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个差点死于小人之手,躲在车里侥幸入秦的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

他是个差点死于小人之手,躲在车里侥幸入秦的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44 更新时间:2024/1/15 0:57:34

这个他自然不是旁人,乃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说客范雎。他也如同张仪一般,在游说六国时候,历尽坎坷,即便是进入秦国时,为了躲避魏冉也只能躲在车里,而也就是如此艰辛的行路,却也让我们见识了一个真正的说客的风采。而在决定秦赵两国国祚的长平之战,也正是依靠他的反间计,使得赵王临阵换将,用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为秦国赢得了长平之战。

[var1]

而范雎出身贫苦,无门报国,只得投靠在了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食客,但是这个食客也是当得心酸。而战国时期,旧有的贵族体系被打破,也是诞生了一大批的说客,一如苏秦、张仪一般他们也大多出身贫寒,但却也依靠个人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范雎更是如此。

[var1]

当时魏国国君是魏昭王,而国相则是魏齐,这是一个和须贾一样没有容人之气度的魏国大臣。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一同前往,而齐襄王早就听说了范雎很有口才,也就很是钦佩。自然是要大大赏赐,但是范雎并没有接受。但是作为主使须贾自然是很不高兴,心中也十分嫉妒,便向魏齐上报此事,期间更是添油加醋。而魏齐则不问明缘由,直接将范雎定为叛国罪,将他牙齿打落,肋骨打断,疼痛之下的范雎昏了过去,为了赢得生机,只得装死,被魏齐扔到厕所中,还让宾客用尿浇淋。可谓是悲惨至极。而魏齐走后,幸亏看守之人,可怜他被诬陷,也就向魏齐禀告说范雎已死,喝醉的魏齐也不做思索,便命人抬出去,也正是由此,范雎才逃离虎口,死里逃生。

[var1]

而范雎在逃出之后,找到好友郑安平,商议脱身之计。而此时秦昭王更是宣告天下,招贤纳士,二人便投靠了正好出使魏国的秦国使者王稽。公元前273年,秦昭王虽然宣告天下招贤纳士,但是若想要进入秦国的大门,则要看一个人的眼色,而这个人就是秦国的国相,秦昭王的舅舅,摄政的宣太后的同母兄弟魏冉。魏冉此人,能文能武,很得人心,但是却有一个毛病,那便是对于山东六国之人,很是忌讳,生怕六国有才之人抢夺了他的相位。更有甚者,利用自己的权利,对于出入函谷关的人员,严加盘查。而出使归来的王稽自然知道这一点,便将范雎打扮成随从模样,这一路上也躲开了盘查,但是却在最后关头,恰好碰到了丞相魏冉的车架。范雎赶紧的藏在车中,不一会两队人马碰到,魏冉都对王稽敦敦教诲,“六国之士,多是嘴皮功夫,定然不要带回。”

[var1]

王稽自然是满口答应,待魏冉走后,范雎才从车中走出来,但是还是给王稽说,魏冉多疑,定然回来查访,果不其然。辛亏范雎早就下车,打扮成秦人模样,否则又是一场杀人之祸。

而范雎在到达秦国之后,也并未被立刻起用。鉴于当时秦国复杂的内政,他果断利用魏冉想要伐齐的时机,上书秦昭王,当时宣太后把持朝政,又有魏冉在外,昭王无权。在经过了几年的蛰伏之后,公元前270年,魏冉成功帮助秦昭王驱逐了魏冉。

[var1]

而在其当上宰相之后,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60年,一场大战爆发。秦赵长平之战,其规模还是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堪称时代之最,而且这也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大战。在经历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军事实力强劲,更是成为秦国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而此战之中,廉颇作为赵将与秦军隔河相对峙,并不输阵,而秦国则伐之以远,处于不利的局面,而范雎此时则利用反间计,大肆在赵国宣传廉颇怯战,秦国怕赵括,不料赵王果然信了这些谣言。而更换了赵括为帅,但是秦国则是武安君白起。高下也就分明,事后,武安君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

[var1]

而也正是依靠这场大战,秦军实现了对赵国的战略性大决战,为他进一步实现大一统扫清了当时最为重要的敌人。

李斯: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虽然范雎为人,谗害白起,最后也落得一个身死的结局。但对于历史进程中的战国而言,他以个人的能力,辅助秦昭王实现了秦国对山东六国真正实质性的力量对比,助力长平之战下秦国的胜利,为战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等

