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托孤诸葛亮和李严的原因

刘备托孤诸葛亮和李严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71 更新时间:2024/1/17 1:53:55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8月刘备兵败夷陵退守白帝城,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成都,223年6月刘备病逝之前对后事作了一番安排,以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三国志》记载:"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刘备托孤给他顺理成章,只是李严的任命有点突兀,因为之前李严一直在地方任职,从未在中枢出任过要职,在托孤之前李严是辅汉将军兼犍为太守,从太守到尚书令和掌控兵权的中都护,李严这个步子迈得有点大,那么刘备临终托孤,为何突然重用和提拔李严?原因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我们就此分析一下。

刘备的核心班底是长期跟随自己的元从派比如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以及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这两大派系的核心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刘焉刘璋父子时期益州本来就一直存在东州军和益州本土派之争,所以214年刘备入主益州后,蜀汉内部除了原有的元从派和荆州集团之外,又多了东州集团和益州本土集团。

先来了解一下何谓东州军:东汉末年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天下十三州中除了远离中原的交州之外,刘焉和刘璋父子长期经营的益州(包括汉中在内)相对稳定,所以失去家园的流民很多涌入到了益州,这其中又以战乱频繁的关中之地和天下第一大郡南阳郡的流民最多,这些流民被刘焉父子利用编练成军,东州军因此应运而生,它是刘焉父子用来制衡强大的益州本土派的重要力量,其中李严、吴懿等人是东州军的代表人物。

刘备入主益州后迅速拉拢东州军为己所用,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刘备迎娶了东州军代表人物之一吴懿的妹妹也就是刘璋的寡嫂吴氏为妻,不过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元从派和荆州派,益州本土派虽然受到三方的打压,但仍有一定话语权,几方势力的矛盾并没有十分突出。

不过在关羽兵败痛失荆州和刘备伐吴兵败夷陵之后,元从派和荆州派损失惨重(刘备伐吴的主力都是荆州出身之人,比如冯习、张南、傅肜等等),包括关羽、张飞、黄忠、马良等一大批猛将和谋臣纷纷去世,光靠元从派和荆州派已经无力强行压制益州本土派,所以这个时候加大拉拢东州军就成为了刘备的当务之急!

也正因为如此,刘备在兵败夷陵后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先是222年拜东州军的领军人物李严为尚书令,223年病逝前又委任他为中都护,是名副其实的诸葛亮之下第一人。

而且从李严"留镇永安"也能看出刘备的良苦用心:魏延镇守汉中防备曹魏,诸葛亮在成都中枢统领全局,李严在永安防备东吴,有东州军的配合,元从派和荆州派仍然可以压制得住益州本土派,至于李严后面获罪被废为平民,诸葛亮死后虽有蒋琬费祎董允等人的努力,但是益州本土派的崛起已是不可阻挡,在蜀汉后期朝中占据上风那是后话了。

有些观点想当然的认为刘备之所以临终前提拔和重用李严是为了掣肘诸葛亮,可能有这个因素在内,但真正的原因绝非这么简单,联合和拉拢东州军共同压制益州本土派才是刘备临终前重用李严的关键原因所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陈宫背叛曹操帮助吕布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年曹操东征徐州陶谦,留夏侯惇、荀彧、程昱、陈宫、张邈等人留守大本营兖州,可是令曹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初为他入主兖州立下汗马功劳的陈宫却突然反戈一击,联合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兖州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人背叛曹操,并迎客居司隶河内的吕布入主兖州。陈宫为何背叛曹操?原因可能在于曹操在兖州擅杀

  • 司马懿单挑魏延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影视剧中,司马仲达先生好像比较喜欢披坚执锐,全副武装,骑着高头大马,鹰视狼顾一番。觉得挺土。和羽扇纶巾,仙风道骨,坐在现代化人力驱动四轮推车上的孔明先生先比,格调品位相差太远。不过,仔细看了三国才发现,司马懿同学,穿盔戴甲可能是工作需要。因为,他的武力值被严重低估,低估到你错误地以为他仅仅是个儒生

  • 司马懿妻子绝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春华也是河内郡人士,与司马懿应该算是政治联姻,她的父亲张汪官至曹魏粟邑令。而张春华年少时就有德行,智慧见识超过常人。嫁给司马懿后为司马懿生下三子一女,即生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平原王司马干和南阳公主。但司马懿对张春华的态度,也仅仅是贤内助而已,在古代,有权势的男人哪个没娶个三妻四妾的?司马懿

  • 诸葛亮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

  • 诸葛亮的主要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主要成就:廉政建设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在诸葛亮执

  • 诸葛亮白帝城托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帝城托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刘备部将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襄阳,达到军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违背湘水划界,在背后对盟友倒戈一击,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

  • 诸葛亮三气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气周瑜当时曹操正在邺郡庆贺铜雀台落成。在铜雀台上大宴文武百官,并将一件西川锦袍挂在树上,下设箭靶,射中箭靶的人就可以得到战袍,武将们个个争先,想展现自己的武艺。武将射毕,曹操又让文官吟诗作赋,记录铜雀台落成之事。曹操正在兴头上,也赋诗吟唱。忽报东吴使节华歆前来。曹操看罢表章,与谋士定计使孙、刘相吞

  • 历史上真实的五胡乱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

  • 五胡乱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汉羌两族交战频繁,彼此争斗不止,而东汉发生的百年羌战,便是深刻改变历史。对两汉历史有了解的人往往只知道匈奴的危害,但是匈奴其实只是危害边塞,并没有深入内地进行掳掠。但汉羌战争就不同了不同,战争发生在凉州(河西走廊),原来是汉武帝从匈奴人手里夺下来的地方,其中的焉支山牧场是最好的军马养殖场,汉代

  • 八王之乱的过程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野心勃勃的皇后贾南风干政。当时杨骏擅权,与贾后对立,汝南王司马亮怕杨骏要害他,逃亡许昌。杨骏为了巩固自身势力,任命其亲信掌管禁军,此举使宗室诸王与某些大臣不满。291年贾后藉由楚王司马玮除去杨骏及其势力,任命汝南王亮与卫瓘掌政。不久贾后利用楚王玮与汝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