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桑弘羊: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财政大臣

桑弘羊: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财政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02 更新时间:2024/2/11 19:27:49

桑弘羊的介绍

桑弘羊(前155年?—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同时组织六十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

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引发批评。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昭帝即位,桑弘羊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金日磾等同为辅政大臣。始元六年(前81年),盐铁会议召开,因贤良文学指责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政策“与民争利”,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会后,改酒类专卖为征税,其他政策仍沿袭不变。

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刘旦和上官父子的谋反事件,牵连被杀。

桑弘羊的生平

汉景帝前元中叶,桑弘羊出生于洛阳的一户富商家庭。洛阳是西汉一大商业都会,悠久的商业传统对洛阳的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洛阳人文荟萃,流传有苏秦刺股、佩六国相印等的传说。这样的社会环境对桑弘羊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方面,少年时期的桑弘羊就能帮助家庭进行一些理财活动。另一方面,出相入将、封土拜爵的出仕立功思想牢牢占据着桑弘羊的头脑。

汉景帝末年(约前142年),年仅十三岁的桑弘羊以“精于心算”名闻洛阳。汉廷诏书,特拔桑弘羊入宫(一说捐官入宫),任侍中。弘羊由此踏上了仕途。而长期在武帝身边伴读,使桑弘羊与武帝形成了亲密的君臣关系,并逐渐成为武帝的得力助手。

元狩三年(前120年),为了应对因对外战争造成的财政亏空问题,武帝采纳郑当时的建议,下令实施盐铁官营政策,将原属少府管辖的盐铁划归大农令,由国家垄断盐铁的生产,并任命大盐商东郭咸阳、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专门负责此事。

桑弘羊由于善于计算经济问题,仍作为侍中参与盐铁官营规划,负责“计算”和“言利”之事。

元鼎二年(前115年),武帝提拔桑弘羊为大农丞(又称“大农中丞”,有学者视该职务为大农令的副手,统管会计事务。此后数年,参与假民公田、铸五铢钱、西北屯田等事。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任命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并代理大农令。此后,推行盐铁官营制度和均输法,创立平准法,实行纳粟拜爵、补官及赎罪政策。

太初元年(前104年),大农令改称大司农,其属官系统也得到整顿和扩大。

天汉元年(前100年),桑弘羊实授大司农,任内推行酒榷制度。

天汉四年(前97年),桑弘羊因受到其昆弟子犯法的株连,被贬为搜粟都尉。但仍代理大司农的职务。

征和四年(前89年),汉军出兵西域,再次攻破车师后,桑弘羊与田千秋等联名上书,建议武帝扩大轮台屯田,加强轮台、渠犁的屯田规模,以保障军粮供给。武帝下《轮台诏》,对桑弘羊等人的建议不予采纳,并检讨战争中的错误,提出调整政策。尽管如此,后世学者对于汉武帝的政策是否由此发生根本性的转折,仍存争议。

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十二日,汉武帝病重,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立为皇太子。二月十三日,武帝诏近臣托孤,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接受遗诏辅政。加封桑弘羊为御史大夫,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共同辅佐少主。

二月十五日,刘弗陵登基为帝,是为汉昭帝。遵照武帝遗诏,由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为其副手。

辅政大臣中,金日磾早卒,田千秋不任事,大权主要在霍、桑、上官三人手中。霍光深得汉武帝的信任,在昭帝继位后地位尤为突出。桑弘羊则在资历、功劳等方面优于霍光。两人存在权力之争,在政见上也有所不同。

桑弘羊的理财政策并未随着武帝去世而废除,反而继续贯彻。桑弘羊因此经常自夸功劳,并以此作为替子弟谋官的资本,却屡屡被霍光拒绝,因而桑弘羊与霍光矛盾也慢慢激化。上官桀与霍光有联姻关系,其子上官安娶霍光长女为妻,生有一女上官氏。但或许是考虑到桑弘羊在朝中根基深厚,上官桀也逐渐倾向联合桑弘羊对抗霍光。

始元四年(前83年),昭帝十二岁,鄂邑长公主为其选皇后,上官安打算让年仅六岁的女儿上官氏入主后宫,遭到霍光反对。上官安与鄂邑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关系要好,转而通过公主立女上官氏为皇后(即上官皇后)。

上官家族为了回报鄂邑长公主,想将丁外人封为列侯(汉代有规定,非列侯不能娶公主),被霍光以“无功不得封侯”驳回。双方因而结怨,成为政敌。于是,上官桀等就与桑弘羊联合起来,反对霍光独揽大权。

始元五年(前82年)六月,杜延年建议行文帝时期政策,提倡节俭、对民宽和,霍光采纳,诏令三辅、太常各举“贤良”二人,各郡国察举“文学”一人。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召集抵达京师的贤良文学(贤良方正所选拔出的人才),商议罢黜盐、铁、酒等专营政策。在会议上,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与桑弘羊就包括盐铁等经济政策在内的汉武帝的内外政策,展开了激烈论辩。

