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与西南夷的联系

司马迁与西南夷的联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04 更新时间:2024/2/8 10:38:16

司马迁与西南夷:

蜀地以南的西南夷地区包括今天的四川西部、贵州、云南等地区,这里在秦朝时设立郡县,司马错攻占的黔中郡就是今天的贵州地区。汉朝建立后,西南夷地区自立,其中黔中是夜郎国,在云南西部有滇国,滇国北部是邛都国,东部是昆明等地。

汉朝建立近七十年,与西南夷没有建立联系,《史记》的太史公自序记载派司马迁出征西南夷,攻占昆明、邛、笮等地应该是汉与西南夷最早的交往。西南夷传也记载直到建元六年时才与夜郎国通使,攻占昆明的时间应该是在此之前,以后的记载中没有关于攻占昆明的记载,而元狩元年开始派使臣通身毒(印度)时被滇国阻挡,使臣都滞留昆明,可见当时司马迁攻占的昆明是汉朝的边境。前135年唐蒙出使夜郎,留下了著名的夜郎自大的典故,滇国也对汉使提出过同样的问题,这是两国长期与汉朝没有交往、封闭的原因。

司马迁攻打昆明和邛的时间应该是在建元元年以前,因为他从西南回到中原时他的父亲被封为太史公参与封禅准备,在洛阳病重,临终让他从事历史写作。建元元年进行建明堂、封禅、改服色活动的失败,固然有窦太后反对儒术,也和太史公司马谈在洛阳病逝有重要关系。司马迁此后就再也没去西南地区,在唐蒙使夜郎后,汉武帝让他修建通夜郎的道路,耗费大,蜀人都反对,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前往安抚蜀地。司马相如回报后,汉武帝询问他对西南夷内附的政策,司马相如建议招抚,因此被派往蜀地出使,担任中郎将,率领副使王然于、壶冲国、吕越人等前往招抚西南夷,司马相如这次招抚、开拓不费兵卒就取得重要成功,西南夷传记载总共设立了十余县,当时一郡也就数县,司马相如开拓的地区被设立都尉治理。

由于班固对《史记》的删改,造成了后世误解历史,就像班固把司马迁的封禅书照搬到《汉书》中,只是把“太史公”窜改为“太史令司马谈”那样,其实司马谈没参加元封元年的封泰山,是司马迁参加了元封元年的封禅。司马谈在建元去世,他在对司马迁的遗嘱中也说了自己没能参加封禅是命运,怎么可能像班固写的参加元封元年的封禅。在司马迁平定昆明、邛回中原后,直到平定南越,汉朝才对西南夷用兵。派八校尉攻打,灭亡了头兰,设立牂牁郡,迫使夜郎朝见,元封二年派兵攻滇国,最终使滇国臣服,但是没有直接攻占夜郎和滇国,只是设郡封两国为王,也没能打通去身毒的道路。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迁死因与后代的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史公自序》云:“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此龙门在何处,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说在今陕西韩城市,一说在今山西河津县。最早持“陕西韩城说”者是唐代的张守节,他在《史记》“正义”中说:龙门山在夏阳县(今韩城)。同时,韩城市嵬东乡徐村住有冯、同二姓,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他们自称,原本为司马姓氏,因

  • 司马迁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介绍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6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

  • 司马迁的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父授遗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春天,汉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作为参与制定封禅礼仪官员的司马谈却因病留滞在周南(今湖北)未能继续前行,更因此而心中愤懑以致病情加重。奉使西征的司马迁在完成任务后立即赶往泰山参加封禅大典,行到洛阳却见到了命垂旦夕的父亲。弥留之际的司马谈对司马迁说

  • 大泽乡起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后期,秦王嬴政大兴土木,为了抵抗匈奴,发兵三十万,征民夫几十万修建长城,死伤无数;之后他用七十万囚犯,动工建造阿房宫。到了秦二世胡亥继位,昏庸无道,征用大量民夫和囚犯修建秦始皇陵墓,无一人生还。一时间造成农田无人耕种,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公元前209年,阳城地方官押着九百民夫到渔阳看守,在

  • 大泽乡起义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到渔阳戍边,陈胜、吴广等900余民戍卒前往渔阳。大家都是贫民,一路上互相交流、互相扶持,对于秦的暴政都是敢怒不敢言。七月正是梅雨季节,连续多天的雨水淹没了大桥,致使他们被困,眼看着规定的期限就快到了,再赶也来不及了。大家都知道,按照秦国的律法,延误了军期,最后都会被

  • 大泽乡起义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泽乡起义,领导人是陈胜、吴广,二人都是贫苦农民出身,为了反抗秦朝的暴政,领导大批平民进行殊死抵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大泽乡起义又被称为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战争。秦始皇时期,为了抵抗匈奴,发兵三十万、征用苦力几十万修建长城;为了修建豪华巨大的阿房宫,他又用七十万囚犯,

  • 大泽乡起义简介:陈胜吴广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发生在秦朝末期,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部分,大泽乡起义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封建统治,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称皇帝的人,他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货币,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大战乱时代。在后期他大兴土木,为了抵

  • 楚汉之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楚汉之争的过程公元前206年五月,项羽前去攻打田荣。刘邦趁机出兵,

  • 楚汉之争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背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病逝,中车府令赵高等人发动沙丘政变,矫诏将长子扶苏、大将蒙恬赐死,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秦二世昏庸荒淫,赵高又专权乱政,赋敛益重,戍徭无已,致使天下越发困疲,百姓苦不堪言。帝国每况逾下,十年暴政最终引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二世

  • 黄巾起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