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彭城之战刘邦五十六万大军为什么会输得那么惨

彭城之战刘邦五十六万大军为什么会输得那么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22 更新时间:2024/2/8 10:21:48

彭城之战对于项羽和刘邦来说都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尤其是项羽。最后项羽依靠三万兵力战胜了刘邦五十万大军,让刘邦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

实际上从双方兵力的数字来看,项羽此役能获胜堪称奇迹,冷兵器时代想要以少胜多基本上是很难做到的。那项羽究竟是如何打败刘邦的呢?只可惜此后项羽没有乘胜追击,让刘邦有了喘息的机会,不然楚汉之争的结局或许就要改写了。

春秋时期,夫差率精兵北上,与诸侯会于黄池,国中仅有老弱病残留守。勾践趁机发难,与吴兵交战,俘虏吴太子友。吴国元气大伤,终败于越国,夫差也在兵败后自尽。

东汉末年,关羽率荆州精兵北伐襄樊,大败于禁七军,威震华夏。孙权趁关羽北伐之际,派吕蒙偷袭荆州。荆州兵听闻后方有变,军心顿时大乱,一夜之间全部逃散。关羽仅率百余士兵退守麦城,兵败被杀。

吴王夫差和关羽的兵败是典型的大军在外、后方被盟友袭击的战例,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哪怕是强如夫差、关羽也难以抵挡。在历史上,有一个人在友军背盟、两面夹击的情况下,不但全身而退,还达成一次完美的反杀。

此战就是著名的彭城之战。关于彭城之战,大多数人只知道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项羽率三万骑兵发起突袭,击败五十六万汉军,很少有人站在项羽的立场上考虑,他当时面临的形势有多么险峻。

战争的背景是在汉军东进伐楚时期。刘邦平定三秦后挥师东进,趁项羽伐齐之际收降河南王申阳、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韩王信、常山王张耳、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汉军与各诸侯联军达到五十六万,攻克了守备空虚的楚都彭城,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虽未叛楚,却也没有出兵救援。

项羽此时的形势就如同当年的夫差一般,甚至还要险恶:十八路诸侯反了十一路,老巢彭城失守;齐地叛乱不断,楚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中;大军出征在外,家眷俱在彭城,军心不稳,随时可能哗变。仗打到这个份上,换了夫差或关羽,基本上可以凉凉了,项羽覆灭在即,楚汉战争将提前结束。

刘邦和其他七路诸侯王也是这么想的,每日在彭城中置酒高会。而楚军在项羽激励下,当此绝境,既没有哗变也没有逃散,反而同仇敌忾,上下一心,欲与诸侯军决一死战。项羽见军心可用,决定用骑兵突袭的方式打一场奇袭战。

彭城即今天的徐州,四面都是平原,适合骑兵作战。项羽集结了三万骑兵,向彭城发起突袭,一举突破彭城外围的樊哙部防线,冲向汉军腹地。项羽对战役形势看的很清楚,只要击溃汉军中军主力,诸侯联军自会不战自溃。因此毫不恋战,如长矛一般冲破汉军防线,一直杀到联军主阵地。

汉军没有想到项羽会突然袭击,外围阵地上的樊哙部也没起到迟滞敌人的作用。楚军骑兵如狼入羊群,仅半日便击溃了五十六万联军。联军兵败如山倒,基层建制被打散,指挥中枢被摧毁,满山遍野都是溃散的联军步卒,被楚军骑兵赶入谷水、泗水、潍水中,溺水而死者数以十万计。

刘邦残部被楚军重重包围,突围无望。恰逢狂风大起,尘沙眯眼冲乱楚军阵势,刘邦趁机突围,扔下老父和妻子,三次把儿子女儿踹下牛车得以逃命。

此战,项羽以敏锐的战场嗅觉、高超的指挥造诣、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仅用三万骑兵击溃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创下军事史上不可能的战争奇迹。

