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三气周瑜

诸葛亮三气周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9 更新时间:2023/12/17 15:00:06

三气周瑜

当时曹操正在邺郡庆贺铜雀台落成。在铜雀台上大宴文武百官,并将一件西川锦袍挂在树上,下设箭靶,射中箭靶的人就可以得到战袍,武将们个个争先,想展现自己的武艺。

武将射毕,曹操又让文官吟诗作赋,记录铜雀台落成之事。曹操正在兴头上,也赋诗吟唱。

忽报东吴使节华歆前来。曹操看罢表章,与谋士定计使孙、刘相吞并。便上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华歆为大理寺少卿。

周瑜就职南郡太守后,便想报仇,遂上书孙权。要鲁肃讨还荆州,鲁肃无奈,只好前往荆州。

鲁肃来到荆州,刘备孔明之计放声大哭,孔明从旁说还了荆州,便无处安身。触动刘备心中伤处,而大哭不止,孔明于是要鲁肃转告孙权,暂缓讨回荆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五胡乱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

  • 五胡乱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汉羌两族交战频繁,彼此争斗不止,而东汉发生的百年羌战,便是深刻改变历史。对两汉历史有了解的人往往只知道匈奴的危害,但是匈奴其实只是危害边塞,并没有深入内地进行掳掠。但汉羌战争就不同了不同,战争发生在凉州(河西走廊),原来是汉武帝从匈奴人手里夺下来的地方,其中的焉支山牧场是最好的军马养殖场,汉代

  • 八王之乱的过程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野心勃勃的皇后贾南风干政。当时杨骏擅权,与贾后对立,汝南王司马亮怕杨骏要害他,逃亡许昌。杨骏为了巩固自身势力,任命其亲信掌管禁军,此举使宗室诸王与某些大臣不满。291年贾后藉由楚王司马玮除去杨骏及其势力,任命汝南王亮与卫瓘掌政。不久贾后利用楚王玮与汝南王

  • 五胡乱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胡乱华结局匈奴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可能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羯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俘虏几乎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鲜卑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

  • 八王之乱是哪八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软

  • 八王之乱传奇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苟晞(?-311年),字道将。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人。西晋末年名将。苟晞出身寒微,精通兵法,时人比之韩信、白起。八王之乱时候,先后投靠多王,战败汲桑、吕朗、刘根、公师藩、石勒等,威名甚盛,人称“屠伯”,累官大将军、太子太傅、录尚书事等,封东平郡公。张方(?-306年),河间(今河北河间

  • 西晋八王之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史称“八王之乱”。其延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同室操戈之惨,引起的战乱之烈,皆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所罕见。在这场大动乱中,位处今孟津平乐镇翟泉、金村的金墉城,竟成了一座幽禁帝后亲王的皇家监狱。16年中,先后囚禁过一帝、三后、九王,其中,

  • 八王之乱原因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他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问题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贾南风得以干政弄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运转,主要靠两个因素:第一,中央集权制度,特别是皇帝与宰相、地方长官、统兵大臣的关系。第二,拥有一个能够认真实行这

  • 晋朝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404年,刘裕在京口招集失意士人密谋进攻桓玄,被众推为盟主。刘裕击败桓玄,掌握了东晋政权。刘裕灭桓氏后,先取得更高的威望,要取代司马氏皇帝的名号。因此,刘裕为灭晋进行北伐。同时也为消灭国内割据势力而进行统一战争,积累战功,打下帝业根基。经过北伐东晋境内在刘裕势力下全部统一了。刘裕弃用大族作为重要地区

  • 司马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炎,即晋武帝。字安世,河内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咸熙二年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