始元六年(前81年)七月,会议结束。通过这次会议,霍光成功利用贤良文学批评和打击了自己的政治对手,赢得了比较广泛的舆论支持,经济上也使得官营政策有所收缩,罢黜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然而,以盐铁国营、均输平准为主的兴利之事,盐铁会议后仍继续承袭。

桑弘羊的结局

始元六年(前81年),上官桀等人勾结燕王刘旦,密谋燕王上书昭帝揭发霍光谋反,由桑弘羊组织朝臣弹劾霍光,被昭帝识破。昭帝也因此更加亲近霍光而疏远上官一派,霍光的辅政地位愈加稳固。

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上官桀等筹划政变,由鄂邑长公主设宴邀请霍光,命埋伏的兵士将霍光杀掉,废除汉昭帝,拥立燕王刘旦。公主门下的稻田使者(管理稻田租税的官员)燕仓发觉了他们的阴谋,于是昭帝、霍光在政变未发动之前,先发制人,将主谋政变的大臣统统逮捕,桑弘羊亦牵连被灭族。

在汉武帝统治的中期,桑弘羊的确为汉武帝完成其“时代所赋予的任务”而作出了重大贡献,司马迁也评价:“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但到武帝后期,各项政策的弊端逐渐凸显,到盐铁会议前,政策调整已十分必要,而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却充当了反对调整的“顽固派”的角色,并在此后的政治斗争中“自取灭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名将蒙恬:第一个彻底打垮游牧民族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恬,战国末秦朝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世代将门,威震中原。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蒙骜作为秦国将领,先伐韩,后攻魏,共为秦国攻取70余城,在中国历史上亦为罕见,官至上卿。蒙恬父亲蒙武,

  • 犬戎:倾覆西周王朝的游牧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犬戎的介绍古代部落名,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到西周末期,由于周幽王废嫡立庶,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被犬戎占领。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王朝覆灭。后世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类比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

  • 中国十大“名门望族”,里面有你的家族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中国姓氏,数量特别多,历史源远流长。百家姓上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据统计,记录在文献中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个字的146个。如此多的姓氏之中,就有很多姓氏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巨大作用,形成出将入相的名门望族,对历史的走向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

  •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琅琊王氏是王姓最为重要的支派之一,也是汉唐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政治大族。因此,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把这样一个政治大族当作研究重点,并为此推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经并仍在是许多前贤今彦的共同做法。而从姓氏研究的角度看,琅琊王氏一向与太原王氏和开闽王氏、三槐王氏并称为王姓4大支派,不仅在汉魏以后的

  • 楚汉争霸中为何说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很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篇,也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材必选的名篇。然而,因为大多数学生并不会去看原文和相关的刘邦、张良、樊哙等人的纪传,所以大家望文生义,往往把项羽当做庸人,把刘邦当做奸人,把范增、张良当聪明人,把项伯当小人,把樊哙当莽撞人。其

  • 琅琊王氏的由来,琅,是什么意思,琊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琅邪郡也。谓琅邪郡之字如此作也。前志曰:琅邪郡,秦置,属徐州。后志曰:琅邪国,属徐州刺史部。许从前汉之制,故曰郡。前志:郡领东武等五十一县,今山东兖州府东境,沂州府及青州府南境,莒州,莱州府南境,胶州一带皆是其地。今兖州府诸城县县东南百四十里有故琅邪城。古齐琅邪邑也。其地有琅邪山。管子、齐桓公将东游

  • 洛川会议: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洛川会议时间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确定党在抗战时期的纲领、路线和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

  • 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一个县过去叫安西县,2006年恢复名为瓜州县,紧邻新疆东大门哈密。在瓜州县城南郊,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纪念塔---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在河西走廊的若干红军纪念设施中,瓜州县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是独具特色的一座纪念性设施,它向人们诉说着七十多年前红军西路军将士在此浴血

  • 北大校花级别的美女,她甘愿当大汉奸的外室,审判中不落井下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她是一个大美女,而且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大美女,至于说她有多美,那个年代没有校花,只能说她属于校花那种级别的美女,可如此美女,竟然犯了通敌卖国罪。“通敌卖国罪”,说白了就是汉奸,北大毕业的美女,竟然会当汉奸,这是怎么回事呢?令人惊讶和好奇!这个美女叫莫国康,出生在广东番禺,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乡很严重

  • 东北军的血性,江桥战役敌我伤亡一比一,试问几支抗日部队能做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配图为日军轰炸后,哭啼的战争孤儿。1937年9月18日,日军突袭北大营,因上峰命令不许抵抗,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辽、吉两省就在关东军铁蹄之下,日本关东军进逼黑龙江省。东北军内部士兵求战心切,具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回忆,“士兵个个持枪实弹,怒呲欲裂,狂呼若雷,群请一战,甚有抱枪痛哭者,挥拳击壁者。”配图为