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和东汉的评价为什么会两极化

西汉和东汉的评价为什么会两极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04 更新时间:2024/2/8 10:33:16

其实把东汉和西汉的时间加在一起,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但人们似乎对西汉的印象会比东汉更加深刻一些,而且评价也会更高。人们提到东汉的时候,往往就是和三国历史联系到了一起,所以东汉的存在感一直不高,想起来的都是最落寞的时刻。为什么人们对西汉和东汉的评价如此两极呢?难道是因为西汉出了一个汉武帝么?实际上汉武帝也没能消灭匈奴,反而是到了东汉才有所改观,难道是我们太忽略东汉所作出的贡献了?

匈奴是在西汉被打垮,在东汉走向灭亡的,那么就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为什么谈起反击匈奴,大家都在称赞西汉,而对于灭了匈奴的东汉谈论的很少呢?

首先,西汉是代表了中国最能反抗外侵的标志,先期被人打,而且打的很惨,汉武帝之后,奋力反击,终将匈奴打残,极大的鼓舞了中国的志气。而东汉作为西汉的延伸,在人们的眼里,一直延续着汉民族的荣光,消灭匈奴也就显得顺理成章。没有西汉对匈奴的重创,哪来的东汉消灭匈奴。就好比你吃到第四碗时终于吃饱了,可没有前面三碗饭,又怎会饱呢?

这就好比,西汉是一个孱弱少年终于成长为强壮青年并击倒昔日欺压他的流氓,自然为人侧目。东汉是强壮中年把那个已经虚弱的老流氓毫不客气地打个半死,自然没啥好大书特书的。汉武帝连续四十余年举国之力,早已经把匈奴打残废了。而且,匈奴是狼性,强大的是首领,弱小了就被别的部落啃食。

西汉时期,汉武帝连续四十余年用兵,也是国家财力消耗一空。举国上下几乎没有中阶级了。为什么没有呢?你随便翻翻历史书就知道了。这也跟后来汉武帝出名的《轮台赋》有关。既然大汉都打的国家消耗一空,游牧民族就只有更惨,更悲惨,十分悲惨来形容了。这也就是东汉灭匈奴,史书赞美之词少于西汉的缘故。前期攻打匈奴花费巨大,想想当时连续四十余年国家资源倾向战争,这笔开销是多么巨大。

从西汉之后,再无连续对游牧民族用兵四十余年的大战纪录。汉的国威是打出来的。虽然后世多有微词。但是从此之后,华夏以汉为傲,精神一直流传千古。对游牧民族战争,比大明大隋大秦牛,这些朝代即使大胜,都局部胜利,没有对少数民族毁灭性打击。

再者西汉重创匈奴是靠自身的实力,而东汉灭北匈奴是联合南匈奴才取得的成就。而且出兵还是以南匈奴骑兵为主,东汉为辅。举个简单的例子,买个电冰箱要3000多,西汉自己掏腰包就买了,而东汉出1200,南匈奴出1800,才合力买下了这冰箱。正是西汉重创打击匈奴,使其削弱分裂为南匈奴,北匈奴。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西汉栽桃树,东汉摘桃子。

当然把东汉完全看作是西汉的延续也是不对的,东汉是刘秀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一个完完全全新的王朝,东汉队匈奴的巨大军事优势也不是继承西汉的力量,不该被看的理所应当,终东汉一朝,东联日本,西结大秦,甘英到达地中海沿岸,文化昌盛,张衡蔡伦张仲景,文化大为发展,确实不应该看作出完全捡了西汉王朝的便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汉七国之乱七王的下场:无一例外全部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期间发生的一次诸侯国的联合叛乱,起因是汉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建议,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趁机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七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最后在梁王刘武的坚守和周亚

  • 赤眉军如何用豆子打胜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施行暴政,广大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绿林军、赤眉军相继起义,西汉皇族刘秀伺机混入农民起义军队伍。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不久,他开始对付农民起义军.公元27年正月,东汉梁侯邓禹带领车骑将军邓弘包围了湖县(今河南灵宝西),袭击赤眉军,企图一举围剿而净。日近黄昏,双方人马在旷

  • 彭城之战刘邦五十六万大军为什么会输得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彭城之战对于项羽和刘邦来说都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尤其是项羽。最后项羽依靠三万兵力战胜了刘邦五十万大军,让刘邦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实际上从双方兵力的数字来看,项羽此役能获胜堪称奇迹,冷兵器时代想要以少胜多基本上是很难做到的。那项羽究竟是如何打败刘邦的呢?只可惜此后项羽没有乘胜追击,让刘邦有了喘息

  • 韩信为什么被称为兵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能领兵、会用兵的高手非常多,比如耳熟能详的,白起、孙武、韩信、陆逊、李靖、岳飞等等。纵观这些大神们,每个人都有美誉,有誉为“圣”的,有誉为“祖”的,唯有一个人,被誉为了“仙”,而在后人的心中,更是仿佛站在了兵家的最顶端!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兵仙”韩信!但仔细想来,用兵高手如此之

  • 揭秘汉武帝的上位之路:非嫡非长却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出身皇室,乱于子嗣,止在皇权,死于非命。在历朝历代都避免了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老皇帝下岗,新皇帝登基。但是选择皇位的接班人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毕竟都是亲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话虽如此,但是将来继承的可是整个国家,万人之上的人,还是需要仔细斟酌一番的。君主是国家的未来,太过软弱,必定会被人欺负,太过强硬又

  • 西楚的五大忠臣良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季布,楚地人,随项梁叔侄起事前就以任侠而闻名。季布这个人很讲义气、信用,跟那个“五虎将”之首,反复无常的英布完全是两类人。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据说项家军的军师范增也是季布力邀相请下才出山的。季布擅长使一条画戟,文韬武略,兼有万夫不挡之勇,是“西楚五虎将”之一。季布参与了秦

  •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力再与汉室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徙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了。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胜利,也为汉王

  • 刘邦担任的泗水亭长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混混,一路“混”到了皇帝的位置上,能够把让后世赞叹两千年的霸王项羽打败,创立对后来影响极其深远的汉王朝,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然而这位奇迹人物,最初虽然是小混混,但在秦朝统治时期,也是担任过官职的,泗水亭长。这个官是一个什么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秦

  • 为什么秦朝的人崇尚黑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过秦朝背景电视剧的人,或许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剧中除了秦宫里的女人,无论是秦国的大王、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喜爱穿黑色的衣服。秦国人似乎有着浓厚的黑色情结。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连朝堂的装修风格也有别于

  • 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朝代 后世为什么自称汉族而不是“秦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这短短的十四年,开启了封建王朝的开端。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等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毕竟立国太短,国家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六国的其他子民很多还都心怀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