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兵仙韩信是从哪里学的兵法

兵仙韩信是从哪里学的兵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55 更新时间:2024/2/8 10:29:00

韩信是汉朝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被公认为是古代战争谋战派的巅峰人物。韩信在楚汉之初就被萧何赞誉为“国士无双”,一人兼任王侯将相,在后世更是被誉为“兵仙”。可是韩信自幼贫苦无依,他从哪里学到了这战无不胜的兵法呢?

《史记淮阴侯列传》里记载韩信从小贫无行,不能做官,又不事生产,天天到邻居和朋友家蹭饭,深受嫌弃,但韩信却不以为意。韩信为什么蹭饭也理直气壮呢?那是因为他有底气一定能回报帮助他的人。他的底气就来源于自己的军事才能。

毫无疑问,在不事生产的这些日子里,韩信正在如饥似渴的品阅兵书、学习兵法。在对战场形势无数次的推演中,韩信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自信一旦遭逢战乱,必能指挥千军万马、摧残强敌、建功立业。

足以验证韩信熟读兵书的一个细节是在韩信成名的井陉之战,当时韩信背水一战,以少胜多,一日破赵。将领们都很疑惑兵法上都说打仗要给自己留退路,为什么韩信却敢背水一战并且还成功了。韩信给将领们解释时就引用了《孙子兵法》,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将领们心悦诚服。

兵法毕竟是刻板的东西,熟读兵法并不能让人熟知真实的战场,也不能帮人实践,更不能让人在千变万化的战局中把握甚至创造机会。实际上,很多人抱着兵书研读了半生,最后发现不过是“纸上谈兵”,在战场上任人鱼肉。

所以熟读兵法并不足以让韩信成为战无不胜的统帅,他还需要在实战和经历中磨炼和提高,不管是自己的实战还是别人的。最初,韩信追随威名赫赫的项梁,亲眼见证了项梁的崛起和戛然而止;随后,韩信成为项羽的执戟郎,能够近距离的观察楚军动态,目睹项羽的得失;最后,韩信终于独当一面,开始自己的军事实践,四战而定天下,成就了赫赫威名。

韩信军事能力的成长,就像经济学中的“干中学”一样,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和实践,还在井陉之战后收获了擅长军事的李左车,最终成为谋战派的一代宗师。

不管是兵法的学习,还是干中学,都对操作者具有极高的要求,往往是一步踏错就性命不保,再没有尝试的机会。就比如战国时的赵括,长平一战就身死人手,赵国主力尽失,再也无力抗衡强秦;再比如项羽,几乎百战百胜,却因垓下一战身首异处,再也无力回天。所以一个优秀的统帅,必须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随机应变的智慧,在战场上,决不允许自己走投无路。对于韩信来说,达到这些可以说是一种天生的才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兵仙韩信打赢了哪些著名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上,在争夺天下的大的战争中,双方往往要打几十年,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六出祁山,也没能灭掉魏国,而楚汉相争的历史,仅仅用了四年时间,汉军就全面胜利,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汉朝,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汉朝刘邦有韩信这样的军事家。下面盘点一下韩信打赢了有哪些著名的战役:第一战役:东归之战。这一仗

  • 汉文帝刘恒一共有几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汉文帝是出了名的不好色,在古代所有皇帝中,他的子女数量算是较少的了。文帝一共有八子二女,作为仅有的两个女儿中的其中一个,馆陶公主在历史上相当有名。馆陶公主历经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每任皇帝都对她很好。汉文帝在位时期,馆陶公主备受宠爱,可以说是当朝最尊贵的公主了,她的地位、名望和影响

  • 张良生平事迹介绍 张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称赞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体质羸弱的张良,却敢于刺杀秦始皇,不得不佩服其勇气,投靠刘邦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筹帷幄,辅佐刘邦成就了大汉的天下,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才气。公元前209的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之后,张良也聚集了百号人起事,后来和刘邦相遇,就归附了他。张良是刘邦的智囊,

  • 卫青和平阳公主的关系:两人都是二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长姐,早年嫁平阳侯曹寿,号平阳公主。后曹寿有疾回到封地,等于离异了。平阳公主第一人丈夫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汝阴侯夏侯颇,后来夏侯颇因为政治原因被赐死。汉匈大战之后,正逢平阳公主寡居,要在列侯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却因为卫青的地位而有所顾虑,周围

  • 刘邦是怎么认识戚姬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戚姬是一位年轻貌美、不畏兵威的女子,曾搭救过刘邦。刘邦登基后,她成为宠妃,后被吕后所害。戚姬是登上天元广场十六根历史名人柱的唯一一位女性。公元前205年农历四月,项羽率轻骑突袭彭城,汉军溃败,楚军追至灵璧东睢水上,刘邦只身沿睢水东北而逃,逃至今梁集境内,躲进一眼枯井中藏身,被附近村中的戚氏父女救起。

  • 刘邦死后八个儿子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王刘肥险些被杀,但结局完好刘肥是刘邦最大的儿子,刘邦尚未结婚的时候与曹氏相好,生下刘肥。因是庶出,没有被立为太子。刘肥他妈死的早,刘邦对这个没妈的孩子很同情也很关爱,觉得应该补偿他一些,让这个失去母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父爱,所以,没尽过父亲职责的刘邦对这个儿子的封赏异常大度。高祖六年立为齐王,封地七

  • 汉武帝为什么传位给8岁的刘弗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记载,汉昭帝刘弗陵为汉武帝刘彻幼子,8岁继位,在位13年,21岁便驾崩了。汉武帝一生共有六子,卫皇后生皇长子刘据,李夫人生刘博,钩弋夫人生刘弗陵;其他的皇子均不成器。实际上可成为武帝继位人的也就是刘据、刘博、刘弗陵三人。对比上述三人,太子刘据居太子位三十余年,其母时为正宫皇后国母,外戚方面卫青、

  • 汉武帝的历史评价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汉武帝摈弃正统,容纳异类,慧眼发现东方朔,将庄严的朝堂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快乐的休息室,君臣之间宛如玩伴。同时,他不以狎亵而丧失原则,对东方朔的诤言击节赞叹,适者听

  • 刘邦死后是谁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死后,是刘盈继位。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即汉惠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汉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

  • 汉武帝的事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刘彻主要生平事迹有以下五点最为突出:1、建元六年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以法制来推动诸侯王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2、汉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元封五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