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除了“十大大将”,还有这12人计划授大将军衔

除了“十大大将”,还有这12人计划授大将军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37 更新时间:2024/1/25 7:49:15

关于1955年我军第一次大授衔,大家都不陌生,历史客栈也写过不少文章了,今天再来回顾一下当年评选大将的细节。

今天的人都知道我军有十大大将,跟十大元帅一起,都是我军德高望重、战功卓著的国之重器。不过,除了“十大大将”这种说法,其实当时还有两个方案,分别为15位大将和22位大将。

这次授衔是由总干部部负责的,部长是罗荣桓,下设军阶奖励处,专门研究这次授衔。

1955年1月16日,罗荣桓向中央上报了元帅、大将、上将的预授名单。其中,大将的人选有两种方案,一种是15位,即包括“十大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还有另外5位:萧克、周纯全、张宗逊、王震、宋任穷。

应该说,这5位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勋,都是无愧于大将的,甚至比大将中的几位还更有资格。

比如大家最惋惜的萧克,论资历能跟元帅平起平坐,即使后来有一些问题,至少大将是跑不了的,但很遗憾,最后还是没选上,只当了个上将之首。

还有周纯全,在红军时期的职务比萧克还要高,担任过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比同期的八位大将都高。

张宗逊,在解放战争时期是西北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彭老总的最佳搭档,建国后,也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同期担任副总参谋长的还有粟裕、黄克诚。

王震,则是被许光达认为最应该取代自己担任大将的人选,早在红军时期就是军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是兵团司令兼政委,比许光达级别高,而且功勋也是许光达比不了的。

至于宋任穷,虽然同样位高权重,但相比其他几人其实算不上有优势,顶多跟许世友、陈再道这些人并列,可能是因为宋任穷当时担任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吧。

另外,还有第二种方案,即22位大将,除了上面这15位,还有许世友、刘亚楼、邓华、陈再道、彭绍辉、王宏坤、杨得志。

那么,这几位有没有资格当大将呢?如果拿许光达来比较,当然都有资格,但许光达是一个特例,这里就不讨论了。其中,有两个人确实争过大将,一个是许世友,另一个是刘亚楼。

许世友曾经拿这个事儿问过周,但周说了一句:“粟裕也是大将。”把许世友给顶回去了。为什么呢?因为粟裕的战功太大了,许世友根本没法比,而且还是他的上级,连粟裕都只是大将,你许世友拿什么来跟他平起平坐?

还有刘亚楼,响当当的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建国后更是空军总司令,按他的级别基本是大将的标配,尤其是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谭政、海军司令萧劲光、装甲兵司令许光达都是大将,刘亚楼有什么比他们低的?

刘亚楼还为这个事儿找过林总,但被林总压下来了,这个时候的林总还是很低调的。

至于剩下那几位,其实也都有资格,但跟大将中后面那几位相比,优势也不是那么明显,评大将还是上将,都是可以接受的。

这就像你们公司提拔高管,可能同时有十几个人竞争一个职位,资历、功劳都差不多,这个时候让谁上呢?总得有一个幸运儿。说它不公平吗?也算不上,毕竟你的实力还没有达到完全压倒别人的高度,不让你上也能说得通。

这两个方案报上去后,中央商量,还是决定用“十大大将”,跟元帅一样。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最牛独立团,共出5位元帅16名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新中国之所以能够成立,广大贫苦农民之所以能够迎来翻身做主的这一天,最应该感谢的便是那些为了抗日战争,为了解放事业而英勇作战的革命先烈们。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够有如今的幸福生活。根据相关历史的记载,在我们党所带领的工农红军革命队伍中,有这么一支作战队伍,它为我们党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领导

  • 这位上将当众向大将泼冷水反被提拔,身为上将却要听中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中,刘震上将是属于后生晚辈,因为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他才四十岁!刘震上将刘震上将出生在1915年,1931年参加红军,第二年便入了党。当然这时的刘震还是个战士,跟韩先楚等分在了红25军,一分队一班,当时的班长正是日后的开国中将陈先瑞,而徐海东则是副军长。在一次战斗中,25军打了个打胜

  • 黄埔三杰四凶五虎&蒋介石最喜欢的学生,黄埔三杰之首,却在北伐中牺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不可不说的一个人才摇篮,他为国共两党培育了很多军事人才,杜聿明、张灵甫、胡宗南、贺衷寒,胡琏、戴笠诸多国民党高官,林彪,徐向前,许光达,罗瑞卿诸多开国将帅,其中一期学生当时有三人尤为杰出,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被誉为黄埔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不可不说的一个人才摇篮,他为国共两党培

  • 江桥抗战檄文:“先我同胞而赴国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还历史以真相,还真相以过程在江桥战役中,面对日军的种种暴行,亲眼目睹了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舍生忘死,马占山决定起草文件,电告全国人民,指控日军罪行,报告江桥抗战情况,表明抗战决心:慨自辽吉事变,日军对于江省,必欲取而甘心,百计千方,思遂其所谓计划。……我军将士,悲愤填膺,莫可自止,不得不施以正当自卫

  • 日本人眼中的抗日十大名将 第一无可争议 你认识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中国也陷入了14年的水深火热的抗日战争之中,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以巨大的代价最终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无数为国家抛头颅杀热血不惜牺牲的将军。不过,对于哪些将领是抗战十大名,在海内外有着广发的热议和争议,让我们看看日本人是怎么认为的。199

  •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大清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统最悲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位共十二帝,有句关于清朝十二帝的口诀“努尔哈赤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清朝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统最悲伤”。清朝坚持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经济、军事、科技等众多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大清王朝立国276年,历代帝王的能力如何呢?清朝皇帝能力排名12末代君王宣统即爱新觉罗.

  • 和珅给嘉庆写的遗言:其中一首可能是诅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绫,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这一次自己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尝到了凄凉、冷清、饥饿、刑罚、痛苦等苦辣滋味。特别是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和

  • 历史上弘历爱过如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如懿传》中,如懿虽然是剧中的主角,不过根据她在历史上的原型,不管电视剧如何的改编,最后的结局都是要回归到历史结局中。在这部剧中,如懿死后弘历明显后悔了,不过在历史上,乌拉那拉氏死后被安排进了妃陵下葬,还成了皇贵妃的下属,这也让不少网友都十分好奇,乾隆对如懿是真爱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 大清第一昏君:割地赔款贪色吸鸦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清第一昏君就是咸丰,当时爱新觉罗·奕詝继位后,他其实是非常有雄心壮志的。他首先是改革,把之前并不合理的政策改正,并且大力反腐,使得当时康熙末年留下的政治弊端大大改观了,他罢免了一些官员,使得政绩有了大大提升。他还特别注重官员的任免,提拔汉人,使得清王朝不再是满人贵族说了算。后来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

  • 历史如何评价嘉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庆帝的父亲乾隆皇帝只比他的祖父康熙帝在位少了一年,是大清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乾隆帝因为很崇拜祖父康熙帝,所以立誓在位时间不能超越祖父,为了兑现自己的誓言,也为了表达自己对祖父的崇拜和尊重,乾隆帝85岁时宣布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宣布第二年改元嘉庆,自己退位做太上皇。乾隆帝虽然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