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兵将杀敌为什么还要割头剜耳

秦国兵将杀敌为什么还要割头剜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32 更新时间:2024/2/8 10:33:40

秦国人是如计算军功的,知道秦史的肯定知道是靠着数人头论军功的。这种算法似乎跟如今打游戏有点很相像。不过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群军打的可不是游戏,人头是没有什么数据帮你统计的。一边打仗,一边砍人头,这种操作真的不影响打仗吗?

对于一边打仗,一边拎着人头,这个场景在战国秦军真的是存在的。

《战国策·韩策》中是有明确记载的:“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给各位小伙伴翻译一下,就是秦军光着个膀子,左手拎着人头,右手还拽着俘虏。这个场景,基本跟魔兽人族打仗差不多。不知各位有没有画面感了。在这样虎狼之师面前,韩国人的强弓劲弩也不好使了,吓都吓死了。

那这个秦军是如何做到一边打仗,一边砍人头的呢?不要想古代打仗就是一帮人打群架,古代打仗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秦军一般是以百人为一个做战单位,其中七十五个人是战斗人员,还有二十五个人后勤人员。一般如果一个战友杀了一个敌人,在那里忙着斩首的时候,会有其他人员进行掩护。所以,这个步骤是可以完成的。而且,秦军再强大,也不能一人连砍五六个人头吧?所以,砍完直接带在身上就完事了。

而秦军对于人头有多执着呢?比如白起,这位杀神,人送绰号“人肉核弹”。伊阙之战杀了韩魏联军24万人。在之后破楚,鄢郢之战杀敌数十万,最后整个郢都都变成了鬼城。在华阳之战,破赵魏联军也杀敌15万。最大一次,就是坑杀了45万赵军。为什么白起这么能杀人?他并不是变态,而是秦国军功制如此,不然白起怎么能成为武安君。

当然,这种制度到了后来就有所改进了。为了人性化,后来就改成了割耳朵,将耳朵放在袋子里报功。那么有个问题,如果杀自己人冒功怎么办?想要杀死自己人领功,想都别想。因为“秦军五人一伍,若有一人战死,其四人获罪,有二到三人战死,则加重处罚。”

那么,想要用人头领功的首要条件就是杀敌要多于己方损失。那些想杀死自己人,或者利用人海战术堆人头的战术在秦国是不会有军功的。

在杀敌获得军功后,秦军还会在三日后对战功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按军功爵制奖励战功。在地方上,这些军功必须要落实,否则地方官也要处罚。所以,别的国家上战场都是哭天抢地,秦军上战场那都是欢天喜地,基层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了。

如果有幸,从一个大头兵当上了军官也别高兴太早。秦法严苛,如果当上了基层军官“屯长”和“百将”,自己的部队没有斩获,是要被斩首的。而如果斩首对方33个,就可以升官了。

正是秦军这套严格的军功制度,才使得秦军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对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功不可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杀神白起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说古代的话,那出彩的将军是在是太多太多了,孙武、吴起、孙膑、白起、王翦、廉颇、李牧、韩信.........等等一系类的历史上名将数不胜数,但是要是说古代历史上、统帅能力最强、军事家,还是“战神”白起。但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也不止有白起一个人,白起究竟算不算得军事家顶端的那个人呢?白起的战神之名名副

  • 为什么都说王莽是穿越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神秘之人,但是说到神秘就不得不提到王莽了,王莽为何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人之一呢?因为就在两千多年前的时候王莽在当上新朝的开国皇帝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就算是放在今天来说的话仍然使用,比方说土地国有化,币制改革,建立国营企业,计划经济政策,民主主义等等等

  • 解忧公主:远嫁西域五十年 柔肩堪抵十万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之所以是汉朝最伟大的皇帝,除了做出经济改革的贡献以外,能压制住匈奴也是原因之一。汉武帝几乎是可以横扫匈奴的入侵,保证了当时中原的稳定发展,不过既然汉朝对匈奴有绝对的统治力为什么还是有汉皇帝会把公主嫁去和亲呢?当时就已经有政治联姻的目的可能也是为了换取长期的和平。汉高祖白登之围后,大汉王朝创立了

  • 汉朝和亲为什么只有公主远嫁没有皇帝娶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史记·刘敬传》中有这样一句话,“控弦之士三十余万”。这句话说的是匈奴,表达了当时匈奴的强大。西汉初匈奴的统治者是冒顿单于,他们不断地侵扰汉族边界,并且掠夺财富,以及抓捕奴隶。因为西汉当时刚刚建立,并不稳定,所以不足以抵抗这些匈奴。没办法,只能以“和亲”来争取时间,恢复实力。在《汉书》中有句话很好

  • 汉朝能压制匈奴汉元帝为什么还要与匈奴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汉争霸时期,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迅速壮大,并在汉初联合韩王信南下,刘邦讨伐匈奴遭遇“白登之围”后,不得已与匈奴和亲,从而争取壮大自身的时间。汉武帝时期,汉朝历经七十余年治理早已强大起来,面对匈奴的不断入侵,汉武帝断然发动反击,大败匈奴后将其将远驱漠北。然而,汉元帝时汉朝却又与匈奴再度和亲(昭君出

  • 龙城飞将指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昌龄的《出塞》里提到“龙城飞将”,说只要有这位龙城飞将在,便可以“不教胡马度阴山”,抵御外族的入侵。很多人比较好奇这位龙城飞将到底是什么人,大部分人认为就是汉朝时期有“飞将军”称号的李广,但是也有人提出过不同意见,认为这个飞将军并非是李广,而是另有其人,很可能就是卫青。龙城飞将到底讲的谁,这个问题

  • 大汉飞将军李广为什么终生没能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飞将军李广是西汉名将,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都深受重用,也是抗击匈奴的一代大将。但对于李广来说,可能他一生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能封侯,虽然他的功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但李广的名声也是让匈奴畏服,所以才有“飞将军”之称。那李广为什么到死没未能封侯呢?感觉李广真的差那么一点点运气,历史上有太多机遇无法预知,

  • 西汉和东汉的评价为什么会两极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把东汉和西汉的时间加在一起,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但人们似乎对西汉的印象会比东汉更加深刻一些,而且评价也会更高。人们提到东汉的时候,往往就是和三国历史联系到了一起,所以东汉的存在感一直不高,想起来的都是最落寞的时刻。为什么人们对西汉和东汉的评价如此两极呢?难道是因为西汉出了一个汉武帝么?

  • 西汉七国之乱七王的下场:无一例外全部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期间发生的一次诸侯国的联合叛乱,起因是汉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建议,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趁机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七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最后在梁王刘武的坚守和周亚

  • 赤眉军如何用豆子打胜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施行暴政,广大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绿林军、赤眉军相继起义,西汉皇族刘秀伺机混入农民起义军队伍。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不久,他开始对付农民起义军.公元27年正月,东汉梁侯邓禹带领车骑将军邓弘包围了湖县(今河南灵宝西),袭击赤眉军,企图一举围剿而净。日近黄昏,双方人马在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