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维为什么会被称为诗佛

王维为什么会被称为诗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13 更新时间:2024/1/21 16:21:04

在盛唐炽盛的佛风中,维虔诚地投向佛教,连他的名和字摩诘都昭示了他与佛教的契合紧密,佛教影响了他的生活节奏和政治态度,可以说,佛教左右了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他的一生与政治似远似近,对社会似亲似疏,对自我似执非执,他的一生是这样,他的诗与画也如此。

考察当世一般的诗人甚至人,一般人只将佛境当作人生调节的手法,与现实,则是丁是丁,卯是卯,王维则不是他将佛引入人生,追求佛境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合一,佛境中的艺术与艺术中的佛境合一,佛教深深地融入他的社会生活、政治追求、艺术创作中,达到了政、艺、禅三位一体。

王维的禅心可以从他的许多诗中得到明证,如:“清浅白石滩,绿蒲尚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王诗的禅理佛趣可以说是俯首即拾,触目菩提。

王维的禅心更可以从他的政治仕途中得到昭显。作为结束王维三十年知音不遇的苦闷,使王维得到再次入仕机遇的张九龄,可以说是王的恩师。但张九龄因与奸臣李林甫为敌而受到排挤,最终被唐玄宗找了个借口罢相,恩师的遭遇没有激发王维与奸臣斗争的义愤,相反却使王维以一种更圆滑的态度去对待政治,对李林甫,他肉麻地吹嘘,由此,他的官运较为通达,官职不断升迁。

张九龄的罢相,使王维吸取了“教训”,改变了态度。产生这种影响的内在原因不是王维的品格,而是他所受的圆滑的佛教哲学,宗教信念使然。日日诵习禅理的王维出入于名山古寺,交游于名僧大家,但仍不忘往来于歌楼酒苑,真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可以说,作为诗人,作为一个社会人,一个官吏,王维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格上伟人,王维是失败。甚至他是一个卑劣者。因为,禅的圆润使他没有了原则。王维在安史之乱迫受伪官之后,兼作俗人与超人的得意人目生,一度倾覆,使他内心羞愧得无以复加,其宗教心态也由“奉佛出尘”转向了“奉佛报恩”,达到了仕隐两相忘的境地。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真实相貌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历史人物里也算是鼎鼎有名,要说她之前的人生,其实也还是靠着女人的那点手段上位的,首先要得到皇帝的注意,足以证明她是一个容貌十分美艳的漂亮女人,她本是府中的小姐,有很聪慧的见识和欧果断的心思,与别人不同的是她年纪还小的时候父亲允许她读圣书。武则天在唐太宗时期并不很

  • 王维简介及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

  • 唐朝姓李的诗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绅(772—846),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唐代宰相、诗人。李峤(644年-713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李益(约750—约830),字君

  • 鱼玄机和温庭筠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温家到温庭筠这一代,只是一个没落了的旧贵族。好在温庭筠十分争气,他在文学方面极有天赋,古时候的曹植七步可成诗,而温庭筠“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在中国诗坛上,温庭筠被誉为“花间词派”的鼻祖。就是这么一位大名人,坊间却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风流韵事,那就是美女道士鱼

  • 冼夫人的英雄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冼夫人,约520年—601年,是岭南俚族(百越的一支)杰出的政治领袖。她出身于首领世家,“幼贤明,多筹略”,善于“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卓越不凡的领袖人物。她常规劝亲族为善,以“信义结于本乡”,且为人秉公处事,不徇私情,因而在乡里很有威信,深得当地百姓拥护和爱戴。隋开

  • 张飞的石刻《立马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立马铭》的介绍立马铭,又称《张飞立马铭、《八蒙摩崖》,相传此铭文是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飞大败张郃后,乘着酒兴,用长矛在宕渠八蒙(也作濛)山崖壁上凿成的。《立马铭》的铭文简介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话》、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清代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关于张飞传补注引自《方舆纪要》所

  • 张飞被杀后刘备的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221年,张飞被手下士兵张达、范强所杀于今天的四川的阆中。对于刘备来说,又失去了一个好兄弟。但是当手下的人给刘备汇报张飞的死讯时,史书上只记载了刘备只说了一句“噫!飞死矣”(用现在的白话文来说就是:啊!张飞死了)。按照刘备和张飞的情同手足的关系来看,刘备不应该只说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啊,按照道理他应

  • 三国四大刺杀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董卓董卓,字仲颖,是汉末三国初期最大的权臣,也是最臭名昭著的奸臣,原本驻守在西凉地区,被大将军召入京城后,却萌生了巨大的野心,不但一首把持朝局,迫害忠良,排除异己,甚至还废了天子另立幼帝,整日随意出入后宫,奸淫后宫嫔妃。当时民怨四起,人人谈董色变,恨不得能得而诛之,我们都知道,他最后死在了自己义

  • 刘备托孤诸葛亮和李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8月刘备兵败夷陵退守白帝城,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成都,223年6月刘备病逝之前对后事作了一番安排,以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三国志》记载:"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刘

  • 陈宫背叛曹操帮助吕布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年曹操东征徐州陶谦,留夏侯惇、荀彧、程昱、陈宫、张邈等人留守大本营兖州,可是令曹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初为他入主兖州立下汗马功劳的陈宫却突然反戈一击,联合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兖州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人背叛曹操,并迎客居司隶河内的吕布入主兖州。陈宫为何背叛曹操?原因可能在于曹操在兖州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