更多文章

  • 刘伯温预测明朝国运六百半,朱元璋以为是650年,其实指的是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洗礼,刘伯温的预言最终得到了证实。明朝在国运六百半的时候,确实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危机,而最终也迎来了分裂和衰落的结局。 刘伯温的预测 在明朝建立初期,刘伯温是朱元璋最信任的谋士之一。他才华横溢,深得朱元璋的器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疑心越来越重,心中的芥蒂也愈加难以消除。

  • 秦始皇的父亲是吕不韦?如何从矛盾的史书中寻找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开元先生说,秦始皇的历史形象是一个有着层层夸张的混乱描述,这并不夸张——毕竟,当太史公司马迁编辑《太史记》来记录这些人物时,他们的浪漫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信息失真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东方史学的创始人,司马迁在编纂《史记》时,自然会广泛地研究不同的材料。这里有一个问题,即数据的内容可能在历史上对同一事

  • 千年古都,北宋风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明上河园是按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1992年,开封市为再现北宋东京的风情,择取《清明上河图》中的精髓,于城

  • 历史上的朱高煦到底是怎样的人?朱元璋恶,朱棣爱,有人这样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1404年,朱棣刚刚将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封二子朱高煦为汉王,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徐皇后专门针对三个儿子的教育提醒朱棣。徐皇后一向明智,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会有任何偏袒和纵容,她深知“太子是国家之本,诸王是护卫国家的有力屏障”,所以,在三个儿子分别被立为太子、封为藩王之后,她郑重地提醒朱棣,一

  • 古代裹脚有多病态?明朝缠足是身份象征,清朝裹小脚让人痛不欲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特别是在明代,裹脚被大多数人看作一种不健康的习惯。而在清朝,小脚这一裹脚方法被铺开,但是这种行为确实太过折磨。裹脚在明代时期是上流社会的象征之一。那个时期的社会中,有一种观念认为,只有富贵阶层才会给自己的子女裹脚。而一些贫寒家庭由于没有这种条件,因此他们的孩子自然就没有这样的待遇。这样一来,就保障了

  • 韩先楚想调批大衣给老乡,秘书称钱不够,将军一席话让其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1933年韩先楚的独立团接受改编,成为红25军的一个营,韩先楚由团长变成了营长。长征开始后,韩先楚担任红25军的开路先锋,多次率部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掩护大部队撤离。1934年11月发生的一场独树镇战斗让他一战成名。当时红25军在朱堂店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转移到了鄂豫交界处,初步实现了战略

  • ?花剌子模国王贪图小财,惹恼了成吉思汗,最终尝到上帝之鞭威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吉思汗花剌子模复仇,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活捉太后,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的真实原因

    花剌子模的国王主动作死,激怒了成吉思汗,最终自取灭亡。大家都知道:古代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传统。更何况,如果两国没有交战,你轻易斩杀对方的使者,都是一直挑衅的行为。花剌子模的国王,就是犯下这种外交大忌,随意杀害了成吉思汗的使者,导致对方发动战争,摧毁了自己的国家。这件事发生在1218年。当时,

  • 此间风雅 大宋风华 “梦华旧物——宋人的生活”宁波开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展厅(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展览展品总计214件套,包括7家外单位借展(115件套)和宁波博物院藏品(99件套)宋代精品文物,系列展示宋代文雅精致的生活方式与雅俗兼容、多元宽广的文化风貌,共分为士人、女子、孩童和都市生活四个篇章。从文人仕士到妇女孩童,从饮食文化到娱乐生活,从文房清供到闺房装饰,到从

  • 他一席话助力秦王拿下巴蜀,为秦国南征北战,而后神秘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兵锋历史,秦国巴蜀真实照片,秦国占领巴蜀之地完整版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必删)在战国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的纵横家。而所谓的纵横,则是基于秦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赵国、齐国七个大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其为秦国位于西方,而山东六国则位于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南北连成一线,是为合纵,而与秦国联盟,东西连成横线则就为连横。[va

  • 北京做明朝都城更长,为何北京明朝气息没南京浓厚?原因值得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是之前的北京保卫战还是后来明朝灭亡的时候李自成杀入北京,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北京这个地方太靠北,离着外族和老百姓起义的根据地太近。不过当年在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时候,也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合适的都城迁都,而朱元璋主要是从北方的少数民族方面考虑的,他认为南京太靠南,很难快速察觉北方少数民族的动向。出现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