虽然因天气原因未竟全功,但也扭转了战前的不利局面,殷王司马卬战死,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魏王豹归楚,河南王申阳下落不明,代王陈馀、齐王田横与楚停战结盟,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重新归楚。

刘邦遭遇起兵以来的最大失败,老父妻儿被俘,几乎全军覆没,仅剩常山王张耳和韩王信两个附庸侯。关键时刻,韩信打赢了京索之战,又得到了萧何从关中发来的人力物资,才慢慢扭转不利局势,在成皋——荥阳一线展开长达数年的对峙。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信为什么被称为兵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能领兵、会用兵的高手非常多,比如耳熟能详的,白起、孙武、韩信、陆逊、李靖、岳飞等等。纵观这些大神们,每个人都有美誉,有誉为“圣”的,有誉为“祖”的,唯有一个人,被誉为了“仙”,而在后人的心中,更是仿佛站在了兵家的最顶端!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兵仙”韩信!但仔细想来,用兵高手如此之

  • 揭秘汉武帝的上位之路:非嫡非长却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出身皇室,乱于子嗣,止在皇权,死于非命。在历朝历代都避免了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老皇帝下岗,新皇帝登基。但是选择皇位的接班人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毕竟都是亲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话虽如此,但是将来继承的可是整个国家,万人之上的人,还是需要仔细斟酌一番的。君主是国家的未来,太过软弱,必定会被人欺负,太过强硬又

  • 西楚的五大忠臣良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季布,楚地人,随项梁叔侄起事前就以任侠而闻名。季布这个人很讲义气、信用,跟那个“五虎将”之首,反复无常的英布完全是两类人。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据说项家军的军师范增也是季布力邀相请下才出山的。季布擅长使一条画戟,文韬武略,兼有万夫不挡之勇,是“西楚五虎将”之一。季布参与了秦

  •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力再与汉室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徙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了。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胜利,也为汉王

  • 刘邦担任的泗水亭长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混混,一路“混”到了皇帝的位置上,能够把让后世赞叹两千年的霸王项羽打败,创立对后来影响极其深远的汉王朝,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然而这位奇迹人物,最初虽然是小混混,但在秦朝统治时期,也是担任过官职的,泗水亭长。这个官是一个什么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秦

  • 为什么秦朝的人崇尚黑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过秦朝背景电视剧的人,或许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剧中除了秦宫里的女人,无论是秦国的大王、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喜爱穿黑色的衣服。秦国人似乎有着浓厚的黑色情结。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连朝堂的装修风格也有别于

  • 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朝代 后世为什么自称汉族而不是“秦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这短短的十四年,开启了封建王朝的开端。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等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毕竟立国太短,国家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六国的其他子民很多还都心怀故国。

  • 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国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时秦王的易地阴谋没有得逞,所以还没有灭亡。史料记载:安陵国(《说苑·奉使篇》记作鄢陵,《史记·魏世家》记作安陵氏),与信陵国,宁陵国一样都是魏国贵族的封国。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先后被迁为家人。唐雎虽不辱使命,但改变不了大局。宁陵君魏无咎后来被陈胜立为魏王,秦军攻来,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

  • 秦王和唐雎的人物形象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雎:忠君爱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有胆有识,善于激变,大义凛然,机智勇敢。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秦王对唐雎已经是暴怒的时候,唐雎毫不畏惧,反而和秦王顶撞起来。最后,还以死相逼,无奈秦王只得答应的唐雎。可见唐雎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用以勇对暴的形势让秦王只好放弃了易地。唐雎还是一个非常

  • 巫蛊之祸:太子刘据惨死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巫蛊之祸是发生在汉武帝晚年的一桩政治惨案,这桩惨案造成数万人死亡,大批上层官员受到牵连,汉武帝培养多年的接班人也自杀身亡。这桩惨案,动摇了西汉国本,西汉王朝从此由盛转衰。为何这巫蛊之祸能够短时间内波及全国?据史料记载,这是汉武帝年老昏聩,疑惧巫蛊之术,被小人利用的缘故。然而,事情的是这样的么?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