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时宗教信仰是什么

商朝时宗教信仰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4/1/30 14:12:10

巫术是人类最原始的宗教形式。从古史数据人类学理论来看,三代以上,三皇五帝时代的巫觋已比较接近于沟通天地人神的萨满。而夏商周三代的古巫虽带有上古巫觋的迹,但已转变为祭祀化体系中的祭司阶层,其职能也主要为祝祷祠祭神灵,而非巫术。

三代古巫的记载出现在文字产生之后,这时中国文化已经历了原始发育的很长一个过程,神灵的观念早已出现,献祭媚悦神灵的行为已成为文化—宗教的重要形态,原来部落的公共巫师已转变为祭祀文化结构中的一个角色,早期的巫觋文化已经演进为祭祀文化,这是上古宗教文化第一次重要的转变。祭祀文化及其背后的信仰特性,正是西周春秋时代思想发展面对的主要对立面。

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祭祀崇拜形态可能是对自然物和自然势力的崇拜,即崇拜那些和人自己生活密切相关或人类对之依靠性很强的物体。自然物崇拜与自然神崇拜作为原始信仰是不可分的,人在对自然物体进行崇拜时,总是将某种神性赋了自然物体,或以自然物体具有神性为前提。

甲骨卜辞中有祈祷仪式与祭祀仪式的记录,反映了商人观念中,自然天象具有超自然的神灵,这种神灵直接对自然现象,间接对人事现象,具有影响乃至控制力量。诸神之中,有帝或上帝,此外有日神、月神、云神、风神、雨神、雪神、土(社)神、方神(四方之神)、山(岳)神、河神等。这些神,并非人格神,即使帝或上帝,在商人观念中,本意是帝在天上,即天神之意;至于土神、方神之类则是自然神,山神、河神则是带有自然神色彩的祖神。在商人看来,这些神都有灵(spirit)。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本身,而不作用于王以外的其他人。

商人尚鬼,《礼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所谓“先鬼而后礼”,是指优先处理人与神鬼的关系,而后处理人际关系(礼是人际关系的规范)。死去的先人在他们心目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事无大小,都求告于祖先,他们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就是沟通人与神(或祖先)之间的关系,占卜的结果体现了神和祖先的旨意。甲骨文之所以称为卜辞,就是占卜吉凶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与宗教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

据商代的甲骨资料来看,殷商时代的万物崇拜依旧盛行,信仰对象包含大自然的各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对象。但这些自然神祇仍属于万物崇拜,变化有限,比较特殊的,是商人心中的“帝”信仰。

“帝”是商人心中的最大神,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也是社会秩序的主宰。这种“一元”(帝)“多神”(自然神祇)的信仰模式,与现实世界的“王权政治”相仿。简单来说,人世有君王统治百姓,在自然界有“帝”统治自然神祇,但“帝”的能力和权威更凌驾世间君王之上,他是一切万物的主宰。

商人问卜的对象有三大类,即天神、地祇、人鬼。在这三类之中,权威最大的即是“帝”,“帝”所具有的能力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对自然气候的控制,这些问卜主要是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丰欠。第二是主宰人世间的祸福奖惩。第三是决定战争的胜负和政权的兴衰,由于商代仍属部族式的社会形态,仍需以战争手段征服诸边各部落,商王往往“帝”问卜战争的胜败,看看“帝若”,还是“帝不若”。由此来看,商人日生活中,几乎莫不祷于“帝”,在如此的宗教心理之下,也就不难理解,商人以会有“好祀”、“重祀”之风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朝第五次迁都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大部分都城都在河南境内。在河南的安阳市发现了殷墟,其他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关于商朝的信息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商朝金文和安阳甲骨文的记载。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商都,指的是夏代商国以及商朝的都城。商族频

  • 商朝灿烂的青铜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便被称作为“青铜文明”。我国夏朝、商朝、西周时期正处于青铜时代,此时创造的物质文化成就突出,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把这一时

  • 商王朝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纣王谥帝辛,纣王是周武王灭帝辛后对他一种蔑视性的称呼。由于殷商原先只有传说、记录,没有考古实据,国际史学界一度怀疑中国是否存在殷这个朝代,但随着近代越来越多的殷考古遗迹的发现,才开始逐步承认殷商。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

  • 商朝第一次迁都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州商城遗址,为商朝第十位君主仲丁所建的嚣都。位于郑州市区,东起凤凰台、西到西沙口、北至花园路、南达二里岗,面积2500公顷。1950年被发现,1955年在遗址中部又发现一座周长近7公里的城垣。之后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宫殿房基、小型房基、窖穴、水井、壕沟、墓葬、祭祀坑等遗迹,铸铜作坊、制陶

  • 武丁盛世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朝势达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复兴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来傅说等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举,衣食朴素,推进了商朝最鼎盛的时期。武丁在位时期,灭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荆襄,扩疆数千里。故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

  • 历史上真正的商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帝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商纣王,也有殷纣王一称。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说他在位期间,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

  • 庄子的文学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

  • 庄子的哲学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庄子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他把“贵生”“为我”引

  • 庄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

  • 庄子和惠子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汉族,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