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武则天的关系

李世民武则天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04 更新时间:2024/1/10 13:36:22

夫妻关系

637年,14岁的武则天以功臣之女的身份入宫,成了李世民的妃子,很快被封为才人。

为什么武则天颜值高、举止美,只能当才人呢?

因为在看重门第的初唐时期,人们普遍青睐名门望族的女子,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原本是个木材商人,出身本就低微;幸而在高祖夺天下的时候出过力,封了官。

但是,天下就是这样,一朝天子一朝臣;武士彠作为高祖李渊身边的老人,并且在玄武门之变时也并没有出过什么力,所以太宗皇帝一登基,他们这些老臣当然会遭到清洗。

而且不久他就去世了,这下他们武家算是彻底的失了势,所以他的女儿进了宫后只做了一个才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还有一点,李世民的燕妃和武则天的母亲有亲戚关系,毕竟武则天母家人跟隋朝皇室有点亲戚关系,所以武媚娘的入宫,背后也有可能是燕妃出了力。

可是为什么直到649年李世民去世,武则天还一直只是一个才人呢?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后宫规制:皇后;正一品的贵、淑、德、贤四妃;正二品的九嫔;正三品的婕妤(9人);正四品的美人(9人);正五品的才人(9人);正六品到正七品的宝林、御女、采女各27人;才人属于正五品,级别较低。

但是最核心的问题是他入宫时,就是才人,足足在后宫呆了12年,她没能再向前进一步,也没有怀孕生子,足见她有多不受宠。

公媳关系

其实,武则天也是非常聪明的,他知道该寻找靠山了,至少保障自己的后半辈子吃喝不愁,在李世民晚年患病期间,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经常在床前尽孝,一找到机会的武则天就和李治眉目传情,暗通款曲,两人联合给李世民带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不过李世民对此并未察觉,不久便去世了。

李世民死后,按照规定,没有生育子女的宫女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这个时候,在感业寺里,武则天想方设法和李治取得联系,让他在李世民的忌日去了感业寺,李治正好也按耐不住对武则天的思念,正好借口去感业寺烧香的机会,多次和武则天幽会。

公元651年,武则天为了对付萧淑妃,就把武则天接进宫中,做了李治的妃子。

她本人也不傻,在回宫的第二年,迅速生下长子李弘,并被封为二品的昭仪,有了儿子的保障,武则天的胃口开始变大了,她先是帮助王皇后扳倒萧淑妃后,又开始和王皇后为敌,为了当上皇后不惜杀死刚生下不久的女儿安定公主

最终成为皇后,不久,外廷的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韩瑗等人或免或贬。自此,武则天正式成为李治的妻子,李世民的儿媳妇。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太平公主是因为谋反被唐玄宗赐死的。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她身上遗传了武则天的聪慧与野心,曾与李隆基联手平定韦后之乱。不过后来太平公主因为与李隆基发生了权力之争,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一心培养势力,结果还没有来得及谋反就被唐玄宗先发制人,给赐死了。武则天死后,野心勃勃的韦后妄图效仿武则天,成为第二

  • 唐太宗贞观之治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

  • 历史上李显当了多久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唐中宗李显,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李显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起伏波折的帝王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极大刺激,称帝以后,政治上无所作为,成就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皇后韦氏。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

  • 李旦禅位于李隆基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按照常理他既非嫡又非长,太子、皇帝轮不到他坐,但那是正常情况下,如果情况不正常,可就一切凭实力说话了。李旦本人并无突出才干,能当上皇帝纯属命好。第一次登基是母亲武则天拉来充数的,第二次登基是儿子和妹妹发动政变把他推上台的——自己的皇位都是儿子李隆基弄来的,他要是把皇位传给长

  • 隋朝灭亡的原因总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的功与过杨广文武双全,野心勃勃,执政之后,就发挥了他武将的才能,一直努力实现壮志雄心。隋炀帝好大喜功,滥用民力这些都是一些诱因,激化了社会矛盾。隋朝的灭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隋朝是宫廷政变建立,政权被财阀士族垄断的格局还是不变。隋文帝采取的抑制士族势力的措施还是没什么效果。同样的,隋文帝晚年

  • 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朝(581年3月4日—618年6月18日)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至618年隋恭帝杨侑让位予李渊,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7年。自隋文帝登基以来,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制,兴建隋唐大运河使到很多城市从此

  • 隋朝对中国历史的三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隋朝,都觉得这是一个十分短暂的朝代,从前到后一共就38年,如果是不算隋末那几个傀儡皇帝的话,其实也就两代皇帝。二世而亡也就只有秦朝与它能相比。这个也是一个暴虐的朝代,隋炀帝当初就是靠杀了父亲,而当上皇帝的。他不仅治家暴虐,治国也暴虐,在他统治的时间里,修长城、建东都、开运河、游江南、巡西域。接着

  • 历史上杨广杀父夺位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朝是历史上存在时间比较短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的存在隋文帝,也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贡献可不少。杨坚在接受了北周王的皇位之后,开始施展自己的雄心抱负。他的目的就是统一北周,建立自己的国家,聪明贤能的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终究还是完成了这个目标。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管理之下,新建立的隋朝发展很好,百姓的生活

  • 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隋灭陈之战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此

  • 隋朝在历史上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创立科举制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尤其重要。纵观中国古代史,人才的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将三百多年来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仕途的九品中正制废除,把选拔用人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夺回,收归中央所有。开始以分科考试的形式选拔有用之才。隋朝设置明经科和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