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郭子仪的故事七则

唐朝名将郭子仪的故事七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14 更新时间:2023/12/8 11:42:24

诚感鱼朝恩

郭子仪抵御吐蕃时,鱼朝恩指使人挖掘其父坟墓,大臣都担心他举兵造反。郭子仪入朝后,代宗将此事告诉他,他流泪道:“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派人对他说鱼朝恩将对他不利,部下也要求跟随前往。郭子仪没有同意,只带十几个家僮前去。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哭道:“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

恳辞尚书令

广德二年(764)十二月,唐代宗任命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恳辞不受。代宗又命五百骑兵持戟护卫,催促他到官署就职,郭子仪仍不肯接受任命,上奏道:“太宗皇帝曾任此职,因此历代皇帝都不任命,皇太子任雍王,平定关东,才授此官,怎能偏爱我,违背重要规定。而且平叛以后,冒领赏赐的人很多,甚至一人兼任几职,贪图升官不顾廉耻。现在叛贼基本平定,正是端正法纪审查官员的时机,应从我开始。”代宗皇帝无奈,只得应允,并将他辞谢的事迹交给史官,命令记入国史。

单骑退回纥

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入寇,郭子仪率兵屯驻泾阳。敌军围城,郭子仪亲自上阵。回纥兵奇怪地问:“这个人是谁?”得知是郭令公后吃惊地说道:“郭令公还在吗?仆固怀恩说大唐天子驾崩,郭令公去世,中国无人主持,所以才入侵。郭令公如今健在,大唐天子还在吗?”得知皇帝健在后,道:“我们被仆固怀恩给骗了。”郭子仪派人对回纥人道:“过去你们不远万里,帮助我们平定叛贼,收复长安、洛阳,我和你们共过患难。现你们都抛弃旧友,帮助叛变臣子,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回纥人回答道:“我们本来以为郭令公去世了,不然怎么会来这里。如果令公活着,我们能见他一面吗?”

郭子仪便要出城相见,部下纷纷劝阻。郭子仪道:“敌军是我们的几十倍,我们无法抵敌,我要用诚意感动他们。”命人喊道:“郭令公来了!”郭子仪率几十名骑兵出城,面见回纥首领道:“我们曾一起共患难,怎么如今把这交情给忘了?”回纥人都放下兵器下马跪拜,并道:“果然是我们的父辈。”郭子仪就喊他们一起喝酒,送绸缎结交,发誓和以前一样友好,接着说道:“吐蕃本是与大唐和亲的国家,无端侵略,是不认亲人。吐蕃的马牛布满几百里地,诸位如果反戈攻击吐蕃,就如同拾取一样,这是上天的恩赐,不能失去良机。况且逐走异族获取实利,和我国继续友好,不是一举两得吗?”回纥人听后,答应退兵。

纳俸充马价

回纥人请求卖给唐朝一万匹马,而朝廷因开支不足,准备只买一千匹。郭子仪道:“回纥人立有大功,应报答他们的支持,而且国内也需要马,我请求缴纳一年的俸禄,帮助出马钱。”虽然唐代宗没有同意,但仍得到别人的称赞。

不徇私情

郭子仪曾严令禁止军营内无故骑马。郭子仪的妻子南阳夫人的奶妈的儿子触犯禁令,被都候乱棍打死。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到他面前哭诉,指责都虞候骄横,郭子仪将他们斥退。次日,郭子仪将此事告诉幕僚们,并叹道:“我的几个儿子,都是当奴才的料。他们不赞赏父亲的都虞候,反而痛惜母亲奶妈的儿子,不是当奴才的料又是什么!”

囚子请罪

郭暧曾和升平公主发生了口角,骂道:“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公主大怒,回宫告诉父亲。代宗道:“他说的没有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并命公主回家。郭子仪得知后,将郭暧关起来,自己去向皇帝请罪。代宗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用理他。”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杖打数十。

强藩畏服

田承嗣割据魏州时,骄横无礼。但郭子仪遣使至魏州,却向西跪拜,并指着膝盖对使者道:“这个膝盖很久没向人下拜了,今天拜一拜郭令公。”李灵耀占据汴州,不管公私财物,只要经过汴州,一律扣押。而郭子仪的财物经过他的辖区时,李灵耀非但不敢扣留,还命人护送过境。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勣是唐朝初代的名将,他早期在瓦岗军效力,后来跟随了李密降唐。他是唐朝开疆扩土的主要大将之一,他曾经大破突厥,收复高句丽。他一生战功无数,被封为了英国公,也是凌云阁24功臣之一,后来他跟李靖共称为唐朝初代的两位帅星。李靖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他并不是托塔李天王,而是唐朝开国的名将之一,同样也是

  • 历史上对郭子仪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旧唐书·郭子仪传》: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大致意思是:天下安危系于他身上三十年。校中书令考察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廷不猜忌,功过一代而皇帝不怀疑,人间欲望都满足享受了而君子们不怪罪。郭子仪过着这样完美的人生,古今少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排最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初的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了怀念当初一同打下天下的功臣,命人建起了凌烟阁,里面放置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些画像又被称作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上和真人差不多大小,画像皆是向北站立。在二十四功臣中最高的是宰辅,这是内一层,在中间一层是功高王侯,外面的一层则是其他的功臣。李世民是一个杰出的皇帝,能够很好的恩

  • 黄巢起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末人民生活的困苦。唐代后期,江南的社会经济虽有某些发展,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对人民的压榨“惟思竭泽,不虑无鱼”。僖宗时翰林学士刘允章指出当时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人民无法生活,只有起来反抗地主阶级及其政府。859年(大中十三年)十二月,裘甫领导浙东农民起义;868年十月,庞勋领导桂林戍卒起义

  • 黄巢起义吃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在失败前夕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采用过的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食人纪录。这一份骇人听闻的食人纪录,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按照历史教科书,黄巢是农民革命领袖,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推翻封

  • 黄巢起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巢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宋·张端义《贵耳集

  • 历史上高阳公主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高阳公主意图谋反,被人告发,后来唐高宗赐其自尽而死。高阳公主为唐太宗所钟爱爱女,从小百般呵护,后来唐太宗把她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可惜房遗爱不是高阳公主喜欢的类型,内心对这门婚事及其不愿意。二人结婚后,高阳公主偶遇和尚辩机,辩机和尚知书达理,正好是高阳公主心中理想的人选,于是二人交往越来

  • 历史上高阳公主墓地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阳公主的墓葬还没有发现,在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唐朝的高阳公主,是因谋反罪名被赐死的,因此不能安葬在皇陵。当时被草草埋葬,所以墓地也无从寻找。高阳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公主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奴

  • 长孙无忌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四年(659年),无忌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上元年间平反。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

  • 唐朝第一美女安乐公主李裹儿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唐朝中期十分的混乱,在武则天统治后期,各方势力几乎在混战,而武则天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将自己儿子李显贬去了庐陵。就在李显前往庐陵的时候,他的妻子韦氏在途中早产生下了一个女婴,因为当时条件简陋,李显就脱下自己的衣服为女婴做了襁褓,所以他给这个女孩起名李裹儿。在记载各种唐朝历史的史书上,对李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