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许褚和典韦谁更厉害

许褚和典韦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99 更新时间:2024/2/8 10:46:04

典韦许褚两个人肉搏的话,谁更厉害,这个要看是演义中,还是正史中的典韦和许褚了。

在《三国演义》的“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穗大战吕布”一回中,典韦和许褚交过手,两个人算是平手。

当时,曹操听从了谋士荀彧的建议,东征陈地的黄巾军,取得大捷。曹洪斩杀了何曼李典生擒了黄劭,而典韦追击败走的何义。

何义被许褚生擒,典韦跟许褚讨要何义,许褚说:“你若赢得手中宝刀,我便献出!”典韦大怒,执双戟大战许褚。两个人从辰时打到午时,打了整整一上午没有分出胜负。中午稍作休息之后,两人又从中午打到了黄昏,还是没有分出胜负。后来,曹操施计,挖了陷坑才抓到了许褚。

由此可见,典韦和许褚两个人肉搏的话,在《三国演义》中是不分胜负的。

再来看看《三国志》中关于典韦和许褚的记载。

典韦是“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长的非常魁梧,臂力很大,想成为一名江湖侠客。从这里看来,典韦的武功不错,善于格斗。

典韦的兵器是“一双戟八十斤”,感觉这个重量就是步行的节奏,肉搏应该很强。

许褚是“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这是《三国志》中记录的有身高的几个人之一。八尺相当于现在的1米9左右了,加上腰大十围,感觉这体型比蒙古摔跤手的体格棒多了。

许褚力气比典韦更大。在守卫褚壁时,“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许褚可以拽着一头牛的尾巴拖行百余步之远,这个比典韦持八十斤的双戟难度大多了。

所以,按照《三国志》中的记载,典韦和许褚肉搏,许褚取胜的几率更大。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国武将排名的民间流传版本,“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

可见,在民间是认为典韦比许褚厉害的,典韦第三,许褚第八,这个估计主要是典韦舍身救曹操,带来的加分项。

如果按照类似现代散打的回合制肉搏,典韦只要能坚持到最后,因为他善于格斗术,点数上应该有优势,会取胜。而许褚更壮,力气更大,耐力久,没有时间限制的话,时间久了,典韦会落下风,许褚就会赢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原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的失误

  • 赤壁之战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

  • 赤壁之战周瑜反间计效果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盖在建议长途火攻突袭时,并没有提及风向问题,而只提到曹军船只首尾相连,就可以进行火攻。根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席龙飞的《中国造船史》一书分析,中国风帆技术出现在战国时期,而到汉代则已经很成熟了。其中以三国东吴万震所撰写的《南州异物志》中对帆船技术的记载最为宝贵(《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这里面就详

  • 赤壁之战庞统巧施连环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

  • 赤壁之战苦肉计周瑜打黄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使用黄盖苦肉计,曹操大军南下后,先占领了新野,大胜了刘备军队,使得刘备军队只能仓促的往南方逃走。途中众人商议如何才能摆脱曹操大军的追赶,最后得出只能联合东吴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于是刘备派出诸葛亮去游说孙权。诸葛亮不负刘备所托,说服了孙权同意与刘备大军一起对抗曹操大军。但是刘备与孙权联合后,能出

  • 赤壁之战吴国大将黄盖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放火烧了自己的船,与剩下人员一起跳入江中,游回自己的领地。但是,黄盖跳入江前,被张辽的箭所射中,最后被救上来的时候,甚至许多人都认不出来这是功臣黄盖。还是黄盖自己叫了韩当一声,才被韩当认出来。赤壁之战之后,黄盖因为受了箭伤,一直在东吴修养,远离孙权的政治中心。因此,在小说《三国演义

  • 赤壁之战双方伤亡人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是这样描述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案例,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合五万大军在赤壁相遇。孙权和刘备联军利用曹军不熟悉水性的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军。赤壁之战后,孙权稳固了江东的统治,刘备则占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南

  • 赤壁之战火烧赤壁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了,典故就不在重复,今天我们来探讨赤壁之战里的万千木船,到底是谁烧的?真烧还是假烧?为什么要烧?烧了多久?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古代造船是木头做的,然而木头是易燃物品,现代科学技术鉴别下,木头可在200摄氏度燃烧,400摄氏度可自燃。演义中赤壁之战把诸葛亮几乎神化了,他三次智取周

  • 孙权: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史料记载,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不是诸葛亮。译文:建安十八年,孙权坐大船来观军,。曹操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

  •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