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初曾有个十三衙门 究竟是哪十三个衙门呢

清初曾有个十三衙门 究竟是哪十三个衙门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76 更新时间:2024/2/20 23:38:01

十三门简介

十三衙门,机构名。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由宦良辅等的建议,设立“十三衙门”,作为内廷机构,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在宫廷内侍奉皇室及其家族,以宦官为管。


十三衙门做什么的

十三衙门就是宦官衙门,主管也是宦官。

清朝宦官吴良辅建议设立的机构,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立。

设立“十三衙门”,在宫廷内侍奉皇室及其家族,以宦官为主管。

十三衙门乃仿明朝体例二十四衙门而设。其下即:礼监、御用监、御监、内官监(宣徽院)、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尚宝司)、司设监、尚方监(尚方院)、惜薪司、钟鼓司(礼仪监、礼仪院)、兵杖局、织染局(经局)。

康熙元年(1661年),吴良辅等伏诛,裁撤十三衙门,另由三旗包衣组设内务府,改尚膳监为采捕衙门,改惜薪司为内工部,又改御用监为广储司,宣徽院为会稽司,礼仪院为掌仪司,尚方院为慎刑司,采捕衙门为都司,内工部为营造司,又自掌仪司分出庆丰司。


十三衙门的组成

十三衙门为: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宣徽院)、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尚宝司)、司设监、尚方司(尚方院)、惜薪司、钟鼓司(礼仪监、礼仪院)、兵仗局、织染局(经局)等。元1661年,康熙即位后裁撤,职掌归“内务府”。


十三衙门的发展

清初,设内务府侍奉皇帝及其家族,入关后置内管领处。顺治十一年(1654),命工部立十三衙门,设司礼、御用、御马、内官、尚方、尚膳、尚宝、司设等八监,尚方、惜薪、钟鼓等三司,兵仗、织染二局,兼用满族官员与宦官主管。次年,改尚方司为尚方院。

十三年(1656),改钟鼓司为礼仪监,尚宝监为尚宝司。十七年(1660),改礼仪监为礼仪院,内官监为宣徽院。康熙元年(1662),复设内务府,改尚膳监为采捕衙门,惜薪司为内工部。

十六年(1677),改御用监为广储司,尚方院为慎刑司,采捕衙门为都虞司,内工部为营造司;二十三年(1684),又由掌仪司分立庆丰司,总称司,宦官之权皆归内务府。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十三衙门更加了解了呢,更多清朝历史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末古田教案始末:英舰开进福建 英美参加会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田教案简介古田教案是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一日发生于福建省古田县的一场教案。当天,古田斋教教徒袭击了其时正于古田华山上避暑的英国传教士史荦伯及其妻儿和随行的其他女性教士,死伤十余人,焚毁房屋两栋。在中国教会历史上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发生于1870年的天津教案。古田教案背景1892年,江西赣州人刘祥兴以钉秤

  • 既然有了清东陵 雍正死后为什么还要埋在清西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正选建西陵,找了种种借口。据原始档案记载,他即位的第七年,命人寻找建陵“吉地”,先受命勘测的人在东陵的孝陵、景陵之旁占卜选择吉地,未找到相宜之处。又选择离孝陵、景陵不远的九凤朝阳山,请来精通堪舆的人相度,又以地势布局不好、穴中的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的理由否决。那么大的陵区找不到理想的葬身之地,这个

  • 清朝辛者库究竟是干什么的 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辛者库简介“辛者库”,是满文“sin jeku”的音译,含义乃包衣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八旗之下的一个旗人组织——管领,这是一种包衣组织,而绝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辛者库人分原有的辛者库人和缘罪入辛者库的,不能一概认定辛者库人皆是罪籍。内务府、王公府第、陵寝、行宫、庄屯皆有辛者库人服劳役。绝非如小说家

  • 隋朝与唐朝为何史学家常把它们合称为“隋唐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翻开历史,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长达近四百年分裂的局面。隋朝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三十七年,但却以“政治清明,国家富强”而文明于世,其辉煌程度被历史学家所肯定。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从分裂到统一的王朝,往往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不会长久,这也是历

  • 夏商周历史小故事:商汤和伊尹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来说一则关于夏商周历史故事,这则夏商周小故事叫《商汤和伊尹》。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最后的一个王夏

  • 夏商周历史小故事:盘庚迁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来说一则关于夏商周历史故事,这则夏商周小故事叫《盘庚迁都》。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

  • 长安十二时辰李屿太子原型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亨是唐肃宗,本名李屿,当上太子之后才改的名字,庶出之子,他母亲在玄宗那儿不是很受宠,母亲死的比较早,所以唐玄宗不是很待见他。他本来没什么机会成为太子,老大李琮死的早,老二李瑛不出意外会当皇帝,可是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武惠妃梦想当皇后,又想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就是杨贵妃的第一任丈夫)为太子,可是武惠

  • 八一建军节:致敬最可爱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军节是几月几日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每年的八月一日举行,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

  • 南昌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昌起义简介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 南昌起义时是谁开的第一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昌起义第一枪谁开的南昌起义的发起时间应该是8月1日零时刚过,打响第一枪的人是欧百川。欧百川早年在家乡做乡村教师,后来参军入伍,做到了团长。1926年,欧百川投奔到了贺龙的帐下,担任团长,到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贺龙是第20军军长,欧百川则是第1师副师长,师长是贺龙的族弟贺锦斋。南昌起义的原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