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男人为什么喜欢头上带花

宋朝男人为什么喜欢头上带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87 更新时间:2024/2/8 11:01:32

《水浒传》里的男人除了“一枝花”蔡庆,别的男人也喜欢戴花的。燕青“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杨雄“鬓边爱插翠芙蓉”,周通“鬓边插一枝罗帛像生花”,就连小喽啰们也“头巾边乱插着野花”。

西门庆生性风流,爱沾花惹草,他卖弄风骚可以理解,其他的那些汉子们,个个性格彪悍,满脸横肉,却头戴鲜花,妖娆多姿,想想就觉得不伦不类,滑稽可笑。

宋朝人爱花之甚,早已超乎我们的想象。

《鹧鸪天·上元》描述:“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成堆。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奏舜乐,进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

元宵节,举国欢庆,君民同乐,人人头戴鲜花,处处姹紫嫣红,仿佛置身花的海洋,杨万里对这一绚丽场景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春色何须羯鼓催,君主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姜夔也有诗曰:“万数簪花满御街,圣人先自灵景回。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见红云冉冉来。”

宋徽宗想必更爱花,每次出游回宫,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身边的宦官宫女,随从侍卫,皆赐花簪戴。宋徽宗还规定,赐给贴身护卫每人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有宫花锦袄者,才能自由出入大内。那朵小花儿,就如现在中南海的通行证。

《水浒传》中“柴进簪花入禁苑”,宋徽宗上元节出游,宫禁值班人员“幞头边各簪翠叶花一朵”,柴进骗了一朵混进了睿思殿。

彼时簪花,俨然成为上层社会身份的标识和等级的象征了,接受皇帝或权贵赏赐的花,则更是一种身份与殊荣。社会各个阶层,为了得人心,取政绩,获利益,拉关系,相互赠花是一种必要的公关手段。身份越尊贵,赐予的鲜花也越珍贵。“此乃官家所赐,不可弃之”,就像珠宝碧玉一样珍藏着。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爱花簪花到了极致,逐渐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潮流时尚。

君王推崇的簪花到了至高的地位,上升为非常重要的礼仪制度。

《宋史·礼》记载:“前二刻,御史台、东上阁门催班,群官戴花北向立,内侍进班齐牌,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皇帝召集朝会,戴花更是百官必须履行的程序。

每逢婚庆,节日,寿辰、祭祀等大型活动时,每人头上插戴着各种各样的花,场面及其隆重。据《宋史·舆服志》记载“簪戴”:“幞头簪花谓之簪戴。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恭谢日亦如之”。

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还记录了一个有趣的簪花典故。

北宋时期,韩琦任扬州太守,他家的后花园种植了一株芍药,盛开时花瓣呈红色,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俗称“金缠腰”,也叫“金带围”。

一次,王珪、王安石两个人来到扬州,韩琦便邀他们一同观赏此花。当时韩琦还邀请了另外一位官员前来,正巧这位官员身体不适,就临时邀了路过此地的陈升之参加。几个好友品酒赏花,当时正好花开四朵,应了四花之瑞的吉祥,“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为盛集。后三十年间,四人皆为宰相。”

这就是有名的“四相簪花”的故事。金带围也由此成为吉瑞之花,传说此花一开,主人就会官运亨通。后来这一段佳话被许多文学名家所提及,艺术家也时常把“四相簪花”作为创作题材,“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就曾以主题绘制了一幅《四相簪花图》条轴和一幅《金带围图》扇面。

在这个故事里,“金带围”只是噱头,是精神寄托而已,背后的根源是人们追求荣华富贵,奢侈生活的美好愿望,其中,还有官本位的封建执念控制着人们的思想。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每个朝代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不同,因此对事物的认知和领悟会呈现多种姿态。缘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等不同的气象,从而生发出诸多摇曳多姿,耐人寻味的文化风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桧夫妇的跪像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桧(hui),南宋江宁人(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杭州。秦桧是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世人视为汉奸或卖国贼。他本来是一位知名的抗金义士,后来随同徽、钦二宗被掳到金国,建炎四年(1127年)逃返南宋。此后,辅佐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反对国内主战派的势力。当

  • 北宋六贼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六贼”是民间对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合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这六个人贪赃枉法、横行霸道,弄得民不聊生,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六贼指的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其中,蔡京和童贯是主要人物。“六贼”

  • 茂德帝姬:北宋第一美女 被金人侮辱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位生在帝王之家的红颜,有着“北宋第一美女”之称,却被父亲送给敌人,不幸沦落成金人的玩物,结局非常惨,这个人就是就是北宋的茂德帝姬。茂德帝姬的父亲就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宋徽宗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出于对绘画的由衷的爱好,宋徽宗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

  • 岳家军这么厉害 岳飞是这么治理军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宋将领岳飞所部号称“岳家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打击敌人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续资治通鉴》记载:“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高宗曾想给大将岳飞营建私人宅院,岳飞委婉拒绝,说了一句名言:“敌人还没有消灭

  • 宋朝极端孝道:累世同居 割肉疗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受儒家思想熏陶,深受理学思想的教导,对于孝道乃是极为看重的。宋朝以孝道治天下,宋朝政府重视对于孝道行为的表彰,因此累世同居这种现象频繁多见,甚至就连割肉疗亲、数十年如一日的守丧行为也并不罕见。《尔雅》中就曾对什么是孝下了定义:“善事父母为孝。”虽然这种对于孝道的极端倡议的确存在积极的一面,比如它

  • 阔阔真公主:嫁得最远的和亲公主 到时丈夫已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的皇帝都是很聪明的,而且多半都很护短,绝对是不会让自己亲生的宝贝女儿去和亲的,和亲的基本上都是从民间或是皇室宗亲中挑选出来的女子,并册封为公主。和亲主要还是为了两国能够交好,能够维持政治上的平衡和稳定,同时也是为了让国家更安稳。和亲在整个国家层面上优势很大,但那些被安排和亲的女人多数是悲惨

  • 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贤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岁,当时他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年。长子德昭当时25岁,次子德芳当时十七岁。但直到宋太祖死时,两个儿子还都没有封王,反而是太祖的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光美都已封王。因为太祖是突然暴崩而亡,而且当时才五十岁,应该是事先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结果,所以生前没有立太子,也没有看出来想以谁为

  • 宋简宗赵旉:被史书抹去的宋朝皇帝 在位仅26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刘苗之乱时被拥立为皇帝,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26天,两百多年后,被元末大宋政权皇帝韩林儿追谥为宋简宗。赵旉是刘正彦、苗傅发动叛乱后拥立的,又得到韩林儿的追谥,因此也并非不被任何人承认,但是在历史上,他显然不能称为合法的皇帝。赵旉是宋高宗唯一的儿子,母亲为潘贤妃,高宗对这个宝贝独子

  • 为什么说宋朝灭亡最可惜 可惜在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宋不亡,资本主义的萌芽会比欧洲早几百年,正是蒙古的入侵,才使中原文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倒退。综观历史,农民起义不可怕,可怕的是外族入侵。像唐汉,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可大宋,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游牧国家。一个民族,可以一战把他打分裂,也可以等他分裂。可一个有政府的国家,想要他分裂,太难了。宋朝之

  • 靖康之耻后宋朝为什么没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整体来看,宋朝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国至公元1125年“靖康之变”大宋都城汴梁被金军攻破的北宋时期以及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称帝至公元1279年崖山之战后宋末帝赵昺殉国的南宋时期。在宋朝第一次亡国,即“靖康之变”后,南宋又延续了国祚150多年,这是为什么呢?首先,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