《封神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封神榜的故事。其中,封神榜是一张由元始天尊列出的神仙榜单,榜上有许多人物名字,只要被封神,就可以摆脱轮回之苦,成为不死之神。姜子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封神榜上的第一人,也是封神榜上的代神人物。据说,他曾经师从元始天尊学习道

  • 他是战国末代君主里最奇葩的一个:落井下石、杀子求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三大末代悲剧英雄,战国七雄最有意思的国王,一个撼动整个战国时期的人物

    落井下石的燕王喜要说燕王喜,他其实还是有雄心的,这个值得肯定。在经过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燕王喜先是让丞相栗腹前往赵国结盟,刺探一下赵国的虚实。得到了赵国空虚的答案后,燕王喜做了一个梦,梦里他跟秦国一起瓜分了赵国,之后再一起瓜分了其他四国。以五倍的兵力进攻赵国,将渠哭着求他不要去,不听。结果就是

  • 三国不是“魏蜀吴”,刘备的国家不叫“蜀”,电视剧把大家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大结局简介,三国十八集,三国刘备之战视频

    众所周知的是,刘备建立了蜀汉,不过在历史上,刘备的王朝可不叫蜀国。到了蜀汉灭亡的时候,还出现了刘禅所说的“此间乐,不思蜀”,由此出现了一个成语就是乐不思蜀。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禅成为了亡国之君。蜀汉也成为了第一个灭亡的王朝。东汉末年时期,天下大乱,先是黄巾军起义,其后董卓之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汉皇室

  • 关羽为何酷爱戴绿帽子?有三种有趣的传说,第三种与其出身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种说法则是:传说当时关羽的老婆很漂亮,刘备有事没事去关羽家里玩,加上关羽忙于军事,对于自己的老婆有点疏忽,于是被刘备搞上了。后来被关羽发现,都知道关羽脾气暴躁,准备和刘备动手,却被刘备说了一句经典名言,“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关羽只好没有说什么,于是自己准备了一定绿帽子,也是在提醒自己,当然

  • 长平之战到底是谁的锅,难道真的是赵括纸上谈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括长平,长平之战赵括有用吗,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惨败

    [var1]但是最初的时候廉颇是一边倒的,一直被动防御,秦国曾攻破赵军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于是赵国军队就在廉颇的率领下坚守不出,开始打消耗战。有人说廉颇是以以逸待劳的方式挫杀秦军锐势,但也有人说是廉颇畏惧秦国。[var1]就这样廉颇拖了整整

  • 他曾打败赵云,气坏诸葛亮,,却被世人误认为是个草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腰被赵云弄断了,赵云诸葛亮司马懿三角恋,诸葛亮和赵云哪个厉害

    说到曹真,大多数人对他并不熟悉,熟读《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一提起他就想到“草包”两个字。在《三国演义》中,他可谓一事无成,却还总想着争锋出头去立功,尽给司马懿拖后腿。然而历史上,他却是个有勇有谋的将才之士。曹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其父曹邵为曹操募兵时遇害,曹真于是就被曹操收为养子。后来

  • 越王勾践剑为何是天下第一剑?放大几千倍检测,专家: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我国古代出土了众多厉害的武器,比如轩辕剑、莫邪剑等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但是这都是历史上的记载,现在大家并不能够从哪个地方看到它们当时的样子。而越王勾践剑却不一样,现在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它的真面目。越王勾践剑的寿命已经长达2400多年了,即使它的寿命已经如此之高,但是当它被发掘出来的时

  • 曹操的曾孙为魏国开创了一线生机,他若在司马炎永无出头之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的四大猛将都惨死,司马炎癖好,司马炎篡夺魏国

    [var1]曹操刚一死,曹丕就登基称帝,其实,曹丕完全没有称帝的必要,曹丕是个非常沉不住的气的人,他一称帝,刘备,孙权就都跟着称帝了。再者,如果曹丕不称帝,哪怕曹家世代为丞相的话,立功的机会就不会落入外人手里。曹丕称帝后,对司马懿信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房玄龄等人撰写的《晋书》有这样的一段话:我在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