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军西路军西征覆灭的悲壮历史

红军西路军西征覆灭的悲壮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85 更新时间:2024/1/20 0:15:03

西路军西征发生在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0月至1937年3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一部在甘肃省西北部,与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进行的作战。

西路军西征之战1936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主力在西北的集中,形成了横跨黄河两岸发展、雄峙西北的战略态势。

1936年10月24日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下达了渡河命令,李先念率三十军从靖远南l公里的虎豹口(今河包口)渡过黄河,一举突破了马步青骑五师在黄河西岸的沿河防线,并很快控制了上百里的沿河地带。紧接着,九军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及五军也渡过了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后,为了加强对各部红军的统一指挥,中革军委于10月28日任命彭德怀为前敌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参谋长,准备组织海(原)打(拉池)战役,重点打击胡宗南部。而张国焘却令红四方面军在河东的第四、第三十一军调离前敌总指挥部指定的作战位置,致使战役计划未能落实。

10月30日,中革军委指示河西部队暂时控制一条山、五佛寺地区休息待机,准备在击破南线敌人后继续北取宁夏。11月初,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因该地人烟稀少,粮缺水咸,加之连日激战,大部队不便久停,数电红军总部及中革军委请示河西部队的行动方针。

1936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正式命令河西红军部队组成西路军,同时批准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陈昌浩任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曾传六、李特、李卓然等5人为常委,熊国炳、杨克明、王树声、李先念、陈海松、郑义斋任委员。

三十军为第一纵队,在右翼,由一条山地区向大靖前进;九军为第二纵队,在左翼,由镇虏堡地区向古浪前进;五军为第三纵队,经关家川等地在九军之后跟进,徐向前率总部和直属部队随三十军行动。西路军在敌我力量对比处于极大劣势的情况下,踏上了艰苦卓绝、英勇悲壮的西征之路。

1936年11月15日,红九军攻占古浪县城。古浪是西征的第一关,为河西走廊的要冲,为凉州(武威)的门户,地势险要。马步芳得知古浪城被红军占领,十分惊慌,严令马步青、马元海(前线总指挥)迅速反攻古浪,同时又调来增援部队,企图夹击红军。

1936年11月16日拂晓,马家军以3个骑兵旅、2个步兵旅并4个民团的优势兵力开始向古浪猛烈反攻。派来的轰炸机狂轰滥炸,整个古浪城变成了一片火海。

正当西路军在永昌、凉州一线与马家军浴血奋战之时,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为了策应河东红军主力的战略部署,西路军在永昌至山丹一线奋勇作战40余天,有利地配合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2月28日,西路军继续西进。12月31日,先头部队五军攻占临泽县城。1937年1月1日,五军又攻占高台县城。1月上旬,九军一部攻甘州未下,进驻临泽东南的沙河堡。

此时,马家军主力蜂拥而来,除以一部分兵力钳制倪家营子地区西路军主力外,以其两万余人配以飞机大炮,于1937年1月19日,开始对高台县城进行猛攻。

1937年1月20日凌晨l时许,马家军倾全力从四面攻城,炮火异常猛烈,五军伤亡惨重,但他们仍顽强地抵抗,拼命坚守阵地。经一周的激战,因原改编的部分民团叛变,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使敌人冲入城内。

高台失守、临泽突围后,西路军还有约1.1万余人,兵员、弹药、粮食、冬衣等物资有损无补,处境较前更为艰难。假若此时继续西进,长途跋涉,必遭马家军的重兵堵截追击,危险异常。恰在此时,中央连续来电,指示西路军准备东进,于是徐向前又率西路军踏上东进的征途。

马家军发现西路军收缩兵力,企图东进,很快就集结了7万余人的重兵进行堵截。1937年1月27日,李先念率三十军抓住战机,在西洞堡地区全歼马家军装备精良的宪兵团,击溃手枪团,缴获1200余支枪及大批战马、子弹等军用物资。

在倪家营子这块弹丸之地,西路军以寡敌众,同7万多人的马家军展开了一场历时40天的惊心动魄的大血战。2月21日,西路军从倪家营子突围而出,进至威狄堡地区又遭敌堵截,部队被迫重返倪家营子。

重返倪家营子后,西路军与马家军又激战7昼夜,毙伤敌2500余人;但自身也伤亡惨重,待援无望,遂决定再次突围,准备由祁连山向东转移。李先念负责军事,李卓然负责政治。石窝会议后,陈昌浩、徐向前和大家洒泪相别,带领30多人的小分队离开了部队。

李先念带领西路军左支队,在风雪弥漫的祁连山中经过43天的艰苦行程,于1937年4月底,到达甘肃新疆交界的星星峡,得到中共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的接应,进入新疆,为革命保留了400多人的骨干。

