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的关系

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4/1/3 5:33:06

安乐公主(684—710),唐中宗李显幼女,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小名裹儿。她先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又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在唐中宗统治时期,她大肆开府设官,干预朝政,贿买官爵,宰相以下的官员多出其门。又想仿效武则天当女皇,让唐中宗立其为“皇太女”,未果,于是毒死了父亲唐中宗。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李裹儿合谋下毒暴毙身亡,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同月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由韦后临朝称制,企图改朝换代,让韦后称帝,安乐公主当皇太女。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相王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武等。史称唐隆政变。乃废少帝,奉其父相王旦复位,是为唐睿宗。自此唐朝帝位转往李旦一系,直至唐亡。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三日(710年7月24日),太平公主逼李重茂退位,李旦登上宝座,是为唐睿宗,改元景云,三天后,李隆基被立为太子。此次政变虽结束了韦皇后集团控制朝堂的状况,但代之以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对抗,而睿宗无法处理此局面,于景云三年(712年),禅让帝位给李隆基,是为唐玄宗。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唐玄宗发兵,诛灭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之死,才最终结束了自中宗朝以来朝局多年混乱的局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和薛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和薛绍之间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大唐的一段佳话,薛绍是太平公主一生最爱的男人,记得太平和薛绍的初见是那么的唯美,可也有人说一见薛绍误终身,因为后来薛绍被诬告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通谋反对武则天,被判极刑处死。其实薛绍并没有谋反,在囚牢中含冤而死,其实薛绍的死并不是冤死,而是死在了权利斗争的牺牲品,之

  • 安乐公主墓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有名的女性众多,除了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外,安乐公主也颇为有名,其故事也屡屡出现在电视剧之中。安乐公主寓意安乐,可她最终却不得安乐,惨遭杀害,还落了个“勃逆宫人”的称号。长安区博物馆对外公布了唐朝安乐公主墓志。作为大唐公主,仅300字左右的志文概述了安乐公主受宠爱、毒杀父皇、宫廷政变被杀的

  • 唐太宗李世民十四个儿子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后世敬仰的明君,是万人瞩目的“天可汗”,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但是这样一位辉煌一生的君王,主导了玄武门之变的君王,他的儿子们结局又是如何呢。唐太宗的儿子们:长子李承乾,后来的恒山王。李承乾生于承乾殿,因此叫“承乾”本来虽是长子,但是腿脚不好,即使作为储君,依旧惶恐,李承乾

  • 唐朝贞观之治产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庙号太宗。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政变”夺权称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

  • 李世民武则天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夫妻关系637年,14岁的武则天以功臣之女的身份入宫,成了李世民的妃子,很快被封为才人。为什么武则天颜值高、举止美,只能当才人呢?因为在看重门第的初唐时期,人们普遍青睐名门望族的女子,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原本是个木材商人,出身本就低微;幸而在高祖夺天下的时候出过力,封了官。但是,天下就是这样,一朝天子

  • 太平公主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太平公主是因为谋反被唐玄宗赐死的。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她身上遗传了武则天的聪慧与野心,曾与李隆基联手平定韦后之乱。不过后来太平公主因为与李隆基发生了权力之争,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一心培养势力,结果还没有来得及谋反就被唐玄宗先发制人,给赐死了。武则天死后,野心勃勃的韦后妄图效仿武则天,成为第二

  • 唐太宗贞观之治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

  • 历史上李显当了多久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唐中宗李显,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李显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起伏波折的帝王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极大刺激,称帝以后,政治上无所作为,成就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皇后韦氏。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

  • 李旦禅位于李隆基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按照常理他既非嫡又非长,太子、皇帝轮不到他坐,但那是正常情况下,如果情况不正常,可就一切凭实力说话了。李旦本人并无突出才干,能当上皇帝纯属命好。第一次登基是母亲武则天拉来充数的,第二次登基是儿子和妹妹发动政变把他推上台的——自己的皇位都是儿子李隆基弄来的,他要是把皇位传给长

  • 隋朝灭亡的原因总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的功与过杨广文武双全,野心勃勃,执政之后,就发挥了他武将的才能,一直努力实现壮志雄心。隋炀帝好大喜功,滥用民力这些都是一些诱因,激化了社会矛盾。隋朝的灭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隋朝是宫廷政变建立,政权被财阀士族垄断的格局还是不变。隋文帝采取的抑制士族势力的措施还是没什么效果。同样的,隋文帝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