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变法?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变革!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对原有规则的打破重建,意味着对社会权益的重新划分…
因此也可以想来,变法必会招致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也会引起普通大众的一时难以适应…
平地起雷,盘根错节,从来不易!
而回望历史长河,迎难而上者却也不在少数,从战国时期魏国的李俚、秦国的商鞅,到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再到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无不试图扛起过改革的大旗…然而,也因为各种原因,或小有成功却影响不深、或一无所成落个无疾而终…
也独有商鞅,相对较好,或者说相对最成功。
[var1]
那么,这又是何种原因所致?
-贰-
变法,变法,“法”字固然重要,但“变”字也绝不容忽视…
商鞅变法的成功,大多数人都集中关注于“法”的条文,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变”的手段…且殊不知,商鞅变法之“法”的来源,有不少一部分还是吸取了早年李俚、吴起之法,而在“变”的这条路上,商鞅则是独辟蹊径…
起初,商鞅只用了一根三丈之木及五十金(黄铜)便表明了政府变法之决心、之可信,此亦即我们所熟知的“徙木立信”。
[var1]
诸位切莫小瞧了这一举动,这则公告、或者说广告打的,绝对胜于如今在各大媒体连篇累牍、长期置顶之效!
须知任何传媒手段之实际效用都抵不过口口相传…
就这样,商鞅算是较为完美地揭开了改革大幕…
-叁-
令行一年后,近千数秦民跑到秦宫廷闹事,抱怨令法不便,商鞅未予理睬。而法行十年后,秦国大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于是当年那一帮子群众又跑来歌功颂德,赞扬变法之妙…
商鞅对此依旧是不屑一顾,说了一声:“此皆乱法之民”…便将这一干人迁往边塞…
总有没事找事之人,如这些秦民,也总有残暴少恩之人,如商鞅。但再怎么说,这些人谈不上有罪,而即便有,罪也不至此…
可商鞅偏偏就这样干了!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正是商鞅的无情,促成了他变法的成功,毕竟变法这事儿也只能让强硬派来干…而总之,商鞅的目的只有一个:民不可议政!也一如他所言:圣人负责作法,而庶人乖乖听从即可…
[var1]
-肆-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正是在这种座右铭的指引下造就了商鞅一往无前的行事风格,于是不避权贵、不计个人安危,大公无私、以变法为己任…
他有一种无私的狠劲儿!
变法未久,太子犯法,但毕竟君嗣、不能施刑,于是根据连坐之法,太子右傅公子虔中枪…事发之后,商鞅一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便果断将其刑之…而不顾此人是当时君上秦孝公同父异母的哥哥…
后几年,公子虔再度犯法,按律将被处以劓(yì)刑,即被割去鼻子。照《大秦帝国》中的说法,当时公子虔请求商鞅换一种等量的刑罚,哪怕比劓刑再重一点也好,只要不是在脸上动刀子…
但商鞅坚决否决…
[var1]
在这样的形势下,变法焉能不成?余众安敢不从?商鞅又怎能无有大成?
[var1]
当然,最后还不能忽视的一点、或者说最重要的一点:秦孝公不遗余力的支持!
文:起叔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