早在“西安事变”发生后,西路军进至永昌地区休整时,党中央就开始了对西路军的救援工作。周恩来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中,向国民党提出应允许西路军在甘西地区活动。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在国共开始的第二次合作的谈判中,周恩来按中央指示,与国民党西安行营代主任蒋鼎文进行多次会谈,要求他本着国共合作的原则,电令“二马”停止进攻西路军,但未能达成协议。

在西路军已面临覆灭危险之时,党中央、毛泽东十分焦急,指示在西安谈判的周恩来强烈要求国民党令“二马”停止进攻,并决定组成援西军,司令员为刘伯承、政治委员为张浩。毛泽东还曾想动用金钱,来买动“二马”停止进攻。

为营救西路军,毛泽东、周恩来殚精竭虑,动用了各种可能的关系和途径。在西宁,赵守钰还同马步芳进行了谈判,虽未获成功,但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二马”对被俘人员的态度有所转变,他们在4月上旬,把被俘的2000多名西路军分批押送兰州,这些人大部分被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所营救。在李先念的带领下,左支队终于在5月初到达新疆。

西路军和马家军在河西的浴血较量,是我军战史上一次绝无仅有的恶战。面对10余万马家军的围堵,西路军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英勇奋战四个多月,歼敌约25000余人,但由于孤军作战,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待援无望,终于在1937年3月不幸兵败祁连山梨园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静宁区。在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经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革命军多次

  • 为什么红四方面军就能涌现出那么多优秀的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的各大军区司令大部分都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下面的这些军区司令全部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1955年开始成立军区)许世友是第一任南京军区司令。从1955年到1973年一直都是南京军区司令,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对调,许世友又当了广州军区司令,直到1980年。然后进入中央军委。陈再道

  • 长征中红四方面军损失最惨重的战役:八万红军锐减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10月,根据中央指示,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组建成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张国焘具有实际领导权,后又组建红九军,下辖六个师。红四方面军的组建引起敌人的恐慌,集结30万重兵“围剿”鄂豫皖根据地,面对强敌,红四方面军只留下部分军队留守根据地外,其主力战移到陕川边界,建立新的革命根

  • 金陵四公子: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陵四公子的介绍金陵四公子又称明复社四公子,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冒辟疆处于明朝末期,在当时文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成立的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又一重要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学社团,四人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其中方以智文武双全,为大明朝作过很多贡献。金陵四公子之一:陈贞慧(1604~

  • 太平天国西征攻南昌 清巡抚请出神仙助力 坚守三月后太平军撤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53年太平军终于按照原计划到达金陵,并迅速结束与金陵守军的作战后进入城中,洪秀全当即颁布诏书定居金陵,改称金陵为天京。天京既然已经在太平天国手中,洪秀全等为了进一步稳定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派兵夺取了镇江和扬州。随后,经过太平天国高层决意,派出两万多精锐北伐直取清朝的京城北京,与此同时,为了解除长

  • 忽兰忽失温之战:明代蒙古前期战争史上少有的阵地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忽兰忽失温之战的介绍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一月,瓦剌部首领马哈木率部向漠南进逼。次年三月,朱棣发兵50万,再度亲征漠北。六月,明军主力进至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西北),瓦剌军3万余人迎战。朱棣亲率精骑与瓦剌军展开厮杀,此战虽重创瓦剌,明军亦伤亡不小,遂下令班师。忽兰忽失温之战的过程

  • 杯酒释兵权:以金钱良田美宅换取武将兵权的交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杯酒释兵权故事梗概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

  • 术赤:可能不是成吉思汗亲生儿子的“客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术赤的介绍孛儿只斤·术赤(1180-1225)又译拙赤、珠齐、述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长子,钦察汗国大汗,蒙古汗国军事将领。术赤的生平出生于战乱年代,母曾为蔑儿乞惕部所掠,后救归,分娩于途,故名“术赤”,意为“客人”。注:“术”读作zhú,音同“竹”。铁木真与孛儿帖结婚时,三姓蔑儿

  • 忽里勒台大会:决定蒙古大汗的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忽里勒台大会的介绍忽里勒台,又译作库里尔台。塔塔尔语:Qorıltay;阿塞拜疆语:Qurultay;Kurulmak在突厥语的意思是「聚集」,而在蒙古语的Khural可解作「会议」。忽里勒台是蒙古帝国和元朝的诸王大会、大朝会。最初,蒙古人的忽里台是部落和各部联盟的议事会,用于推举首领,决定征战等大

  • 荆轲为何要刺杀秦王,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一直想要统一中国,所以发动了很多的战争。其间,他攻破了燕赵联盟,使得燕丢失了很多城池。当时的太子因此非常气愤,一直都想要报仇,但是他并没有考虑要训练士兵,增强自己国家的兵力。反而将这件重要的事情寄希望在刺客的身上,他下令四处寻找那些厉害的刺客。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很厉害的人叫做荆轲。他对他非常的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