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唐皇室到底是鲜卑人还是汉人

李唐皇室到底是鲜卑人还是汉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31 更新时间:2024/2/8 10:56:20

有些人说唐是鲜卑血脉后裔,从学术上来讲,是不错的,李唐皇室确实有着一部分的鲜卑血脉,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若是特意夸大这一点,就显得有点怪异了。

首先,李唐皇室有鲜卑血脉,这一点不可否认,毕竟李唐朝是建立在魏晋南北朝的废墟之上的,五胡乱华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南下,北方汉地的汉人也开始大规模的南迁,一时之间,北方汉地呈现出一种多民族并存的局面,李唐皇室,就经有过鲜卑祖先,但这又如?

某些人对这一点特意夸大,便是显得有些不合逻辑了,李唐皇室是汉族后裔吗?从后世多是人的墨宝上能看到,李唐王朝是公认的汉族王朝,即使是李唐皇室拥有一部分的鲜卑血脉,难道这个王朝就是鲜卑族治下的王朝吗?

国家是由哪个民族主导的,从来都不是看皇帝的血脉如何,如果要看皇帝的血脉,去欧洲看一下,国与国之间,哪个皇室可以说真正的与其他国家的皇室没有丝毫血脉关系?国家该怎么管照样怎么管。

然而,若是有心特意夸大李唐皇室鲜卑血脉这一点,就显得有点异心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解决民族纠纷,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特意夸大李唐鲜卑血脉,毫无疑问是希望挑起民族问题,建国初期,美帝等国家就曾经试图挑起我国民族纠纷问题,从内部制造混乱,若是真的是为了挑起民族纷争,其心可诛。

其次,或许便是为了吸引眼球,哗众取宠。对于不了解的人而言,李唐皇室绝对是纯正的汉族血脉,但了解一定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李唐皇室是有一部分鲜卑血脉的,了解到这一点,对某些人来说就成为了炫耀的资本,为了哗众取宠,特意将这一点着重强调出也是很可能的。

当然了,还有一些人对于李唐皇室拥有鲜卑血脉这一点表示坚决抵触,这也是不对的,李唐皇室拥有鲜卑血脉,这一点不可否认,虽然不必过分强调,但全盘否认很明显也是不可取的,事实放在那里,鲜卑血脉也不是杜撰出来的,虽然李唐皇室拥有鲜卑血脉,但李唐王朝是妥妥的汉人王朝,也是不可反驳的。

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民族,换作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也一样,也都是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民族,融合本就是一种发展,过分强调民族问题,很多时候,往往更容易引起民族纠纷。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二十一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1、唐高祖李渊简介:唐朝开国皇帝,大唐帝国的奠基人,唐高祖李渊简介(566-635年6月25日),唐朝开国皇帝。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

  • 白居易官场主要成就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翰林学士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

  • 白居易的晚年生活:于洛阳安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晚年生活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830年12月,任河南尹。831年七月元稹去世。832年,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元家给白居易润笔的六七十万钱,白居易将全数布施

  • 白居易任职苏杭:山塘街由他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任职苏杭:820年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绯色即朱色,为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824年

  • 白居易的仕官生活:贬谪江州成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任左拾遗时,白居易

  • 玄武门之变杜如晦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幕府谋臣,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以为从事中郎,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玄武门之变时,

  • 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避免不了的就是手足相残,公元626年的唐朝就发生了一场为了争夺权力的流血政变。唐朝建立之后,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党和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党开始明着暗斗,矛盾一触即发,最后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唐朝江山开始掌握在李世民手中。李世民登基后,就开始论功行赏,其中有五个人功劳

  • 玄武门之变时禁军为何按兵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确实会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李世民能顺利发动政变,而李渊作为一个开国皇帝竟然没有掌握足够的禁军来预防政变,这是不是不合常理的?其实唐高祖李渊在登基的时候,就从当初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了几万人作为“禁军”,专门守卫皇宫的安全。而玄武门之变时,李渊的禁卫军也的确在李渊身

  • 李世民发起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因为在与兄长李建成角逐帝位的过程中,李建成占上风,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历史记载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建立唐朝,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在《唐书》里说李唐王朝建立后,李世民功

  • 历史上对玄武门之变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发,方惧“毁巢”之祸,宁虞“尺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