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方面军分裂:毛泽东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四方面军分裂:毛泽东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59 更新时间:2024/2/11 23:19:33

泽东生命中的第二个难忘的9月9日,是1935年的9月9日,四方面军分裂,毛泽东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四方面军的分裂有很多的原因:

当时一、四方面军是长期分离作战的两个力量,会师之后双方互相不太了解,而且双方对各自领军作战方法都不太习惯,在处置的时候也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四方面军的同志对一方面军的同志刚开始抱着很大的期望,最后看到一方面军的装备差、人数少,再加上一方面军当时也有一些人过分地追究了四方面军。比如说放弃鄂豫皖根据地、放弃通南巴根据地等问题,这是一、四方面军会合时产生的一些矛盾。

长期分离作战的两支军队在会师之后产生矛盾,这都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这个矛盾达到了分裂的地步,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般的矛盾了,就达到了白热化。这个白热化,最初的触动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可是最终造成这样的分裂,可能就像毛泽东所讲的那样"张国焘是个实力派",这是造成分裂的最大的原因。

有些着作描述一、四方面军分裂,往往讲得比较轻易,比如说"张国焘南下,走失败,走向黑暗;毛泽东北上,走向胜利,走向光明"。这种概括是很简单的,而且这种概括完全没有体现当时一、四方面军分裂带来的严重性。

张国焘带领83 000红军南下,毛泽东率领7000红军北上。看到这种严重的分裂,起码当时毛泽东不会感觉到一点儿光明。毛泽东讲,一、四方面军的分裂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比1927年大革命失败还要严重。毛泽东当时作出最严重的形势估计,7000红军要到与苏联接近的边疆地方以求生存,因为没有办法了,就7000红军,能搞一个多大的局面?搞不了多大的。毛泽东甚至作出了7000红军被打散,到白区作地下工作的准备。

这已经是作了最坏的打算了。

不仅仅是毛泽东,当时在红军总部,被张国焘裹胁南下的朱德后来也回忆说:"革命生涯经历了多少坎坷,多少困难,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心情沉重,自己人分裂了,在最需要红军力量团结一起的时候,红军力量分裂了。"

一、四方面军会师,当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有争论,但是"共同革命,共同战胜蒋介石集团,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个毫无疑问应该是一致的。

当时,一、四方面军两支主力红军都失去了自己原来的根据地。四方面军先失去了鄂豫皖根据地,又失去了通南巴根据地;一方面军失去了中央苏区。这两支部队都被蒋介石压向西北一隅,也都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当大家既不知道外界的变化,而又集中评判过去的谁是谁非的问题时,有些原本并不重要的纷争就变得非常必要起来,原本并不是什么很大的事情,争论也变得非常激烈。

而在这个时候,张国焘钻了一个空子,反复强调自己的人多,有8万红军,中央红军只剩1万人。8万人和1万人,要显示比例,要显示出领导的比例,像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中央军委都要显示出比例来。而且遵义会议是在四方面军毫不知晓的情况下开的,那遵义会议是不是合法的呢?甚至这样的问题都提出来了。

这样的问题背后就一个原因,那就是实力。

1935年9月9日,张国焘复电向前、陈昌浩并转中央,坚持南下。此日后,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一个向北,一个向南,这一天成为毛泽东自己形容的"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这是他生命中难忘的第二个9月9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红军西路军西征覆灭的悲壮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路军西征发生在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0月至1937年3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一部在甘肃省西北部,与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进行的作战。西路军西征之战1936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主力在西北的集中,形成了横跨黄河两

  •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静宁区。在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经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革命军多次

  • 为什么红四方面军就能涌现出那么多优秀的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的各大军区司令大部分都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下面的这些军区司令全部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1955年开始成立军区)许世友是第一任南京军区司令。从1955年到1973年一直都是南京军区司令,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对调,许世友又当了广州军区司令,直到1980年。然后进入中央军委。陈再道

  • 长征中红四方面军损失最惨重的战役:八万红军锐减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10月,根据中央指示,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组建成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张国焘具有实际领导权,后又组建红九军,下辖六个师。红四方面军的组建引起敌人的恐慌,集结30万重兵“围剿”鄂豫皖根据地,面对强敌,红四方面军只留下部分军队留守根据地外,其主力战移到陕川边界,建立新的革命根

  • 金陵四公子: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陵四公子的介绍金陵四公子又称明复社四公子,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冒辟疆处于明朝末期,在当时文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成立的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又一重要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学社团,四人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其中方以智文武双全,为大明朝作过很多贡献。金陵四公子之一:陈贞慧(1604~

  • 太平天国西征攻南昌 清巡抚请出神仙助力 坚守三月后太平军撤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53年太平军终于按照原计划到达金陵,并迅速结束与金陵守军的作战后进入城中,洪秀全当即颁布诏书定居金陵,改称金陵为天京。天京既然已经在太平天国手中,洪秀全等为了进一步稳定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派兵夺取了镇江和扬州。随后,经过太平天国高层决意,派出两万多精锐北伐直取清朝的京城北京,与此同时,为了解除长

  • 忽兰忽失温之战:明代蒙古前期战争史上少有的阵地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忽兰忽失温之战的介绍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一月,瓦剌部首领马哈木率部向漠南进逼。次年三月,朱棣发兵50万,再度亲征漠北。六月,明军主力进至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西北),瓦剌军3万余人迎战。朱棣亲率精骑与瓦剌军展开厮杀,此战虽重创瓦剌,明军亦伤亡不小,遂下令班师。忽兰忽失温之战的过程

  • 杯酒释兵权:以金钱良田美宅换取武将兵权的交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杯酒释兵权故事梗概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

  • 术赤:可能不是成吉思汗亲生儿子的“客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术赤的介绍孛儿只斤·术赤(1180-1225)又译拙赤、珠齐、述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长子,钦察汗国大汗,蒙古汗国军事将领。术赤的生平出生于战乱年代,母曾为蔑儿乞惕部所掠,后救归,分娩于途,故名“术赤”,意为“客人”。注:“术”读作zhú,音同“竹”。铁木真与孛儿帖结婚时,三姓蔑儿

  • 忽里勒台大会:决定蒙古大汗的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忽里勒台大会的介绍忽里勒台,又译作库里尔台。塔塔尔语:Qorıltay;阿塞拜疆语:Qurultay;Kurulmak在突厥语的意思是「聚集」,而在蒙古语的Khural可解作「会议」。忽里勒台是蒙古帝国和元朝的诸王大会、大朝会。最初,蒙古人的忽里台是部落和各部联盟的议事会,用于推举首领,决定征战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