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聚众喝酒要被砍头

中国最早的禁酒令:聚众喝酒要被砍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4/1/7 20:41:17

《尚书》的《周书·康诰》一篇,是记载代周成执掌国政的(姬旦)指示侄子姬封在卫国禁酒的公开命令。此篇命令不只是针对姬封的卫国的,也是对整个周王朝包括首都在内的所有辖区。

姬旦在这篇公开训令中并没有完全禁绝喝酒行为,而是采取三个分级措施:其一,在王朝首都担任各级官职的贵族子弟,不可经常饮酒;其二,在诸侯国担任各级官职的贵族子弟,只有在祭祀时方可饮酒;其三,照顾居住在卫国的殷商旧民,在父母高兴的情况下,他们可饮酒。

政策不可谓不细!既然如此之细,就不免最后有严厉的条款,最严厉的就是防止群饮,因为一旦酒壮人胆,不满情绪会被点燃,人们会闹事儿造反。因此,姬旦说道:“假如有人举报说‘有群饮的’,姬封你不要放纵他们,要将他们全部逮捕,送到王朝首都来,我亲自判决杀掉他们。”如此严厉的条款仍然是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的,对于殷商旧族愿群饮的,放一马,不杀他们,给予教育、训诫。但是呢,经过劝说再不改的,同样杀掉。

周公的残酷政策在西周初期确实起到震慑性作用,但是,到了第十代君主姬胡(周厉王)那里,禁酒训令就不大管用了。姬胡的近臣荣夷公贪财好酒,还拒绝任批评。当时的人说以他为代表的那一类官员“听言则对,诵言如醉”。用现在的话来说:你说顺耳的,我就跟你谈几句;你说不顺耳的,我就装喝醉了,听不见,不搭理你。

厉王一代在荣夷公的折腾下,当然还有他自己镇压不同意见的行为,导致了内部变乱。一场政变把他打跑了,跑到一个叫“彘”的地方,委屈了14年死掉。政变发生后,“共和”二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献上。周公与召公两大传统政治家系共同主政,度过了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14年。

这14年始自公元前841,结束于公元前828年。从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官方文献记录某年发生了何事。此前的事情只能说个大概,比方说,姬旦写的《康诰》训令只能说是在成王初期、周公摄政之时,而无准确年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夏桀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桀是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就是他了。帝发死后,夏桀继位,夏桀文武双全,尤其擅长武艺,他能“手搏豺狼,足追四马”,放眼古代数千年历史,几乎没有人能与夏桀相比。自从孔甲乱政之后,夏王朝的统治就已经日益衰落,到了桀继位的时候,愿意给夏王朝上贡的部落不断地减少,夏王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也已破裂。桀因此而

  • 夏桀和商纣有哪些共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桀和商纣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亲手将夏朝推下政治舞台。商纣是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商代走向灭亡,与商纣的暴行有直接的关系。说起夏桀和商纣,俩人有很多相同点,都残暴、荒淫无度,俩人残暴的行为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其一,俩人都有不错的才华,但是都将才华用错了地方。夏桀文武双全,十分

  • 历史上的夏桀有哪些暴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的恶行罄竹难书。首先,夏桀荒淫无度,在全国抢了很多女子,将她们放入自己后宫,以供玩乐。当初,施氏部落因为不堪夏桀的压榨,准备讨伐夏桀。夏桀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派兵降服了施氏,并让施氏首领将妺喜嫁与他为后。妺喜有倾国姿色,夏桀得到妺喜之后更加荒淫无度,整天将妺喜抱在怀中,和妺

  • 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

  •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周朝经历了三十七代天子,八百多年,到公元前二百六年,才被秦国灭掉。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

  • 李景隆:葬送建文帝江山的靖难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景隆的介绍李景隆(生卒年不详),小字九江,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早年袭爵曹国公,常奉旨出京练军,后协助建文帝削藩。靖难之役时,李景隆被拜为大将军,率朝廷军队征讨燕王朱棣,结果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燕军击败,丧师数十万,以致攻守形势逆转,最终被夺职召回。燕军逼近南京

  • 洪都之战:2万人在60万大军围攻中坚守85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洪都之战的介绍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对阵双方为朱元璋军和陈友谅军,朱元璋军2万,陈友谅军60万,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双方围绕洪都城(今江西南昌)展开了激烈的攻夺,最终以朱军坚守85天,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守城方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指挥

  • 王保保:唯一击败过徐达的天下奇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保保的介绍扩廓帖木儿(Köke Temür,蒙古语意为“青铁”,?—1375年/1376年?)。蒙古伯也台部人,生于光州固始县,汉名王保保。元朝末年将领。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元末农民起义时,扩廓帖木儿跟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

  • 北宋能打仗的三个大太监:不去宫斗去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一朝,宦官们的官位品级都比较低,与前朝同行比起来待遇区别也很大,而他们想获得在舞台上机会不多的演出机会,只有抢本已落没的武将们的饭碗。赵家皇帝对于武将的防范与猜忌,到了无复以加的地步,常常派出文人或太监(以后者为主)到军队任监军,赋予了监军更多的权力,监军常常可以代替主帅作出军事决策,这为太监势

  • 甘露之变:第二次宦官弄权时代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甘露之变的背景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文宗向来不满宦官专权,大臣李训、郑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便与文宗密谋诛灭宦官。李、郑二人是因为王守澄的引荐而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