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桥抗战檄文:“先我同胞而赴国难”

江桥抗战檄文:“先我同胞而赴国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52 更新时间:2024/2/11 23:39:05

还历史以真相,还真相以过程

在江桥战役中,面对日军的种种暴行,亲眼目睹了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舍生忘死,马占山决定起草文件,电告全国人民,指控日军罪行,报告江桥抗战情况,表明抗战决心:慨自辽吉事变,日军对于江省,必欲取而甘心,百计千方,思遂其所谓计划。……我军将士,悲愤填膺,莫可自止,不得不施以正当自卫,稍抑敌锋,以保祖国江土,以存华族人格,誓抛热血头颅,弗顾敌我强弱。……日军自支(4日)午以来,开始向我军攻击,下面炮火,上面飞机,陆空交施,凶暴之极。

我将士拼死抵抗,不为所屈,碧血横流,再接再厉。占山等以大兴地势难守,未忍将士孤注一掷,因于麻(6)日下令左右,互相掩护,再撤退至距江桥五十华里之三间房车站一带,以资固守。……是役也,我军因无防空军器,致官兵伤亡五六百名之多,虽然,士气仍未稍馁,依然振奋异常。现在雪地冰天,防御横暴,所有事实,不惟当地各界共见共闻,即各友邦人士亦所目睹。

诚恐日方颠倒责任,欺人自欺,并以举国同胞,殷殷企注,此次日军侵入北满之事实,与其宣言大相反背。爰将经过本末情形,宣告中外,以明真相,而定是非。占山等守土有责,爱国心同,明知沙塞孤军,难抗强日;顾以存亡所系,公理攸关,岂能不与周旋,坐以待毙?援田横五百之义,本少康一旅之诚,谨先我同胞而赴国难焉。特电奉达,敬盼垂察。

“以保祖国江土,以存华族人格,誓抛热血头颅,弗顾敌我强弱。”“援田横五百之义,本少康一旅之诚,谨先我同胞而赴国难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必败而战之,明知有死而赴之。写得酣畅淋漓,勾魂摄魄。强者读之不能安坐,弱者读之亦得高呼。日寇闻之,胆寒心战,骄横收敛,士气消减。电文一出,全国沸腾,各地抗日情绪高涨,风起云涌。

马占山11月10日电报,虽是电文,亦是檄文。草在战场,通告世界。“先我同胞而赴国难”,金石之声,彪炳千秋。宣布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电文起草者韩树业,马占山日文翻译兼机要秘书。江桥战斗中,韩树业多次出入战场,险被敌机炸死。韩树业驱车到最前沿,解开手上绷带,擦好眼镜,搬个弹药箱铺开纸笔。对着尚未掩埋的战友,看着焦煳破烂的军旗,听着隆隆的炮声,写出的第一个字就是“慨”。写下几字时,钢笔不出水了,是结冻了。韩树业将笔揣到怀里,面对枪林弹雨,文思如涌。笔暖之后,汩汩滔滔,行云流水,最后是“先我同胞而赴国难”。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韩树业为马占山诵读电文。马占山与众人热泪潸潸,血管贲张。11月10日电报一出,江桥英雄声传神州,神州中华为之一震,为之一振。从此之后,中华民族抗日之声,风鸣雷动。

马占山最敬佩岳飞,但他做岳飞的事,不走岳飞的路。在张学良和蒋介石的一再电告下,马占山依旧坚决抗日,前有强敌,后无援兵,马占山摔孤军抗战,十二金牌招不回,打出了被后人铭记的江桥战役。

以气势论,天下文章莫过檄文;天下檄文,莫过陈琳《讨贼檄文》、骆宾王《讨武曌檄》、曾国藩《讨粤匪檄文》,若举第四,当数1931年11月10日马占山向全国发出的电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日本人眼中的抗日十大名将 第一无可争议 你认识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中国也陷入了14年的水深火热的抗日战争之中,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以巨大的代价最终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无数为国家抛头颅杀热血不惜牺牲的将军。不过,对于哪些将领是抗战十大名,在海内外有着广发的热议和争议,让我们看看日本人是怎么认为的。199

  •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大清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统最悲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位共十二帝,有句关于清朝十二帝的口诀“努尔哈赤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清朝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统最悲伤”。清朝坚持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经济、军事、科技等众多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大清王朝立国276年,历代帝王的能力如何呢?清朝皇帝能力排名12末代君王宣统即爱新觉罗.

  • 和珅给嘉庆写的遗言:其中一首可能是诅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绫,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这一次自己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尝到了凄凉、冷清、饥饿、刑罚、痛苦等苦辣滋味。特别是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和

  • 历史上弘历爱过如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如懿传》中,如懿虽然是剧中的主角,不过根据她在历史上的原型,不管电视剧如何的改编,最后的结局都是要回归到历史结局中。在这部剧中,如懿死后弘历明显后悔了,不过在历史上,乌拉那拉氏死后被安排进了妃陵下葬,还成了皇贵妃的下属,这也让不少网友都十分好奇,乾隆对如懿是真爱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 大清第一昏君:割地赔款贪色吸鸦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清第一昏君就是咸丰,当时爱新觉罗·奕詝继位后,他其实是非常有雄心壮志的。他首先是改革,把之前并不合理的政策改正,并且大力反腐,使得当时康熙末年留下的政治弊端大大改观了,他罢免了一些官员,使得政绩有了大大提升。他还特别注重官员的任免,提拔汉人,使得清王朝不再是满人贵族说了算。后来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

  • 历史如何评价嘉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庆帝的父亲乾隆皇帝只比他的祖父康熙帝在位少了一年,是大清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乾隆帝因为很崇拜祖父康熙帝,所以立誓在位时间不能超越祖父,为了兑现自己的誓言,也为了表达自己对祖父的崇拜和尊重,乾隆帝85岁时宣布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宣布第二年改元嘉庆,自己退位做太上皇。乾隆帝虽然退

  • 和珅为什么不反:在自己家用白绫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珅的介绍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皇商。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 英法联军为何只烧圆明园不烧紫禁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清朝所经历的所有战役中,让人憎恶的是各类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但更让人可惜的是圆明园的烧毁。为什么当时不论是英法联军也好还是后来的八国联军,为什么在京城内烧杀抢掠却没有将魔爪伸向故宫呢?联军不烧紫禁城,与爱民无关,另有三大原因。一、英、法两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联军尽量避免进攻紫禁城英方主张拆毁

  • 一条鞭法:中国赋税的一次重大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条鞭法的介绍“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一

  • 宋高宗为什么要杀了抗金名将岳飞?难道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民族英雄,一千多年来,每一次国人遇到民族危机时,都是鼓舞民族士气的最佳榜样和精神支柱。南宋皇帝退居江南临安(杭州)后,岳飞凭借一己之力,先是收集各路土匪败兵收复襄阳六郡,并以此为基地,练兵三年。后多次率兵北伐,曾经收复洛阳,进军至离故都开封几十里远的朱仙镇,准备收复开封,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