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睢对秦国的贡献有哪些

范睢对秦国的贡献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4/2/8 10:29:44

范睢,秦国丞相,一生为秦国提出了几大战略性的意见,第一件就是削弱四贵的权力,加强君权。范睢是魏国人,家贫,但是人很有能力,曾经周游列国希望能够得到重用,但是事与愿违,没能成功,于是才到了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须贾嫉贤妒能,因为范睢在跟随须贾出使齐国时被齐看中,回到魏国就被须贾整治,几乎死于非命。庆幸的是,范睢命不该绝,在好友郑安平的帮助下,借助秦国王籍的力量,来到了秦国。

范睢很会分析局势,到秦国没多久,就将秦国的局势分析得非透彻,当时的秦昭襄王虽然在秦王的位置上,但秦国的很多政事都不由秦王打理,秦王上位的时候年龄尚小,于是秦国的大小事务就由其母芈王后一直打理,到了秦王成年之后,依然是这样。芈王后为了壮大实力,拉拢了自己的弟弟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楚系的力量开始在秦国的政权中变得举足轻重。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秦昭襄王的两个弟弟一个被封为泾阳君,一个被封为高陵君,就这样形成了穰侯、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四贵的局面。

所谓当局者迷,秦昭襄王一直受制于多方面的力量,掌控不了自己的权力,非常憋闷,当范睢将情况分析出来之后,秦昭襄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因为四贵的力量威胁到了秦王的君权,所以才会有秦昭襄王的不得志。一番醍醐之语,范睢打动了秦王,也让秦王犹如拨云见日,与范睢开始了彻夜的畅谈,既然局势明朗,那么接下来就是行动了,范睢这才秦王提出了削弱四贵权力的办法等等。一事不烦二主,既然办法是范睢提出来的,那么执行人也就是范睢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秦王先将穰侯的相印拿掉,任命新的丞相——范睢,以此加大对君权的掌控,之后又将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分别赶回封地,进一步削弱四贵的影响,最后一步,秦昭襄王向自己的母亲讨要权力,将芈王后的权力大大缩小,让芈王后不再参与政事,安详晚年。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措施,秦昭襄王才真正开始了亲政。

范睢的作用在于将一个渐渐失去活力的秦国重新整饬,使之焕发活力,避免了秦国新贵族出现对秦国中央集权的干扰与削弱,让秦国在继续奋进的道路上策马奔腾,一骑绝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独称韩信为兵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被称作“兵仙”的说法,最早源自于明代一位学者的著作里。这个学者叫茅坤,编纂了一本书叫《史记钞》,其中有一句话说:“韩信,兵仙也!”然后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的其中一个儿子,瑞王朱常浩,为了祭拜韩信,给韩信立了块碑,碑文上写有“兵仙神帅”四个字。自此,“兵仙韩信”的叫法开始流传开来。事实上,韩信

  • 张良的妻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封为留侯,谥号文成,颍川城父人。张良因暗杀秦始皇失败,为躲避追查而改其他名字。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汉高祖刘邦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

  • 兵仙韩信是从哪里学的兵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是汉朝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被公认为是古代战争谋战派的巅峰人物。韩信在楚汉之初就被萧何赞誉为“国士无双”,一人兼任王侯将相,在后世更是被誉为“兵仙”。可是韩信自幼贫苦无依,他从哪里学到了这战无不胜的兵法呢?《史记淮阴侯列传》里记载韩信从小贫无行,不能做官,又不事生产,天天到邻居

  • 兵仙韩信打赢了哪些著名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上,在争夺天下的大的战争中,双方往往要打几十年,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六出祁山,也没能灭掉魏国,而楚汉相争的历史,仅仅用了四年时间,汉军就全面胜利,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汉朝,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汉朝刘邦有韩信这样的军事家。下面盘点一下韩信打赢了有哪些著名的战役:第一战役:东归之战。这一仗

  • 汉文帝刘恒一共有几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汉文帝是出了名的不好色,在古代所有皇帝中,他的子女数量算是较少的了。文帝一共有八子二女,作为仅有的两个女儿中的其中一个,馆陶公主在历史上相当有名。馆陶公主历经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每任皇帝都对她很好。汉文帝在位时期,馆陶公主备受宠爱,可以说是当朝最尊贵的公主了,她的地位、名望和影响

  • 张良生平事迹介绍 张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称赞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体质羸弱的张良,却敢于刺杀秦始皇,不得不佩服其勇气,投靠刘邦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筹帷幄,辅佐刘邦成就了大汉的天下,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才气。公元前209的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之后,张良也聚集了百号人起事,后来和刘邦相遇,就归附了他。张良是刘邦的智囊,

  • 卫青和平阳公主的关系:两人都是二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长姐,早年嫁平阳侯曹寿,号平阳公主。后曹寿有疾回到封地,等于离异了。平阳公主第一人丈夫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汝阴侯夏侯颇,后来夏侯颇因为政治原因被赐死。汉匈大战之后,正逢平阳公主寡居,要在列侯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却因为卫青的地位而有所顾虑,周围

  • 刘邦是怎么认识戚姬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戚姬是一位年轻貌美、不畏兵威的女子,曾搭救过刘邦。刘邦登基后,她成为宠妃,后被吕后所害。戚姬是登上天元广场十六根历史名人柱的唯一一位女性。公元前205年农历四月,项羽率轻骑突袭彭城,汉军溃败,楚军追至灵璧东睢水上,刘邦只身沿睢水东北而逃,逃至今梁集境内,躲进一眼枯井中藏身,被附近村中的戚氏父女救起。

  • 刘邦死后八个儿子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王刘肥险些被杀,但结局完好刘肥是刘邦最大的儿子,刘邦尚未结婚的时候与曹氏相好,生下刘肥。因是庶出,没有被立为太子。刘肥他妈死的早,刘邦对这个没妈的孩子很同情也很关爱,觉得应该补偿他一些,让这个失去母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父爱,所以,没尽过父亲职责的刘邦对这个儿子的封赏异常大度。高祖六年立为齐王,封地七

  • 汉武帝为什么传位给8岁的刘弗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记载,汉昭帝刘弗陵为汉武帝刘彻幼子,8岁继位,在位13年,21岁便驾崩了。汉武帝一生共有六子,卫皇后生皇长子刘据,李夫人生刘博,钩弋夫人生刘弗陵;其他的皇子均不成器。实际上可成为武帝继位人的也就是刘据、刘博、刘弗陵三人。对比上述三人,太子刘据居太子位三十余年,其母时为正宫皇后国母,外戚方面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