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对郭子仪的评价

历史上对郭子仪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61 更新时间:2024/2/8 10:57:17

《旧唐书·郭子仪传》: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大致意思是:天下安危系于他身上三十年。校中书令考察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廷不猜忌,功过一代而皇帝不怀疑,人间欲望都满足享受了而君子们不怪罪。郭子仪过着这样完美的人生,古今少有。为何如此呢?关键原因还是在于他个人是唐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郭子仪武举中第入仕从军,官升九原太守,中央朝廷的六部官吏未重视他,玄宗皇帝李隆基还不一定知道这人。若是知道后面发展的事,一定会提拔起来重用。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被拜为朔方节度使,领朔方军东讨安史叛军。

连战连胜,击破史思明数万军队,收复河北河东地区。这时,李隆基最后一支直属军队由名将哥舒翰统帅,于潼关战败,天子只得入蜀。苦熬多年的太子李亨不声不响间在灵武登基称帝,下诏军队归灵武,先别管安史叛军了。于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率五万精锐大军赶赴新君李亨处。

唐肃宗对毫不犹豫赶来表忠心的郭子仪示好,任其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兼朔方节度使。这时宰相房琯主动请缨征伐叛军,战败损失大半。叛军领着胡人数万精锐大军(曾归附大唐近百年),要灭了李亨的新唐政权。

郭子仪联合回纥军队迎战,大胜,俘虏数万叛军,不可胜数牛羊,河曲被平定。郭子仪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再领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领命克复两京,唐肃宗对他不是很放心,使劲使绊子安眼线设掣肘,导致数次大败,还将其免官。后来赵王李系为天下兵马元帅,但剿灭叛军这事始终无进展,只得再把郭子仪找来,带兵出征讨伐叛逆。

唐肃宗进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命其节度各军。郭子仪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杀起叛逆毫不手软,各地将领尽皆恐惧,不再敢作乱。唐肃宗驾崩,独见郭子仪一人。唐代宗即位屡听谗言,收取郭子仪兵权,罢官处理,先增实户后贬督建皇陵。

郭子仪能官复原职,不被兔死狗烹,还得谢谢那些叛军作乱:史思明长子史朝义率军攻克洛阳,吐蕃大军攻入长安。这时唐代宗知道事情必须得找个靠谱的人来收拾了,只得把郭子仪再找来,驱逐吐蕃。果不其然,接连大胜,捷报不断传向朝廷。

代宗驾崩,德宗继位,外患未除郭子仪又被召入中央朝廷,进位太尉,兼中书令、皇陵使,赐号“尚父”,明升暗降处理着。郭子仪功勋卓著、赫赫战功,常常带着几十骑平定一次叛乱,大唐没他就是必亡的下场。多少次长安洛阳被攻占都是郭子仪夺回,多少次内乱外患是郭子仪扫除。

对于郭子仪,很多人都单纯认为他是一个军人,军事家,其实他还是一个朝堂上的政治家。皇帝需要他打仗的时候,他就领兵打仗;不需要他打仗的时候,就让他回来当宰相,处理政事。出将入相三十余年,荣耀百年。四朝皇帝的尊宠,皇帝都不敢动的郭子仪,不是不敢动,不是不敢杀。而是杀了,就有十之八九亡国的概率,他们不敢赌,这是极其现实的原因。

郭子仪,一生荣宠铭记史书。但在风光的表面下的胆颤心惊,生死,有几人知晓。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排最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初的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了怀念当初一同打下天下的功臣,命人建起了凌烟阁,里面放置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些画像又被称作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上和真人差不多大小,画像皆是向北站立。在二十四功臣中最高的是宰辅,这是内一层,在中间一层是功高王侯,外面的一层则是其他的功臣。李世民是一个杰出的皇帝,能够很好的恩

  • 黄巢起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末人民生活的困苦。唐代后期,江南的社会经济虽有某些发展,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对人民的压榨“惟思竭泽,不虑无鱼”。僖宗时翰林学士刘允章指出当时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人民无法生活,只有起来反抗地主阶级及其政府。859年(大中十三年)十二月,裘甫领导浙东农民起义;868年十月,庞勋领导桂林戍卒起义

  • 黄巢起义吃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在失败前夕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采用过的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食人纪录。这一份骇人听闻的食人纪录,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按照历史教科书,黄巢是农民革命领袖,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推翻封

  • 黄巢起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巢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宋·张端义《贵耳集

  • 历史上高阳公主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高阳公主意图谋反,被人告发,后来唐高宗赐其自尽而死。高阳公主为唐太宗所钟爱爱女,从小百般呵护,后来唐太宗把她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可惜房遗爱不是高阳公主喜欢的类型,内心对这门婚事及其不愿意。二人结婚后,高阳公主偶遇和尚辩机,辩机和尚知书达理,正好是高阳公主心中理想的人选,于是二人交往越来

  • 历史上高阳公主墓地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阳公主的墓葬还没有发现,在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唐朝的高阳公主,是因谋反罪名被赐死的,因此不能安葬在皇陵。当时被草草埋葬,所以墓地也无从寻找。高阳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公主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奴

  • 长孙无忌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四年(659年),无忌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上元年间平反。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

  • 唐朝第一美女安乐公主李裹儿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唐朝中期十分的混乱,在武则天统治后期,各方势力几乎在混战,而武则天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将自己儿子李显贬去了庐陵。就在李显前往庐陵的时候,他的妻子韦氏在途中早产生下了一个女婴,因为当时条件简陋,李显就脱下自己的衣服为女婴做了襁褓,所以他给这个女孩起名李裹儿。在记载各种唐朝历史的史书上,对李裹

  • 历史上的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孙无忌这名字是有点怪,他是唐朝功臣位列第一的人,不过他的知名度却不是很高,从文或从武的角度看,比他厉害的人比比皆是,那到底为什么他是唐朝第一功臣?还被封了国公。要从玄武门事件开始看。玄武门事件,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唐朝时期德高望重李世民在玄武门发生事变。当时的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很受李世民

  •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布衣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布衣之交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依靠身边的一班文臣武将,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为表彰这些大唐功臣,让他们得以流芳百世,并为后世官员树立榜样,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特令在凌烟阁画上了他们的肖像,共有24人。其中位列榜首的便是大唐名相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府洛阳人。他的先人是北魏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